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专题询问会。 |
|
葛岙水库全景图。 |
流域防洪工程是抵御洪涝灾害威胁、保障防洪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关乎城市发展命脉与根基。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关于水利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要求,精准聚焦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综合运用“集体视察+专项审议+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多种手段,对宁波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全力推动甬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 调研视察督,找准关键所在 宁波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区域内易遭受台风暴雨影响,引发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防洪排涝任务艰巨。 市人大常委会将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列入2023年监督工作计划,第一时间谋划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综合监督的实施方案》,对监督重点内容、时间节点、方式方法、活动组织、部门职责、问题闭环等予以明确,并根据各监督环节情况相应制定了细化方案。 为了更好地响应“民声”、收集“民意”、汇聚“民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5月,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浙里甬人大”和宁波人大微信公众号、甬派、宁波发布等新媒体平台,面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基层干部和群众组织策划“万名群众看流域防洪工程、千名代表评流域防洪工程”活动,创新开展以甬江流域重大防洪工程为背景的问卷调查,公众阅读量突破17万次,回收有效问卷3450份。问卷调查过程中,社会各界提出300余条个性化的意见建议,集中在科学制定长远规划、加快防洪工程建设、严查涉水违法行为、加强已建工程运营管理等方面。“这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建立科学完善防洪减灾体系的期望、对依法依规治水的诉求,同时这也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更高要求。”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主任郑桂春表示。 5月31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两路赴余姚、海曙对我市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开展集体视察。“项目进展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每到一个点位,视察组都详细了解、仔细询问工程建设情况以及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 “推进北排二通道建设是实现姚江流域‘低水高走、南水北排’,有效减轻余姚城区及姚江干流防洪压力的重要抓手。不过,从视察情况来看,其配套工程尚未完成,这将影响工程整体作用的发挥。”集体视察后,市人大代表、余姚市水库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四明湖水库管理站站长王燕飞建议要进一步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加快土地审批进度,保证沿线拆迁工作顺利推进,确保工程按时完工、发挥功效、造福人民。 鉴于流域防洪工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为了更全面、细致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市人大常委会还组建了由农业农村代表专业小组和“三农”议政智库参与的调研组,赴有关重点区(市)开展实地走访调研,积极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检查工程建设情况、存在问题,提升监督专业化水平。 其间,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还对姚江流域治理“6+1”工程逐个检查,对市气象局等市级部门进行走访调研,并先后赴莆田木兰溪、绍兴曹娥江、丽水瓯江学习考察,着力提升监督质效。 市区联动督,凝聚工作合力 流域防洪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工程,但涉及局部区域,各有关区(市)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诉求。 在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调研的同时,各有关区(市)人大常委会也纷纷响应,通过组织市人大代表中心组活动或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集体视察等形式,深入开展监督调研,分析各地实际情况,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调研报告,深度剖析问题短板并提出建议。 余姚市人大常委会把姚江流域防洪排涝作为监督主线之一,坚持久久为功,运用会议审议、工作评议、专题询问、专题视察、建议督办等方式,先后开展专项监督10余次、督办代表建议19件、收集意见建议330余条,有效推动政府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提升姚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目前,余姚城区包围工程、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工程、姚江上游余姚西分工程和余姚扩大北排部分工程(陶家路江一、二期,泗门泵站一期)等姚江流域综合治理“6+1”工程已建成启用,并在防御“烟花”“梅花”等台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海曙地形地势构造极易受洪涝潮灾害侵袭。2022年4月,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全域治水的决定》,明确要求把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利用、推进水管理智治提效等作为全域治水的系统工程。