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6月,全球首台16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平潭外海成功安装 |
杨宜勇 编者按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已被各种“压力测试”检验和证明。这一点,在最近世界银行、经合组织相继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中又一次得到体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作出了明确判断:“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和有利条件,“形”显恢复之态,“势”有向好支撑,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些重要判断?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本期“学苑”组织刊发的这篇文章作了分析解读。 砥砺前行,上半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数据: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其中一季度GDP增长4.5%,二季度GDP增长6.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8%。实践证明,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半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出口有新的亮点。按照人民币计价,上半年的出口还是继续增长的,同比增长3.7%。3月和4月出口强势反弹,实现了持续的两位数增长,在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日本,跻身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8.9%,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7%,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8%。 二是金融数据回升明显。上半年,金融支持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截至6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过70%。与此同时,居民贷款合理增长、成本稳中有降,助力消费稳步恢复。上半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增4019亿元。居民大宗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在线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消费继续回暖。上半年,金融强化对民营小微、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总而言之,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没有变。科技创新动力不断增强,绿色转型稳步推进,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正在不断积累,这也是经济结构性调整的好时机。 三是产业结构良性互动。分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0416亿元,同比增长3.7%,农业生产形势稳定,畜牧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3%。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第二产业增加值230682亿元,增长4.3%,工业生产稳步恢复,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第三产业增加值331937亿元,增长6.4%,服务业增长较快,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明显改善;其中,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总而言之,中国市场销售增势较好,升级类商品销售加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7588亿元,同比增长8.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7532亿元,同比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056亿元,同比增长8.4%。 四是民生经济高度保障。一方面,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持平。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05万人,同比增长3.2%。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全国居民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同比名义增长6.5%,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加快2.0个百分点。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6.8%、7.0%、4.7%、6.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393元,同比名义增长5.4%。 全面发力,下半年经济增长值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工作作了系统部署,要全力抓好落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保持政令畅通,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快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全面系统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各项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进一步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稳价等方面工作。7月6日下午,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要建立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通过增强工作互动性来增强决策科学性。 二要多方共同努力,综合施策扩大内需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不断壮大消费热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准入范围,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处在恢复过程中,也要注意到,一些消费品类增长势头仍不稳固,一些居民朋友的消费信心不强、顾虑不少,需要政策进一步加力。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7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 三要突出制度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进一步稳定微观主体预期,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持续优化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下大气力做好引进外资工作。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这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略举措。会议表示,要积极主动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战略目标,吹响了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时代号角,“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推动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肩负起更大使命、承担起更重责任、发挥出更大作用。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