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9月16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文艺精品“扬帆出海”

舞剧《花木兰》将赴美演出

《花木兰》英文海报。(中演公司供图)

    记者 厉晓杭 孙宇卓

    9月23日至10月1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文化交流品牌“中华风韵”将推送民族舞剧《花木兰》走进美国。该剧将在波士顿博赫中心演出2场、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演出4场。

    近期,《花木兰》将赴美国演出的消息,出现在当地不少媒体和微信公众号上。《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百老汇世界》《华盛顿人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华盛顿特区旅游局等官方微信公众号纷纷热情推介。

    舞剧《花木兰》由国内优秀青年编导周莉亚和韩真担任总编导。该剧以“孝”“忠”“爱”为主线,主创团队通过舞蹈美学与当代思辨的糅合,将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进行重塑。

    该剧由宁波市演艺集团、中央歌剧院和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共同出品,自2017年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已经在全国各地上演了近百场,圈粉无数。

    《花木兰》走进美国,是中国民族舞剧在海外圈粉的重要契机,也是宁波文艺精品“扬帆出海”的难得机遇,将进一步增强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

    用最好的精气神备战

    舞剧《花木兰》,是宁波市演艺集团与中央歌剧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合作出品的首台剧目。除了主演郝若琦,其余演员来自宁波市歌舞剧院。

    从今年8月开始,所有《花木兰》演职人员集中精力排练剧目,用最好的精气神备战。

    “这次排练,我对演员的要求就是要突出展现中国古代战士的男儿气概和民族气节。演员的每次走位、每个动作,我们都要‘抠细节’。”舞剧《花木兰》执行导演吕梓民受导演组委托,从北京赶过来,再次对《花木兰》作修改提升。

    从《花木兰》的创排到一轮轮巡演,吕梓民全程跟进,投入了不少心血。这次赴美演出,他对演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他说:“花木兰是中国的女英雄,我们希望美国观众能通过作品感受中国历史人物的魅力,希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青年舞蹈家、中国歌舞剧院演员郝若琦扮演花木兰一角。在她眼中,自己与花木兰这个角色是“共生共长”的关系。她表示,此次赴美演出,是一次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机会。“我心中的花木兰精神,包含了她的温柔、她的大爱、她的善良、她的真诚、她的韧劲。花木兰带着我成长,同时这份成长也丰富了花木兰这个角色。”

    宁波市歌舞剧院首席舞蹈演员夏天饰演卫将军一角。作为在宁波本土成长起来的演员,他对此次出国演出非常重视。“有空的时候,我就多揣摩角色。我会更加注重细节刻画。”他说。

    “文化出海”的重要契机

    “文化出海”,是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

    当前,中国“文化出海”成绩亮眼。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额创新高,超过22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1%。

    此前,舞剧《花木兰》已在海外引起热烈反响。2022年10月,《花木兰》在线亮相墨西哥第50届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好评如潮。在哥伦比亚2023年“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月期间,《花木兰》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圣多明戈大剧院空中剧场节目中播出,吸引了200多万名网民观看。

    “文化出海”要有影响力,就必须打破文化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

    在宁波城市文化专家陈民宪看来,从艺术门类来说,音乐和舞蹈是文化交流很好的载体。舞剧表演虽然没有语言,但里面有故事、有人物、有情感,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陈民宪表示,舞剧《花木兰》所表达的英雄主义、家国情怀、人性光辉,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可以跨越文化壁垒,引发全球观众共鸣,相信《花木兰》会受到美国观众的欢迎。

    宁波市演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此次演出,能不断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发挥积极作用。

    多年来,宁波市注重以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力作,文艺精品层出不穷,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时代之歌。“文艺甬军”用心用情书写精彩的宁波故事、中国故事,“文化出海”亮点频出,绘就动人心弦的文化画卷。

    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离不开互相学习和借鉴。期待在“文化出海”的航线上,有更多宁波故事、中国故事扬帆起航,驶往世界各地,一展中国“盛世繁华”。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