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业强 钓鱼是不少市民热爱的休闲运动,城区内河吸引了不少垂钓者。 然而,什么是休闲性垂钓,我市没有明文界定。这让不少人有了可乘之机,慢慢从一人一杆的休闲垂钓发展成一人多杆的过度垂钓。 这也引发不少网友在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投诉。近日,网友就发帖反映,海曙区梁祝公园与西洪大桥之间的姚江南岸摆着上百根鱼竿…… 为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在三江口和鄞州公园外围河道,记者未见到有人钓鱼。在江北区姚江公园、海曙区永丰公园的河道,记者发现存在一人多杆钓鱼的现象。 记者在海曙区梁祝公园至西洪大桥段约两公里的河岸边,看到分布着8处垂钓点、50余根鱼竿。每处垂钓点聚集着两三个钓鱼者,他们放置的鱼竿,少的五六根,多的十几根。 记者注意到,永丰公园、梁祝公园和姚江公园都在姚江南岸,公园步道、栈道成为钓鱼者聚集地,有钓鱼者低价向市民兜售渔获。 海曙区农业行政执法队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休闲垂钓者一般一人一杆,垂钓时间不长,钓鱼不多,不以营利为目的。职业钓鱼者则是一人多杆,垂钓时间长,钓鱼量从几公斤至十几公斤不等,并低价向市民出售。”他表示,一人多杆实际上是一种无证捕捞行为,会对渔业生态资源造成破坏。 据该负责人介绍,2022年清明节前后,正值河鲫鱼、黄刺鱼产卵高峰期,近千名钓鱼者在海曙区内河垂钓。当年“五一”“十一”假期,该区更是出现钓鱼高峰,每天有近5000人在各处河道钓鱼。这几次大规模钓鱼行为,直接导致该区河道今年没有出现渔汛。2021年年初,姚江水域2公斤左右的翘嘴鲌,吸引了百余名职业钓鱼者到江边垂钓。今年年初,姚江水域翘嘴鲌数量明显减少。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队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他们曾在一次巡查中发现近千人在三江河道两岸垂钓,存在一人多杆钓鱼行为。但由于没有法律规定,执法人员只能以劝导为主。 近两年,为全力保护内河渔业资源,各区(县、市)渔政执法队伍力图规范垂钓行为,但因为“无法可依”,只能宣传和劝导。 据了解,近年来,湖南、江西、重庆等地均出台法规,禁止一人多杆、多线多钩、钓获物买卖等违规垂钓行为。 阻止不正当垂钓行为已迫在眉睫,宁波能否借鉴外地做法,尽快启动相关立法工作呢?记者将继续关注。 发现身边问题,请您继续通过以下方式反映: 1.拨打热线81850000; 2.打开甬派APP,在首页左下角点击进入“问政”板块留言; 3.微信搜索“nb81850”,关注后直接留言; 4.打开中国宁波网,登录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