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严丽丽 吴月辉 记者黄合)随着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越来越多车子涌入农村,成了村里“甜蜜的负担”。位于北仑区霞浦街道的河西村,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发挥村民共治作用,找到一剂破题“良方”。 年初,该村党支部书记胡永君统计了一下,全村人口2600多人,每天的车流量有700多辆次,光在村子里“过夜”的车辆就有400余辆。村庄主干道两边的空间有限,因为“僵尸车”“乱停车”问题,村民怨声载道。 经过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投票,河西村决定像城市小区一样,安装“封闭式”智慧停车收费管理系统,在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闸口,实行人车分道。对村内主干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并盘活闲置空地增加车位,确保村民有序停车、安全出行。 与此同时,河西村还专门将文明停车写入了《村规民约》:为了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在满足村民停车需求的前提下对外出租,科学合理地制定分级分类停车收费标准和管理细则;为了加强“新河西人”参与村务共治的意识,邀请部分人员加入河西村“党群先锋队”轮流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违停车辆。 近日,河西村“智慧停车”正式上线,整个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以前,这条路上都是‘见缝插针’停着的车,村民回家常常因为‘一位难求’而引发口角矛盾。自从村里推出‘智慧停车’,村容村貌变好了!”说起村庄主干道的停车位整治,村民胡景乔感触颇深。 “通过一连串的‘组合拳’,‘智’解了村里的停车难问题,让村民获得了实惠。”胡永君表示,下一步村子将继续探索未来乡村建设新模式、新路径,用新方法破解新难题,让乡村治理更加精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