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2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阕“茶歌”天地传

——写在周大风先生诞生100周年之际

二○○四年,周大风先生回到阔别四十六年的温州泰顺县东溪乡,在当年采茶的茶山上,兴高采烈地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唱《采茶舞曲》。 (萧云集 摄)
故地重游留影。在当年创作《采茶舞曲》的东溪乡茶山前的稻田旁,周大风先生伫立凝思,感慨满怀。(萧云集 摄)
2014年夏日,接到周大风先生电话告诉眼睛看不清字了,笔者马上骑车赶到他家中探望,请旁人拍下这张照片留念。(少沐 供图)

    卢竹音

    同乡会上的即兴创作

    今年是宁波籍音乐家周大风先生诞生100周年。笔者有幸与周先生相处交往18年,并曾经在一个单位共事,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往事历历,记忆尤深的是那次他在同乡会上当场创作歌词的趣事。

    1987年是我从部队转业到浙江省文化厅工作的第二年,宁波籍的浙江医科大学崔功浩教授推荐我加入了杭州宁波经济建设促进会(简称“经促会”),不久就接到了他们的开会通知。我觉得它应该就像以前各个城市举办的“同乡会”那样,而周大风先生也是宁波人,我便邀请他一起前往,他欣然同意。

    一进门,我就向大家介绍:我把周大风先生请来了。顿时掌声雷动,全场都向大风先生致意、问好。大风先生红光满面,十分高兴地和大家打招呼。我第一次参加经促会活动,就给大家带来了惊喜,颇有成就感。哪知道坐下来之后才了解到,经促会的这次活动是以各县(市、区)分会为单位进行的,今天这里是鄞州分会的活动会场。大风先生得知这个情况后,似乎有点尴尬,他跟周围的人说:“哎呀,我勿是鄞州人啊,弄错的嘞。”一旁的领导和同乡们异口同声道:“呒没弄错!您大风先生我们想请也请不来,来了再好也没有了!”主持会议的领导马上宣布:“现在欢迎周大风先生给大家讲话!”

    在众人热烈的掌声中,大风先生起身说话,第一句话就批评我。“大家好!我今天给卢竹音‘背耙’(宁波方言,“上当”的意思)了!你们这里都是鄞州人,可我是镇海北仑人啊!这可怎么办呢?格则(宁波方言,意为“这下子”)我进退两难,只好花生橘子吃眼(宁波方言:吃一点)!”随即他话锋一转:“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再说鄞州人、北仑人,都是宁波人!刚才走进这个会场,我就觉得特别亲切,听到的都是石骨铁硬宁波话,老乡碰老乡,心中喜洋洋!我们平日不在宁波本地,但我们心里永远有个故乡,在座的都是有所作为的人才,我们大家都要为家乡建设作贡献啊!”

    大风先生一席话,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接着,我们就和同桌的老乡会员们毫无拘束地谈天说地。

    聊了一会,大风先生突然若有所思地对我说:“竹音,你去找一张纸,我有几句感想,请你记下来”。马上有人帮忙找了一本练习本,全桌人都听大风先生胸有成竹诵念:“客地逢乡亲,开口闻乡音。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清。茶是故乡香,酒是故乡浓。宁波老乡一家亲,祖国处处有亲人。为了家乡更美好,阿拉宁波老乡心连心。”说罢问我:“你觉得怎么样?”

    大风先生一番流利的极具宁波风味的普通话,同桌们都听得出了神,频频点头,连连赞叹。有的夸大风先生“出口成章”,有的说这简直就是一首诗歌呢!

    趁大家七嘴八舌评说之机,我已经用宁波小唱《五更调》在记下来的歌词旁谱上了曲谱。随即,我说,这首词可以谱成一首歌曲,我已经试着谱好了。大风先生说:“唱来听听看。”我立即轻轻地哼唱起来。只听了头两句,他就说:“很不错,你可以唱给大家听,也算我今天给大家一个‘见面礼’。”同桌的一位领导马上向大家宣布:“周大风先生有感而发,刚刚写了一首歌词,卢老师已经作好曲谱,现在大家欢迎卢老师来为大家唱这首歌好不好?”我就爽朗地用宁波方言演唱了这首歌曲,全场反响热烈,大风先生几次站起来向大家致意。不久,这首歌就在经促会创办的《宁波乡情》报上刊发。

    歌曲发表之后,获得了不少好评,也有人觉得这首歌曲简短了一点,似乎意犹未尽,建议再作些深化,使它成为一首我们宁波同乡会之歌。于是我特地跑到大风先生家里与他商讨加工修改事宜。大风先生说,我在会上口述的歌词,并不都是当时想出来的,它在我心里酝酿、默诵了很久。现在根据大家的意见改一改,我看也有必要,我们要赋予它更强的艺术生命力。经过一番商议,歌词里又添加了“天南海北有亲人”“阿拉宁波人,勤劳刻苦讲诚信”“宁波帮要帮宁波”等新词。尤其是最后加上了“哎格楞登哟”,周先生称“这五个字又立新功了!以后就按照这个修改稿唱”。

