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宁波三江口 |
 |
宁波万象城 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 |
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的市域样板,必须运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系统论、优势论、重点论等科学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好我们20年来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规律性认识,保持战略定力、聚力扬长补短、主动变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系统集成、始终一致同功,一张蓝图绘到底,与时俱进开新局,不断开创“八八战略”宁波实践的新境界。 ——摘自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决议 张凯凯 郭传太 顾筠 陈冰曲/文 韶华二十载,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但“八八战略”在江北大地书写的这篇华章,却笔酣墨饱、令人流连。 这二十年间,江北沿着“八八战略”这一主线主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开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境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站上了新的更高起点—— 从2002年到2022年,江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从32.8亿元跃升至86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1.1万元增加到17.2万元;财政总收入从5.8亿元增长到177.5亿元,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行列。 二十载蓄力谋远,新时代只争朝夕。朝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城区的目标,江北仍在奋力奔跑。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江北将继续踩准时代节拍,以实干实效续写“八八战略”新篇章,在有限的空间里不断创造无限可能。 都市经济崛起 高质量发展“引擎轰鸣” 2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究竟能激荡起怎样的发展动能?“八八战略”为江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视角和发展思维。 “要坚持以产业升级为核心,以盘活低效空间为抓手,着力在有限的都市空间内深挖潜能、激活动能、提升效能!”江北区经信局负责人说。 “都市经济发展线”自此明晰。 以升级改造为主线,江北区集中力量对点状分布、杂乱无序的老工业区进行拆迁、腾退、产业更新,为后续新的高质量制造业产业及生产性服务业腾出空间。与此同时不断深挖企业、区块发展潜能,精准培育创新主体,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相继跑出发展“加速度”。 坐落在江北智能传感产业集聚区的柯力传感就是最好例证。 几年前,柯力传感所在的产业园还只是容积率1.27的低矮厂房,但随着江北深入推进工业用地“二次开发”,园区的建筑面积增长了一倍多,容积率更是达到了2.99。 盘活的“新空间”集聚起产业提能升级的“新动能”,智能传感、智能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在这里抱团发展、开枝散叶。 与工业一同“上楼”的还有现代服务业。通过加大特色楼宇培育力度、支持低效楼宇整规提升、鼓励楼宇开展微改造等举措,近年来江北不遗余力发展楼宇经济,商务楼宇面积达到108万平方米,较2002年翻五番以上。 在此期间,江北诞生了许多服务业的“金名片”,其中就包括直播经济和港航服务业。如今,宁波(前洋)直播中心已经成为甬城直播界“粉丝”竞相打卡的新地标,港航服务企业更是成为拉动江北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据统计,目前江北集聚规上港航物流企业71家,航运运力突破240万载重吨,排名全市第一。凭借“服务业上楼”优势,江北港航服务业亩均效益也领跑全省,涌现了宁波远洋、宁波海运等一批“亩均英雄”。 全域优质均衡 高品质生活“暖意十足” 民心所盼,政之所向。 20年来,怀着这样的初心,江北一系列民生举措步步为先、步步为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江北全力打响“乐业江北”“健康江北”“优学江北”品牌,交出了一份“暖意十足”的答卷。 托起就业“稳稳的幸福”。打开“浙里办”App,选择“乐业江北”,即可享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档案服务、大学生补贴等“一站式”政务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而江北向来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依托“1791”平台,江北在就业保障、精准帮扶、技能提升等方面成绩斐然,20年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23.97万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13.68万人,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1:7。 筑牢居民“健康网”。在孔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开展了心血管病的早期筛查。在这面向35周岁至75周岁常住居民的免费健康检查中,医疗卫生机构将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指导和定期随访。 这是江北创建浙江省健康县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北围绕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重点发力,成效斐然,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处历史最优水平。聚焦“一老一小”,江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同样“出挑”,每万名老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均居全市前列。 铺好“家门口”的教育路。从城到乡,从学前教育到义务教育,江北的这20年,一座座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批批优秀教育人才涌现。目前,江北区已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眼下,全区省二级及以上等级幼儿园占比91.8%,全市领先。 城乡统筹发展 高水平共富“呼之欲出” 每逢周末,江北甬江街道达人村景区就成了不少家长的“遛娃地”。孩子们在这里乘小火车看花海,学习古法做豆腐,观察小蝌蚪成长,周边不少农户也得益于景区的红火生意,领到更多的房屋租金和劳务佣金。 城市借乡村为景、乡村借城市振兴。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江北区坚持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发力点,加快推进城市乡村空间、产业、要素、治理、制度多元融合,取得了喜人成绩——2003年到2022年,江北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从2.15缩小至1.65,居全市最低方阵。 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是关键。紧扣这一“国之大者”,江北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江北特色的“三农”发展之路。推出“江北农好”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有规模的本土知名品牌和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探索快速推进,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升级;精雕细琢扮靓乡村颜值,以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农村新的生命力。 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澎湃动能”,更是推动城乡从“统筹”走向“融合”。从房屋建筑翻新到未来社区创建亮相,从公路修建到全域路网格局基本形成……走在江北大地上,每一个变化的背后无不回响着江北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铿锵足音。 如今,随着“四横十纵”骨干网络格局基本形成,江北城市化进程已从“点状开发”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城乡一体化、全域景区化、农旅融合化……江北做靓环境底色、做强产业支撑、做实治理基石,共建共享共治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顺。2022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5.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9万元和4.8万元。 “八八战略”再深化·江北 未来,江北将始终沿着“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创智和美城区”的奋斗目标和“五个争创”的发展路径,放眼全局谋一域、立足当下谋长远、把握优势谋胜势、紧盯问题谋突破、全面协调谋发展,奋力打造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城区,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能级创新型城区、深化城产人文融合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加快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方面争一流、当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