王玉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明确要求,“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大而化之、空洞抽象、不解决实际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做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焦问题调研。毛泽东同志说过,“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作为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调查研究总是从问题开始,即先有问题才去调查研究,先有调查研究才有调研成果,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工作得以改进;概括起来就是“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调研成果→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搞调研,使调研更有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前瞻性,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发现的问题梳理好,把问题的本质和成因分析透,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搞对头。 提高调研质量。俗话说:“药材好,药才好。”高水平的调研成果,来自高质量的调查研究。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努力提高调研成果质量。这就要求调查研究必须在“面”上拓展、“点”上深化、“法”上创新、“果”上求精,真正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符合实际的科学判断,拿出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调研结束后形成的调研报告是调研成果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论证,既要听取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又要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声音,重点看情况是否摸清、问题是否找准、对策是否提实、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是否可行。对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行、马上就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问题,要明确目标、盯住不放、一抓到底,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健全转化机制。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需要机制和制度保障。要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拓宽成果转化运用渠道,使调研成果不仅及时得到转化运用,而且实现多用途。健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督查机制,加强对调研任务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导督查和跟踪问效。健全跟踪监管机制,对成果转化运用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展开跟踪调查和分析研究,系统评估调查研究及其成果转化运用的总体成效。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以成果转化运用的具体成效检验调研的质量和效果,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进而提高调查研究的整体水平和通过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健全综合考评机制,把成果转化运用作为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的标准,引导调研工作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关心现实问题、更加关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