    《采茶舞曲》并非“浙江民歌”

    大风先生多次说过“《采茶舞曲》并不是我最得意的作品”,而每当我对他说:“不可否认,这是您的成名作,是您的作品中影响最大、贡献最大者。”对此,先生点头表示认可。

    《采茶舞曲》自1958年问世以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与所处地位不言而喻,它是一首在国际上获得最广泛展示和最高声誉的中国茶歌——

    《采茶舞曲》问世不久,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把该歌的旋律作为播音“开始曲”;

    1959年,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文艺晚会期间,《采茶舞曲》被循环播放;

    1983年,《采茶舞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

    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已经被制作成一百多种音像制品,广泛传播,广受青睐……

    在大中华文化圈里,人们大都会哼几句这首歌曲;在与国际朋友接触中,他们往往会说:我们知道你们中国有两首最著名的民歌(随即哼起旋律),一首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另一首是浙江民歌《采茶舞曲》。

    其实,《采茶舞曲》不是“民歌”,它是周大风先生作词作曲的“创作歌曲”。可能因其词曲优美动听、流传广泛,国内外好多人就以为它是一首民歌,有的出版物刊发这首歌,署名也是“浙江民歌”。笔者就作品署名一事,特意问过大风先生,他回答说:“歌是写给大家去唱去欣赏的,署名那些事情就随它去了。”

    “文革”期间,有人批判《采茶舞曲》是“靡靡之音”“大毒草”。所幸这首歌被点名批判后不久,毛泽东主席在火车上说了“毒在哪里?我看好的,出了新的”这十二个字,从此舞台上就可以演唱《采茶舞曲》了。

    经典“茶歌”好在哪里?

    首先,这首歌曲直接表现和歌颂劳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劳作形象和精神风貌。它展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的江南地区春天农村茶山的“东山西山”和水稻田的“上畈下畈”的生产劳动场面,是“哥哥、妹妹”这些青年男女在插秧和采茶的劳动进行时。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最伟大的题材,最美的场景,最有活力和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春风劲吹,青年男女你追我赶进行劳动竞赛,他们朝气蓬勃,青春洋溢,插秧采茶,干劲冲天,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新春采茶插秧图”啊!

    而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场景,是在以抒情为主的优美曲调中体现的,柔柔的曲调,却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让人“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年轻起来,而且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之中”。风光是多么美好,劳动是如此神圣,采茶的姑娘们是那么勤劳、淳朴、活泼甚至带点俏皮。听歌声,似见采茶姑娘头戴笠帽,双手灵动,娴熟采茶,景美、人美、动作美,一股新茶清香扑鼻而来……

    歌中唱道:“两个茶篓两旁挂,两手采茶要分家”“一手先来一手后,好比那两只公鸡争米上又下”;“采茶好比凤点头”和“采茶好比鱼跃网”,形象而富有动感;“千篓万篓千万篓,片片茶叶放清香”,又是那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优美的歌词渗透着姑娘们对家乡、对祖国、对茶业、对美好生活的爱。

    其次,旋律优美,引人入胜。

    “吴侬柔语”委婉动听,而这首歌就是这动听语言的音乐化。用的是啥曲调呢?那就是风靡全国的越剧。歌谱以越剧的唱腔和音乐曲调为主,糅合了江南民间音乐“滩簧”“走书”“四明南词”等曲调,并以这些曲调中的“起、平、紧、叠、落”为基本结构框架,同时采用某些小调的句型和旋法,还应用了民间音乐中“多上一下”的手法。

    作为一首极富江南特色的创作歌曲,作者在创作时煞费心思地采用了五声音阶中的“宫徵交替”调式,遗“角”为先锋,以“商”为依托(反复落在“2”音上),取“羽”作跳板,在五度移宫中获得了与众不同的富有特色的音乐语言,实践了作者“写他人之眼中有,出他人之笔下无”的创作理念。

    人们常说“旋律是歌曲的翅膀”。很多人未必能记住整首歌词,却能把旋律完整地“哼”出来。《采茶舞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优美的旋律。《采茶舞曲》具有厚实的民族、民间音乐基础,很容易为人们所普遍接受。首句既似一弯溪水淙淙,自然流淌,又似一阵土味芬芳,扑面而至。接着,乐句的落音,就在“5”和“2”二音上大做文章,偶尔以“1”音点缀,组成了整个第一(亦是第四)乐段,这是全歌的核心乐段。第二、第三乐段是从这个核心乐段中衍化出来的分支,它们更加“越剧化”。无论是移宫出“7”音,还是两次出低音“3”和偶出一个“4”音以及后来对“1”音的多次重复运用,都能把前面“核心段”加以细化和深掘,通过旋法上的不断重复,使前后形成速度和情绪上的对比,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些乐句的旋律,并非“周氏”标新立异的“新奇产品”,而是“似曾相识”,有着很强的吸引人的“音乐磁场”,普普通通的七个音,被周大风先生赋予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令人叹服。犹如名中医配药方,几味普通的中草药,配出了经典名方,永世传享。

