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8月2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簇“火苗”点亮“文明之光”

“的士大食堂”荡起全城爱的“涟漪”

“司机之家”揭牌。(王博 郑瑶 摄)
的哥领到了爱心企业赠送的防暑包。
(王博 郑瑶 摄)
“的士大食堂”受到央视关注。
(李超 王博 摄)
孙益辉正在整理菜品。
(李超 王博 摄)
深夜,大食堂依旧有的哥来吃饭。
(李超 王博 摄)
部分司机代表接收企业的爱心捐赠。(王博 郑瑶 摄)
杨明亮(右一)给的哥送上防暑包。(王博 摄)
杨明亮(右二)和宁波顺丰快递小哥王立炯(右一)一起给正在吃饭的的哥送上爱心水杯。(李超 王博 摄)

    记者 王 博

    的哥出身的孙益辉和杨明亮,十几年如一日经营“的士大食堂”,菜品新鲜,菜价多年不涨,且24小时服务不打烊,只为让出租车司机吃上一口热饭。这两天,央视专门派记者进行了跟踪拍摄。

    有情有义

    永远把服务的哥放在首位

    “老陈,来来来,你先别急着走,外面天热,把这瓶风油精带上!”8月22日中午11时30分,位于鄞州区贺丞路80-82号的“的士大食堂”迎来一波就餐小高峰。店老板孙益辉一边用大嗓门招呼客人,一边给的哥陈师傅送上防暑的风油精。

    与此同时,“贴隔壁”的“明亮的士快餐”店堂内,老板杨明亮也忙着往大茶壶里倒开水。一片片茶叶舒展开来,清新的茶香扑鼻而来。“明亮的士快餐”开业12年来,杨明亮一直坚持为的哥免费提供热水和茶叶,每年买茶叶的钱要花掉1.2万余元。

    两家“的士大食堂”都是24小时营业。经营上,孙益辉的“的士大食堂”侧重白天,杨明亮的“明亮的士快餐”则把重心放在晚上。两人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彼此尊重、相互欣赏。“我们经常会比较谁家的味道好,谁家的口碑棒,谁家的客人多,但在的哥兄弟面前,早已形成默契,宁可少赚点,也要确保菜价不涨、菜品新鲜。”孙益辉告诉记者。

    57岁的陈文敏,开了35年出租车,几乎每天到大食堂吃饭。“这两家店的菜味道好,服务周到,最重要的是菜价比周边餐馆便宜30%。素菜6元钱一盘,可以拼盘点菜,喜欢什么都来一点,只需付一盘的菜钱。”提起这两家大食堂,陈文敏连声称赞“交关好”。

    除了每天至少出60个菜,以及不定期推出时令锅仔和的哥喜爱的川菜外,两家大食堂也立足于各家的实际,为的哥提供个性化的贴心服务。

    考虑到的哥要备零钱,孙益辉常年去银行兑换零钱,再无偿兑换给有需要的的哥,最高峰时每月至少兑换6万元零钱。食堂后半夜也会安排人员值班,提供炒菜、热水等服务。偶尔,的哥还可以自己下厨炒几个小菜、煮上满满一大碗面,付款“看着给”即可。

    杨明亮则推出了“五一”“十一”假期免费供应饮料、厕所24小时开放、免费提供茶水等服务。他的店里常备拖车绳、轮胎充气筒,打火机永远免费,一个月要送出好几百只。最让的哥感动的是,每年腊月廿三,“明亮的士快餐”为来店吃饭的客人提供免费餐食,杨明亮还会亲自下厨做几道拿手菜。

    过去几个月,记者先后十几次来到这两家大食堂。在多次采访观察中,记者发现两位老板都把大食堂当成了家,甚至他们的父母、妻子也全情投入其中。孙益辉和妻子一天两班倒,每人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有时站着站着就睡着了。杨明亮常年住在店里,菜场、大食堂两点一线,前几年儿子毕业后,也加入大食堂,一起帮着忙前忙后。

    昨天下午临近2时,忙活了大半天的杨明亮正打算坐下来吃口午饭,此时,进来一位的哥,悄悄塞给杨明亮几张人民币和一包香烟。原来,几个月前,这位的哥因手头紧,问杨明亮借了几百元钱。“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五六百元,这些年,好些吃饭的的哥问我借钱临时应应急……”在杨明亮眼里,的哥都是兄弟,谁都有手头紧的时候,钱还了最好,还不上,就当帮兄弟一把,图个心安。

    星火燎原

    “的士大食堂”感动一座城

    今年3月,本报率先发现并刊登文章《“的士大食堂”温暖一座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后几个月里,记者继续跟踪报道,陆续推出《“的士大食堂”还有一家“兄弟店”》《“的士大食堂”新动作:给的哥送防暑包》等报道,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权威媒体转载。宁波本地的甬派、宁聚等多家媒体平台,也根据本报的新闻线索,对“的士大食堂”展开多角度报道。

    其间,记者收到了多位读者和网友的来电或留言。读者“一座小山”说,的哥出身的老板最能理解的哥的辛苦,服务细心又周到。读者“天下事事事关心”表示,两位老板为人讲义气、重情义,口碑自然好。网友“罗南”特意利用午休时间,到“的士大食堂”体验用餐。