《决定》出台后,连续两年把提升水灾害防御能力、水环境治理情况等列为常委会审议内容,把水利方面建议列入重点建议,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入选年度民生实事,持续跟踪监督。目前,全区水利设施建设提速加码,鄞江堤防提前主线封闭,沿山干河等重大水利设施提前启动实施,台风等洪涝灾害影响也不断减轻。 江北通过开展调研、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等方式,全面了解掌握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相关情况,由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农旅工委委员、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走访。镇海通过听取汇报、专题视察、代表进站等多种方式,对本区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了监督调研。鄞州开展市人大代表鄞州中心组活动,对九曲河、东钱湖等点位进行调研,并结合“码上见”平台收集有关代表意见建议。 北仑组织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委员、政府相关部门视察王家洋泵站工程建设情况,并召开专项座谈会,广泛听取、收集各方意见建议。奉化采取实地察看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对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慈溪组织调研小组对贯彻实施防洪法及相关条例情况开展了综合监督,并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视察。 专题询问督,凸显刚性实效 7月5日上午,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流域防洪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我想请问市水利局,目前流域防洪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和薄弱环节,下一步有哪些应对之策?”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诸国平首先发问。 对此,市水利局表示,未来我市将重点实施堤防提标工程、流域分洪工程,加快完成余姚北排工程建设、加强平原排涝河道整治、增加蓄滞洪空间等措施,重塑重构流域防洪排涝格局,整体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傅平均关心如何做到科学研判、提前预防,把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市气象局在应询中表示,将重点提升监测能力,未来三年要建设9部X波段相控阵雷达、174个自动气象站以及若干新型探测设备,提升监测能力,此外还将提升精准预报能力和完善预报预警机制。 “我市甬江流域防洪工程投入大、周期长,基层反映在土地、资金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困难,请问市发改委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有哪些应对举措?”郑桂春提问。 对此,市发改委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从目前工作进展、遇到的阻碍以及下一步工作方向等方面给出答复。“由于土地审批权限等原因,有些项目可能在落地过程中有一些障碍,也有一些项目可能没有得到及时的落地。”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坦言,下一步还要在要素保障工作中重点发力,在服务上持续做好优化。 当前,三江流域的强排总规模已经达到1500立方米/秒,如果遇超标准洪水,管控不力,可能会造成中心城区的压力很大,水位高位运行。针对这个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委员许武松问询如何应对此类情况。 市应急管理局在应询中表示,2022年我市对甬江流域洪水的调水方案做了一个编修,首先是对河网水库的预排预泄,根据预测预报,由水利部门制定调水方案,一般来说河网提前3天、水库提前48小时进行预排预泄,留出蓄洪空间;其次,当主干流达到警戒水位以后,全市泵站进行管控,对市县两级加强监督,不允许私自向干流排洪;第三,如果危及沿线群众生命安全时,要对相关的区域群众进行及时转移。 来自海曙区章水镇乡村振兴助力站负责人羊文远就农业巨灾保险进行了询问,市农业农村局表示,相关部门和保险机构已在研究农业巨灾保险,但这项工作比较复杂,需要时间和过程,争取最终能制定出台符合宁波实际的政策。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鑫就财政通盘保障方面进行了问询,市财政局表示,最近十年在水利投入上超过1000亿元,尤其是最近6年,每年投入居全省第一位。同时,针对海曙和余姚两地流域防洪工程,市财政按照工程建设投资额的50%给予补助,高于其他水利流域防洪项目的30%。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王安静则关心流域防洪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工程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此,市文广旅游局表示,对于文化遗产、文物,在规划上就进行了“两化”工作,通过划定红线、落图管控,确保防洪工程、防洪项目开工前就能看到两条线的范围,规避项目违建风险。同时积极优化服务、加强审批协调,邀请文保专家共同研判工程项目在推进中碰到的文物保护方面问题,努力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现场,7位委员、代表结合各自调研和感受,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市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规划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听取意见,坦诚回答询问。 接下来,市人大常委会将做好跟踪监督,针对其中的突出问题,必要时通过“回头看”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审议意见落实,切实形成“调研、审议、清单、交办、跟踪、销号”的全过程全链条管理监督闭环,全力助推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促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 伍慧 通讯员 蔡培荣 本版图片由市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委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