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厚明 在非洲,有一种叫黑鹭的鸟,捕食的方法很特别。当黑鹭站在水中时,翅膀会张开并围成一圈,像一把打开的伞遮住阳光。此时黑鹭会把头蜷缩在翅膀中,尖锐的喙随时准备出击。黑鹭正是看准了小鱼喜欢待在岸边阴凉浅水处的特点,张开翅膀造成一种阴凉的假象,用这种近乎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候猎物送上门来。 小鱼有着喜岸贪阴的特性,不知暗藏的凶险;黑鹭有着围翅遮阴的计谋,怀着致命的恶意。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与人世间的名利陷阱、贪欲之祸如出一辙。 古人云,“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告诫的就是不慎其好、好而无度之举。一个人,如若一味追求自我喜好的快感,不加辨别、纵情沉溺,盲目“陶陶然乐在其中”,就可能遭受无妄之灾。 芸芸众生,饮食男女,谁没有几个爱好?但爱好有高雅和庸俗之分。刘墉先生曾在《偶像》一文中说:“高尚的爱好可以造就天堂,庸俗的爱好只会造就坟墓。”古人把庸俗的习惯和嗜好称为“祸媒”,就是因为有喜好却把握不好尺度,很容易成为祸端。历史上,纣王沉溺美色而自焚,宋徽宗痴情艺术而误政,李后主偏爱词诗而失国,贾似道好斗蟋蟀而污名,严嵩嗜好字画而败落……而今,被“祸媒”绊倒的官员也屡见不鲜,爱摄影的秦玉海、好玉石的倪发科、信风水的刘志军、打高尔夫的王富玉,皆是其例。 而究其败因,是这些喜好者被别有用心者所利用。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爱好摄影,为满足其“成为世界一流摄影艺术大师”的欲望,云台山公司先后动用100多万元公款为其购买摄影器材,花费166万元购买其摄影作品《真水》画册。《中国纪检监察报》披露的吉林松原市委原书记蓝军案例中,有一个细节:蓝军喜欢唱歌,出差到哪里,歌声就飘到哪里,竟有人一路“陪唱进京”。这些投其所好者,与围翅遮阴的黑鹭又有何异? 事实证明,“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往来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意,只有别有用心的诱惑。一旦爱好越了线、出了轨、变了味,被欲望蒙蔽了双眼,“爱”而不当,“好”而无度,最终只会因“好”致“祸”。 之所以遭遇投其所好的“黑鹭”,无外乎是当事人手中有着权力或利益。于是,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不知不觉就成了“围猎”的对象。抵制这种围猎,关键是防止个人喜好成为拒腐防变的“软肋”。要把个人喜好与公权力切割分离,与利益诉求划清界限,拒绝沾染外来迎合,让那种“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的围猎魔咒彻底失效、没有市场。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投其所好之中必然掩藏着“溺”之危、“堕”之害。鲁国宰相公仪休嗜鱼而不受鱼,他并非圣人,也不是故作清高,而是看到了喜好中潜藏的危险,懂得取舍,不被爱好所囿,做到“好”而有度。要知足知止、见微察害,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敏感,时时打扫社交圈、生活圈、休闲圈,保持不为虚名所惑、不为浮利所迷、不为美色所动的定力。 一个人的精神追求,贵在涵养身心,重在淡泊自守。唯有心不为物役,行不为“好”累,对待任何事物“嗜之有度,好之有道”,方能安身立命、独善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