    第三,纯朴清秀,朗朗上口。

    有许多歌曲,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像个贵妇人,浑身珠光宝气,只适合在镁光灯下作秀,不入人群;又像高科技研究项目中密密麻麻的数字,使人望而生畏,自惭学识疏浅。这类歌曲大有“此歌只能专家唱,常人哪能够得上”的属性。但《采茶舞曲》不是这样的,里面全是普普通通的常用词语,这些朴素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有对自然风光的写实描绘,有采茶姑娘的对话或内心独白……它们如果作为文学作品发表,可能进入不了“诗”的行列,至多是“顺口溜”之类。但正如各自宁静的阴阳二电,一旦接触便会产生火花那样,当这些并不“高档次”的词语,一经结合“碰撞”,一经和旋律“化合”,便产生了闪电般的光芒。作者运用排比、呼应、加冠等民歌手法,藏秀奇于平凡,在攥拳中蓄力量。既保留了越剧的神韵,又打破了越剧的“方整性”,使“词意合着乐意,乐韵和着词韵”,词乐紧密结合,堪称天衣无缝,浑然天成。

    一朝分娩 怀胎十月

    笔者多次跟大风先生聊起:这首《采茶舞曲》,在泰顺县东溪乡的土楼上,你一个通宵就写了出来,简直是神话!你哪来这么多可写的东西,这么快的反应,这么清爽的思路?

    大风先生说,当时剧团等着要排新剧目,他作为艺术室主任,肩负着创作任务。“通过与农民兄弟姐妹一起劳动,此情此景,让我产生了灵感,我有追求体现劳动场面和他们思想情感的热切之情,就是要把心中想到的都写出来,一吐为快,哪怕通宵达旦!于是下定决心:‘今晚不写成功就不睡觉!’”

    大风先生说,他不是什么天才,更不是神仙。写这首歌曲之前,他已经积累了“许多东西”。“俗话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朝分娩’,那倒是真的,你看我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成稿,‘分娩’出来了;但是我这‘怀胎’,何止十个月!我这三十多年的积累,包括生活、劳动,看到的各种人、各类事,学习的民间音乐、西洋音乐,千百遍念念有词的音乐小品“口头禅”,以及随唱随记的‘乐句碎片’,一股脑儿涌上心头,几乎都排列案头,可随手取来用上。”

    这首歌曲的雏形,应该是大风先生在长期观察、体验生活中渐渐孕育起来的。具体写作前,他深入田野,看到姑娘小伙子们采茶插秧的身影,听到他们的话语声、歌声、笑声,催化着这首歌的成熟,以至“一朝分娩”生出一个“音乐宝贝”。《采茶舞曲》,反映生活是那样的惟妙惟肖,表现生活是那样活灵活现,引人入胜且回味无穷。大风先生说,创作前的一段劳动生活,特别是采茶、炒茶、拔秧、插秧;那喊声、歌声、号子声、笑声,都是身临其境、俯身躬行的所见所闻,他们像一幕幕电影镜头,一遍遍浮现在脑海,响彻在耳边,它们催生了创作激情,直接生成了笔下的词和谱。

    不久,《采茶舞曲》成为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和舞蹈曲,再后来,成为传唱更为广泛的“流行歌曲”。

    笔者曾好奇地问过大风先生:创作完《采茶舞曲》后,有没有想到它会“一鸣惊人”?

    他说,创作时只想着让剧团有新的好剧本排,《雨前曲》这个新戏要反映农村新貌,要体现你追我赶的生产劳动热情,让人们看到农业机械化的出路,要表现生动的劳动场面和朴实的农民情感。大风先生说:“作为文艺节目,我只希望大家喜欢看这个戏,戏中的唱腔、歌曲,大家喜欢听、听得懂,最好还能学唱、学演。我心里只想着讨人民群众的喜欢,能够成为好作品,不追求什么‘一鸣惊人’。但没想到后来会传播得这么快,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采茶舞曲》已经和周大风的名字连接在一起,似乎歌人合一,我们可以唱歌怀人,也可以怀人唱歌。由此可见,一个音乐作品对民族文化建设的作用,一个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性。每当我们唱起《采茶舞曲》,我们就会怀念周大风先生。

    国内外许多著名民歌和音乐作品,往往是和劳动联系在一起的。期待我们的音乐人跟随新时代的脚步,创作出更多像《采茶舞曲》那样展现劳动者形象的优秀作品。

    (作者简介:卢竹音,宁波人,教授,国家一级作曲,曾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艺术学校校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