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王阳明取得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杰出成就,其简易精当、意蕴深邃的家庭教育思想以及他本人深受优良家庭教育影响的事实,对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指示,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莫大的启示。 一、立德为先,培育健全人格 王阳明传承发展中华传统“蒙以养正”的儿童教育思想,他在《训蒙大意》中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他认为,社会功利习俗使人们为博取科举功名,以记诵词章代替了品德教育,忘记了儿童教育固有的德育使命;儿童教育还是应当把“明人伦”“致良知”作为专门任务。他的96字《示宪儿》的中心思想,就是对儿子进行“明人伦”“养正气”“行正道”的品德教育: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毋说谎,毋贪利、能下人、能容人,等等。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他坚持“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把考察儿童的道德学习成效,置于考察知识学习之先。 在激烈竞争、深度内卷的社会环境下,当下的不少家庭,要么盲目攀比,紧盯猛灌、拔苗助长,把记诵词章、培养文体数理技能、提高考试成绩等作为中心任务甚至唯一任务;要么忙于谋生,对子女疏于陪伴管教。家庭教育中品德教育的错位或缺位,造成一些孩子对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缺乏正确认知和基本素养,导致人格心理发育不健全,有的考试成绩虽好但完全自我中心、极端自私,有的则陷入社会交往恐惧症或者人生价值缺失症中难以自拔。王阳明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让孩子“明人伦”,彰明道德良知,“蒙以养正”,从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家庭教育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目前,品德教育缺失缺位造成的种种恶果,已经让无数家庭逐步觉醒,认识到真正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并不是高考分数和名校身份,而是健全的道德人格,包括诚实、公正、同情、宽容、尊重、责任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自尊、自信、坚强、乐观、积极等健康的人格心理。而要培养这些品质,家庭和家长的责任是第一位的。 二、立志为要,激发内在动力 王阳明在《示弟立志说》中讲,“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苦劳无成矣”。王阳明所讲的“立志”,并非是科举功名或发家致富,而是“成圣贤”,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成为道德高尚、引领社会进步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思想对改变当下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和弊端,也有很强的针对性。 有的家庭采取的是无志教育。这类家长自己一生碌碌无为,乃至浑浑噩噩、胸无大志,对孩子或者随心所欲、放任自流,或者灌输一些自甘平庸、高兴就好的观念,导致孩子不懂为自己确立一个远大的人生目标,也在懵懂浑噩、得过且过中度过不甘乃至失败的一生。大部分家庭采取的则是俗志教育。从孩子出生起,就在社会竞争和世俗观念的裹挟下,将考高分、进名校作为孩子的人生目标。殊不知这样的人生目标,直接导致了品德教育的错位甚至缺位,也未必能让孩子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一方面能够进名校的始终只能是少数人,一旦目标未成,人生的挫败感往往会伴随终生;另一方面,这样的目标并未真正反映人生意义,因此这样的追求常常会让部分孩子进了大学后就迷失了人生方向,成为所谓的“空心人”,真正能够“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的,少之又少。 王阳明的“立志”说启示我们,如果家长能够教育孩子从小就把探索世界奥秘、实现全面发展和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作为人生志向,则这个孩子就较容易获得健全弘毅的道德人格和深沉持久的人生动力,并能形成终身学习探索的习惯,拥有灿烂丰广的精神世界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成为“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这样的志向与“考高分、进名校”的目标不仅不矛盾,而且会因获得了更强大的学习动力,使进名校、成大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与王阳明所讲的“举业”与“圣学”是一样的道理。 三、顺乎天性,随才方能成就 关于如何教育儿童,王阳明有极其丰富深刻的见解。这些思想对我们做好家庭教育,更有积极的启示。 一是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开展教育活动。王阳明认为,要把握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让孩子的品德、心智、体魄、审美等,在不知不觉中“自然日长月化”。王阳明坚决反对“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粗暴教育方法,与当下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每天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类补习班特长班中、动辄对孩子大呼小叫的现象,何其相似! 二是要从儿童的个人特点出发,因材施教,随才成就。王阳明认为,每个孩子的资质、特点各有不同,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使受教育者“各成其材”“而同归于善”。他说,“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夔擅长音乐,当了乐官,稷擅长种植,做了农师,这都是从他们天生禀赋出发,才有了非凡的成就。同时培养孩子的品德人格,也要根据性格的不同,采取不同方法,他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这些启发我们,不是只有考上名校或者成为郎朗那样的钢琴家才是成功,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或者成为文体明星,更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按一个行为模式和气质风格去打造培育。“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独特的自己”,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四、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强调父母要说到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观察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影响是无形而深远的。王阳明出身书香世家,其祖父王伦酷爱读书写作,为人胸次洒落,其父亲王华品行高洁,为人方正,是当朝状元。这样的家庭对王阳明成为文化巨人,无疑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王阳明的“家训”与其说是王阳明对子弟的教诲,不如说是他带着深切的感念,对当年父祖辈对他“蒙以养正”的成功教育的总结。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家庭,翻遍全屋,除了孩子的教材,再也找不到一本像样的书籍;有的父母,整天活跃在麻将桌前和朋友圈里,却要求孩子爱读书爱学习。更不要说,有的家长每天挂在嘴边的都是得失算计,却希望教育孩子心胸宽广、勇于担当,那一定是南辕北辙,得非所愿! 再有,王阳明认为,知行本是一体,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而不行,便不真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家长不能以身作则,说一套做一套,知行分离,一则说明家长对自己讲的道理,并不真知,却希望孩子理解并践行,这如何能做到呢?二则也为孩子做了一个言行不一的坏榜样。反之,有的家长并没有多少言语教诲,但正直友善,尊老爱幼,爱岗敬业,乐观积极,以自己的行动,向孩子全方位地形象地展示了自己要讲的道理,为孩子树立了一个身边的榜样。这样的教育,一定胜过千言万语。 (作者为宁波财经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