    资深媒体评论人张登贵更是以《“的士大食堂”缘何能“温暖一座城”》为题发表评论文章,说两位老板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有善良的心,保持着兄弟般的情义,对服务对象充满感情。

    过去几个月来,依托两家大食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爱心奔涌不断。

    鄞州区委组织部、白鹤街道党工委在两家“的士大食堂”打造了“甬爱E家”,在原有设施基础上新增信息墙,为的哥提供休息、饮水、手机充电等服务。

    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孔雀社区联合签署党建共建协议,约定共建“司机之家”,各方发挥所长,关心帮扶两家大食堂及广大的哥兄弟。

    在白鹤街道慈善分会的牵线下,李惠利医院营养科医生为的哥群体专门制定了健康营养指南,并与徽商银行宁波分行、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白鹤分院等单位联合,共同为的哥推出健康营养课堂。

    徽商银行宁波分行开放9个网点作为“的哥公益补给站”,免费提供歇脚、加水服务。同时,募集500份防暑包赠送给的哥。

    宁波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为“的士大食堂”送来一批保温杯,通过孙益辉和杨明亮转赠给有需要的的哥。

    在接受来自社会各界关心关爱的同时,两位老板和他们的大食堂,也悄然变身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根据地”,不断汇聚爱、延续爱。

    刚退休不久的的哥忻尚京,开了一辈子车,也是大食堂的常客。他看到报道后深有感触,主动联系宁波市出租汽车协会,并在协会的引荐下,和另外4名党员司机一起成为白鹤街道微型党课宣讲团成员。

    两位老板和经常在大食堂吃饭的的哥也达成一致,将在爱心送考、敬老助残、无偿献血、应急救援等各个基层治理领域贡献力量……

    “的士大食堂”引发的爱心行动,正不断延伸升华。如今,这两家大食堂就好像一簇火苗,点亮“文明之光”,荡起全城爱的“涟漪”。

    从心开始

    凡人善举铸就城市文明之魂

    因为媒体的报道,两家大食堂再次“火”了一把。过来采访的、慕名来吃饭的,络绎不绝。

    相比大食堂的“火”,两位老板则显得很低调,依旧坚持自我,做好分内之事。孙益辉告诉记者,自己开过出租车,能体会的哥的不易,“我们都是实在人,我就想多干几年,让大食堂永不打烊,让兄弟们能吃上一口物美价廉的饭菜。”

    杨明亮则对店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夏天到了,的哥出车更加辛苦。我就想着把空调氟利昂加足,晃动的桌子全部加固维修,免费提供开水、温水、冰水,方便的哥取用。”

    宁波市出租汽车协会会长忻文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市注册登记的出租车、网约车超3.7万辆。每天保守估计,有2000多人次在这两家大食堂用餐。这背后,除了市场行为,更多的是两位老板出身的的哥,对的哥有感情,服务到了的哥的心坎上。以杨明亮家的宁波菜臭冬瓜为例,菜价亲民,比一般餐厅的更“臭”更入味。

    自从大食堂开业,的哥沈伟军就常来这里吃饭。他说两位老板常“吃亏”却不计较,不小心报错菜名或者数量报少,他们装作没看见,菜盛得满盘,收费也经常主动“抹零”。在沈伟军看来,大食堂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在此就餐的兄弟互相帮助。此前,有的哥得了癌症,大家你两百、我三百,为的哥兄弟纾难解困。

    在宁波,像孙益辉、杨明亮这样让人钦佩的“雷锋”“好人”不计其数。他们不分行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地域,在平凡的岁月中,或爱岗敬业,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孝老爱亲。

    这些年,宁波一直在深度挖掘典型,讲好暖心故事,通过高传播频次、高能量密度的暖心故事,以“风行草偃、润物无声”之势,营造友爱向善的社会氛围,培树了“支教奶奶”周秀芳、“挡刀女孩”崔译文等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好人、平民英雄。

    那么,“的士大食堂”为何能引发全城爱的“涟漪”?这背后,又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宁波记者站资深媒体人杜金明以体验式报道的形式,跟拍了大食堂的日常。他认为,24小时不打烊、苍蝇馆子、服务特定群体、多年菜价不涨,这些元素加起来,使得“的士大食堂”在全国都很有示范意义。“赚钱也是需要情怀的,老板是的哥出身,对这个行业有很深的感情,为了让兄弟们吃上热饭,一天只睡几个小时,坚持菜价不涨。就冲这点,就值得尊重学习。”杜金明说。

    北京驻甬的著名律师蒙承斌认为,宁波是一座被温暖包围的城市。类似“的士大食堂”这样的现象,在宁波产生并不奇怪。因为这座城市有气质在,这种气质,就是文明气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宁波,多年来已经将文明城市创建渗透到各个环节,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使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宁波大学王浩博士被两位老板的为人所感动。他说,两位老板的身上闪现着雷锋精神的光芒,他们服务人民、助人为乐,对党和人民充满感情。如果要问“的士大食堂”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那就是“服务者要对被服务对象有感情,人民公仆要对群众百姓有感情”。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