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 明 取舍取舍,取是本能,与生俱来,无师自通,人人都会,没啥稀奇。舍就不同了,并非人人懂得,或者虽然懂得却做不到,实际上还是不懂。懂得舍,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 如何取舍,党员领导干部比之于普通百姓,难度更大。因为自己手中有权力、有资源,面对金钱美色诱惑,遭遇四面八方“围猎”,往往容易慌了心神、乱了方寸,本能和欲望肆意膨胀,初心和宗旨被抛于脑后。于是,尽管中央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却总有那么一些人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油盐不进,重取轻舍、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甚至在本能之“道”上超速行驶,一味索取,弄得车翻人伤甚至车毁人亡,令人扼腕叹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为党员干部如何对待公与私、权与利、取与舍,指明了方向、划定了红线、提供了遵循。 令人欣慰的是,有一批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取舍之道上“逆向发力”,取之有道,舍之有道,为全党注入了清风,为自身赢得了口碑,为社会树立了标杆。 先说远的。“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这样说:做官就要做个“焦官”(湖南方言,指穷官)。“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安。一件衣服、一双鞋子,谢老一穿就是十几年。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工作时,组织上给他买了一双皮鞋,用于公务活动。离开时,他把这双皮鞋擦得锃亮,交还给组织。谢老家中人多,孩子们吵嚷着要换房子,他说:有的人一家子住在一间房里,我们应该感到不安,而绝不应该感到不足。一些亲戚要他找工作,他明确表示,“不要认为地位高的人可以说情,这是旧社会的习气,早已经不作兴了,我绝不替人做这些事”。 再说近的。中组部的《组工通讯》,曾经刊发宁波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颜志定的先进事迹。颜志定不但做到了不能要的坚决不要,一些可以要的他也不要。这很不简单、很了不起。他一家五口长期挤在一间18平方米的老式板房里,几次分房都让给了别人,直到临近退休,才搬进了一套60平方米的小两居房子,一住就是30多年。按照标准,组织上曾经多次想给他换大一些的房子,都被他婉言谢绝。“文革”前,颜志定曾在一个部门主持户口迁移工作。组织上考虑他身体不好,家庭生活困难,多次动员他把妻子的户口从农村迁过来,他都以“自己家的困难自己能克服”为由谢绝了。有一次,同事瞒着他,为他身体不好的大儿子办了招工进城手续,他知道后,硬是让儿子把报到证退了回去。他说:“人遗子孙以财,我遗之以清白。”他把“清廉”和“律己”做到了极致。 纵观古今,宁波历朝历代涌现不少清官廉吏和英才贤士,是本乡本土的榜样。 几年前,宁波市纪委曾编制出版了一套《皓品清风——宁波勤廉故事》。这套丛书的书名取得好,身上有“品”,方能令人敬仰,“清风”汇聚,才能净化生态。“勤”“廉”并重,既要干事,也要干净。其中,《现代篇》记述了29位宁波人。比如毛主席的弟媳妇朱旦华(曾名姚秀霞,江北庄桥人),学生时期追求革命,延安时期入党,晚年在江西工作。2005年,江西省委为了照顾老干部,陆续修建了一片副省级以上老干部住房,朱旦华明确表示不要,同时提出,“我在银行里还有点存款,等我死后,全部交公”。“文革”之前的宁波地委书记阎世印,一直保持延安时期的艰苦朴素作风,严以自律,生活俭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风雨无阻;出生于富绅之家的翁文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地质学博士,三立遗嘱把他的全部书籍、财产和存款上缴国家;著名历史学家胡家骅,对自己在中国人民大学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兼卧室十分知足,将可观的稿费收入悉数捐赠;连环画大师贺友直,一幅作品就能卖出几十万元,但笔耕不辍不为稻粱谋,一直居住在三十平方米的陋室而自得其乐,等等。 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如此浩瀚高远。这些先贤超越本能,节制欲望,在取舍上“逆向发力”的事例,让人感悟,给人启迪:一,不该取的坚决不取,这是底线;该取的也不一定全取,这是境界。二,好口碑是“金不换”,马斯洛需求理论“金字塔”的塔尖,始终召唤着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算错账是“蠢得死”,一念之差,就可能成了法纪账、良心账、经济账、自由账、健康账、亲情账的最大输家。三,对物质世界的追求是无限的,追求得越厉害,越是险情重重、危机不断。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是无限的,越是潜心追求,越是风光旖旎、令人沉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