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疆“海鲜”
热卖苏浙沪的启示

    丁慎毅

    在大部分没有去过新疆的人的想象中,那里草原辽阔、大漠苍茫,有吃不尽的水果和香气诱人的烤串。近日,一条#新疆大螃蟹发货了#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阿勒泰产的螃蟹将销往苏浙沪,刷新了人们对新疆的认知。不少网友惊诧:新疆竟然还产“海鲜”?据当地媒体报道,新疆拥有1145万亩水域面积,位居全国第四。从过去的“吃鱼难”到如今渔业产值42亿元,新疆水产在70年间走出了一条逆袭之路(9月14日澎湃新闻)。

    离海最远的新疆,不仅把“海鲜”卖到苏浙沪,而且水产品已名扬世界,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水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再一次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所有地方的山水都是宝贵的资源,关键看如何开拓思路。

    以螃蟹为例,新疆的湖泊水温低、水质好,养出来的螃蟹肉质优良,跟江苏产的相比,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提前上市10天左右,具有价格优势。近几年,新疆的螃蟹已经有了较为稳定的市场,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和苏浙地区,卖得特别好。

    新疆把“海鲜”卖到苏浙沪,离不开苏浙沪与新疆的互动。比如,浙江各地通过“十城百店”“线上年货节”等途径,将新疆的产品送到本地居民面前,同时把一批批浙产商品送到新疆。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将生态环境的社会收益内化,也要拓展更多的盈利模式。要是路桥不通、市场不灵、合作不畅,即便山再青、水再绿,也不可能变成“金山银山”。

    既保护好眼前的山水,又要盯紧远方的市场,找出本地绿水青山与远方高楼大厦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赋能、共同合作,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像湖南永州新塘村土壤环境好,当地农民就把无污染的土壤环境“委托”到蔬菜上,将蔬菜和“环境”一起卖到了粤港澳;湖南吉首隘口村将当地特殊的气候、土质“委托”到茶叶上,将茶叶和“气候”销到了全国;一些地方通过综合治理,让废旧矿山“披绿生金”展新颜,成为网红打卡地;一些地方土特产在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商的渠道作用,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提升了效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