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9月1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均年龄21岁的“小青荷”中,
有一名“70后”

    编者按

    “小青荷”是一群以大学生为主力军的第19届亚运会赛会志愿者,他们在竞赛运行、语言翻译、礼宾接待等领域提供志愿服务,助力亚运赛事顺利进行。“小青荷”是幕后工作者,守岗尽责,默默奉献;也是一线观察者,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近距离接触亚运比赛,他们会有怎样的所见所闻所感?本报推出“‘小青荷’的亚运志愿故事”系列报道,带你走进志愿者的“世界”。

    见习记者 徐丽敏

    通讯员 胡俊涵 荀子禾

    9月17日,距离第19届亚运会帆船、帆板比赛还有4天,宁波象山亚帆中心的“小青荷”都在紧锣密鼓地参加培训。在以“00后”为主、平均年龄21岁的亚帆中心“小青荷”中,有近70%的志愿者英语流利,也有精通德语、韩语的志愿者,还有6名志愿者修习过西班牙语、法语课程。在这当中,有一名特别的“小青荷”,他叫张清森,今年50岁,是亚帆中心医疗卫生领域志愿者,也是该场馆年龄最大的“小青荷”。

    “同学们都叫我张大哥,穿着这身衣服,跟大学生在一起,感觉自己年轻了好多。”张清森自9月1日进入宁波象山赛会志愿者驻地后,就与同学们一起接受封闭式管理,参加场馆培训、岗位培训。

    尽管张清森的年龄是最大的,但体能、精力并不输年轻人,年到半百依旧青春洋溢。张清森1992年入伍,经历了17年风雨历练,接受了部队各种考验,退伍之后还坚持锻炼,身体素质比很多“00后”要好。而且,张清森在去年顺利通过面试成为亚运会预录用志愿者后,第一时间给自己增加了锻炼强度和频次,以增强体能。

    1999年,张清森在部队里第一次参加献血。之后,他一直坚持献血。到明年生日,他要实现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第100次无偿献血。

    2009年,张清森从部队转业后,拜师学艺,投身志愿服务行列。“我是从修伞做起的,因为我的师傅是一名修伞工,他义务修了30年。”师傅退休后,张清森将义务修伞这件事接了下来。在他的努力下,义务修伞的队伍逐渐壮大。

    能成为第19届亚运会赛会志愿者,张清森觉得这是对他“最大的奖励”。“他脸上经常带有灿烂的笑容,质朴而纯粹。”同学们评价他很有亲和力、感染力。

    趁着休整时间,张清森给儿子打了通简单的视频电话。他说,儿子非常羡慕他,希望也有机会参与大型赛会志愿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