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蒋攀 通讯员陈轶群)聚焦发展不均衡、增收不稳定等情形,宁海县以党建联建为纽带,深化“共富工坊”建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该县绘制了党建助力共富规划蓝图、经济底色、特色产业、难点堵点“四张清单”,做好组织建强、产业发展、人才培育“三本账”。 长街镇一望无际的滩涂是村民最宝贵的财富。如何把小蛏子做成强村富民的大产业?宁海县以党建联建和共富工坊为抓手,针对蛏子销售难题,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推进产供销一体化。“我们整合党建、产业、客户资源,聚力提升‘长街蛏子’品牌效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年多时间蛏子产值增加7000多万元。”蛏子产业共富工坊负责人王建胜表示,党建联建成为乡村连片发展的“金钥匙”。 在前童古镇,“前童童宿”共富工坊瞄准农旅“两张皮”问题,加强业态融合,推出全业态星级评定标准,建立客源统一分配机制,规范民宿、农家乐等链式管理,提供高品质的吃、住、游等一条龙服务,民宿业经营性收入突破5000万元,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宁海县打造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致富能人和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党建联建体系,以人才活力增强基层组织创富能力。同时,注重把优秀村书记、致富带头人等推选为工坊管家,选聘驻村“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等担任工坊顾问,依托“两山实践”教育基地、艺术创富学院,开展赋能培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宁海已建成“共富工坊”83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900余人,带动人均月增收2200元。宁海“集士驿站”共富工坊与全县80个村党组织深度共建,带动农产品销售额6000多万元;大佳何镇“艺起富”共富工坊引领2200余名村民共同创建“桂语民宿”“桂语文创”等特色品牌,推动石门乡村艺术谷连片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