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23-08/10/A4/n810c201_b.jpg) |
▲审计工作人员对全市人才用房保障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奉化区精装修人才公寓——风华聚公寓。 |
金鹭 朱立 文/图 “有了自己的房子,工作起来更有干劲,觉得自己就是城市建设的一分子。”近日,来自山东的姑娘康蓉完成了装修,如愿搬进了新家。 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康蓉来到宁波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并成长为宁波市高层次人才。通过政府的政策宣传,她了解到宁波对于新市民的人才优惠政策。2019年,她申请了政府的人才住房补贴,结合自己的存款和家里的贴补在市区买了房,安了家。 随着经济发展,近年来不少新市民、青年投入城市建设的发展大潮,为时代洪流汇聚了新鲜力量。新市民在城市安家乐居是许多青年“急难愁盼”的问题之一,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保障这部分群体的住房问题。 近年来,宁波市聚力打造“宁波五优,人才无忧”品牌,人才安居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人才住房政策是否落实到位?相关资金使用是否合规?人才房建设管理现状如何? 青年住得好不好,审计人一直记挂在心。 面对一系列人才住房切实相关的问题,宁波审计坚持“治已病防未病”,以“经济体检”推进宁波青年友好城建设,为实现人才“安居梦”提出审计建议。 宁波市审计局对人才用房保障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目的是进一步优化完善宁波市人才安居政策体系,强化资金使用绩效,更好为各类人才服务,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居住环境,真正做到“近悦远来”。 “希望通过本次审计,能够推动完善人才安居政策配套,使青年和新市民都能安心地扎下根来,感受家一样的温暖。”审计组成员钱璇说。 宁波市审计局着重对全市人才用房保障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从人才安居相关政策制定及执行、人才在实现“居有其所”、人才安居相关资金使用管理、人才房建设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重点审计。 以深化政府投资审计转型为契机,宁波市本级及各区(县、市)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同步实施,分别实地走访在建的人才小区项目现场及项目规划、审批、施工建设、内部装修等情况。重点关注已建成人才小区管理情况,厘清房源底数,审查承租人员资格是否符合及房源空置比例情况,掌握当前人才小区整体环境及周边配套情况,推动实现人才“安居优享”。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人才安居政策中部分条件的设置对青年人才不够合理等问题,如购买期房的人才申领购房补贴时需提供不动产权证及在甬家庭唯一住房证明。由于期房从购买到建成交付并办理产权证一般需要2年左右,导致部分原本双方都符合补贴资格的男女青年因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前结婚,而无法申领购房补贴;又如青年人才在购房一定时间后,因结婚生子对置换房产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非常迫切,而现行政策对“享受购房补贴的房产,在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上市交易”,对青年人才改善住房带来了一定的限制。 宁波市委人才办组织人力社保、住建、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相关单位积极采纳审计意见建议,在新政策中增加了“资格认定”环节,申请人在与开发商签订住房购买合同并完成备案后即可提出“资格认定”,对申请人的婚姻、名下房产等资格进行确认和固定,避免申请人在等待交付期间因结婚等因素影响补贴申请资格。另外,相关部门按照审计建议,对享受购房补贴房产的限售政策均统一按照宁波市有关限售政策执行,限售期有所缩短。并且此前已享受购房补贴限售5年的房产也统一按照新政策执行,方便青年人才改善居住条件。 各区(县、市)相关部门也积极采纳审计意见建议。如,海曙区委人才办采纳审计建议,牵头联合区财政局、人社局和住建局四部门,印发出台《海曙区人才安居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人才安居政策,改善人才安居条件,加快实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区的步伐。象山县政府通过发放安家补助、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生活补助或实物配置等方式,多渠道、多举措做好青年人才安居保障工作。宁海县积极盘活空置多年的人才用房,拟向宁海县人才和甬江科创区内的重点平台和重点人才开放租赁。 “通过审计,进一步优化完善了宁波市人才安居政策体系,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推动完善人才安居政策配套,希望能使‘梧桐树’茂盛茁壮,让‘金凤凰’安心筑巢。”宁波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宁波审计:助力绘就人才安居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