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71年浙江游泳队赴湖南冬训时在毛泽东故居门口合影(第1排左起第2位为潘维成)。 |
 |
▶2019年潘维成(左起第五位)参加浙江游泳队成立60周年活动。(傅百练供图) |
记者 林海 通讯员 罗霄潇 人物名片 潘维成:1956年3月生于宁波,曾就读于镇明中心小学、宁波二中,1971年进入国家游泳队。 1974年随中国队参加伊朗德黑兰亚运会,这是中国首次参加亚运会。潘维成成为参加亚运会的第一个宁波人。 大多数宁波人不知道的是,第一个参加亚运会的宁波运动员名叫潘维成。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定居在广州的潘维成。以下为她的自述—— 《宁波日报》记者来电采访,我很意外。 我于1956年3月出生在宁波,父亲是宁波二中已故数学教师潘森明。在镇明中心小学读书时,我经常和小伙伴一起在湖西河(即月湖)里游泳。那时候男生、女生都是这样的,胆子大。我上小学6年级时,被一位姓马的教练叫到宁波体校参加短期集训;当时训练条件不太好,队员是在浴池里游的。不久我参加浙江省青少年游泳比赛,因为成绩不错就进了省游泳队。 当时是我第一次走出宁波参加比赛,记得在比赛期间,晚上睡觉时队员是集体打地铺的。有一天,我参加了两场自由泳比赛,人太累,睡午觉睡过头了,全队上下一起找我也没找到,等比赛结束才发现,我还在靠近窗户的地铺角落睡觉。 我和队友5女4男共10人,一起进入省队。金霖俊教练带我训练了半年时间,由于当时杭州没有室内泳池,我们就去长沙新建成的游泳池训练,后来我去了北京体院青训大队,那里属于国家游泳队的后备队。我一边读书一边训练,主攻的是仰泳项目。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和中国女排的陈招娣等人经常遇到,彼此很熟悉。 我自己当年训练时有个特点:运动量越大成绩就越不好,游过3000米后人就垮了。后来是著名游泳教练穆祥雄(第一个打破游泳世界纪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员)调整了我的训练量,随后我状态提升,很快就打破了女子100米仰泳的全国纪录。我记得成绩是1分16秒多,这个成绩和现在的运动员是不能比了。 1971年我进入国家游泳队。1972年日本游泳队来北京访问时,国家队、北京队和来访的日本游泳队举行友谊赛,之后我们一起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1974年,我随中国队参加德黑兰亚运会,获得了第5名的成绩。这些都是往事,不足挂齿。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也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宝贵的机会。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只是比较早的一批“探路人”,现在则是“后浪推前浪”。 20世纪70年代末退役后,我在原国家体委训练局工作。1985年底我离开北京,到广州市体育局训练竞赛处工作,曾经组队参加全国城运会等重大比赛。目前我已退休。 前不久,我观看了游泳世锦赛、大运会游泳比赛,马上又要看亚运会的比赛了。我在想:现在中国游泳项目的发展为什么会那么快?浙江游泳队为什么会这么好?国家队像汪顺、覃海洋、张雨霏等,他们的身体条件很好;浙江队很强,很多老运动员退役后当了教练,在选才方面狠下功夫,在训练管理方面也有一套自己的思路。浙江队已经形成了梯队,有团队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