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镇海区蛟川街道乐龄长者之家(街道级5A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内,老年人体验认知障碍运动疗法。 (黄洒丽 何峰 摄) |
记者 何 峰 请问市住建局,我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有什么推进举措?是否可以借鉴省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 再请问一下相关部门,我市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方面有哪些打算? 请问市卫生健康委,对于整体推进我市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有没有近期和中远期的规划? 我想知道:偏远乡村的散居老人存在较多医疗需求,目前存不存在村医“青黄不接”的情况,如果有,如何解决? …… 9月8日上午,市政协召开“甬有颐养”民主评议主席议政会。市民政局通报“甬有颐养”行动实施相关情况,市政协民主评议课题组作评议报告,9名政协委员针对“甬有颐养”行动的重点、难点和堵点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等有关职能部门紧扣提问解疑释惑。 点对点的问答式评议,令人耳目一新,政协委员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宁波方案出谋划策,助力绘就共同富裕背景下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幸福“夕阳红”画卷。 综合施策 方便老年人看病就医 “平时与老年人交流,发现老年人普遍存在‘三怕’:一怕离家去养老机构,二怕有病去医院,三怕保姆护工难请。以上‘三怕’中,老人最担心的还是‘有病去医院’。”第一个发言的徐建成委员特别关注老年人的就医问题。他继续说,“细究起来,‘有病去医院’里还有‘小三怕’。一是怕给子女添麻烦,二是怕开销大,三是怕医生水平不高。” 如何让“有病去医院”不再成为老年人的“心病”?徐建成委员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提出三条建议。“一是社区医院加大老年病科建设力度,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医术高超且对老人体贴的医师,让老年病诊疗成为社区医院的优势。”徐建成委员说,二是大医院在院内要增加协助检查的志愿者,同时准备更多的轮椅推车,方便老人就诊;三是中医名家要更多地进社区服务老人。 徐建成委员认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有一名医生和四个护士,这样的人力配置对于老年人比较密集的“老社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他建议划定重点社区,增加所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护士人数。 黎丽委员长期从事社工服务工作,对医养结合存在的相关问题有着深切的感受。“由于缺乏明确的牵头部门来主导、协调和规范,在医养结合上仍采取‘民政管养老、卫生管医疗、残联管康复’单线管理模式,卫健部门的社区医疗卫生、民政部门的居家养老服务、医保部门的长期护理保障、残联的社区康复等尚未形成合力。”黎丽委员说。 黎丽委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由卫生健康委牵头,民政、医保、残联等配合,出台关于医养结合的服务规范、行业管理、人员配置等标准细则,统筹推动医养结合工作,引导专业机构医养资源向街道、社区和家庭延伸,满足老年人医养康养多元需求。 黎丽委员在调研中还发现,乡村医疗力量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这虽然是个难题,但不是不能解决。”黎丽委员以海曙区李家坑村为例进行说明,“李家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该村人口的七成,但村里只有一名75岁的医生。为解决此问题,海曙区卫生健康局连续几年为该村招聘村医,但一直没招到。今年6月,海曙区向全区医护人员发布召集令,得到大家的热烈回应。经过筛选,16位青年医护人员被纳入‘青山如约’青年医疗队后备人选库,问题得到缓解。” 集成资源 做优居家养老“基本盘” 俗话说“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如何加大居家养老资源供给力度,是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老年人居住的房屋很多没有安装电梯,不少老年人因腿脚不便被常年困在楼上,下楼逛逛花园成为这些老年人的“奢望”。俞挺委员十分关注加速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问题。“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这项工作是社会热点、民生重点。我市也已出台相关政策,但对标这项工作走在前面的其他城市,我市在工作统筹、部门协同、政策激励、基层动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俞挺委员说。 俞挺委员对国内其他城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做法可谓做足了功课。他说,广东、湖南、宁夏等地出台了关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面积计入不动产产权面积的规定;杭州则出台政策,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给予大额补助。俞挺委员建议我市可借鉴省内外其他城市的经验,加速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让更多老年人轻松“上上下下”。 俞挺委员还认为,社会适老化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除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之外,还有很多领域群众也是非常关注的,比如公共场所设施设备的适老化改造等。他建议,借着国家《无障碍环境建设法》9月1日起施行的“东风”,我市可加快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相结合”的工作。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出门要“轻松”,吃得好也极为重要。张淑琴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极为迫切。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区(县、市)老年助餐点已经串点成线,而有的地区老年助餐工作进展缓慢。”张淑琴委员希望进一步推动我市老年助餐服务区域平衡发展,同时,探索建立老年助餐服务的经费长效机制,既能让老人吃得饱,又能让老人吃得好。 宁波是全国首批、浙江唯一的长护险国家试点城市,截至今年8月,该险种在我市实现重度失能老年人全覆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重度失能人群对护理服务的强烈需求,一批不堪重负的家庭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务”。 张益民委员对长护险进行专题调研,他发现,长护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长护险的社会知晓度较低。宁波长护险由行政主导推进,费用自动扣除,群众对长护险了解很少,甚至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已参保长护险,更不知道长护险保障内容。”张益民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在扣除年度保费时,以合适方式告知每位参保人员。 “其次,护理服务供给错位。一方面,部分专业机构优质护理资源闲置;另一方面,民营护理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但护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服务计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张益民委员认为,“应加快护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加快布局 织密机构养老“兜底网” 除了居家养老,也有不少老人选择在养老机构颐养天年。养老机构的运营水平事关千万老人的生活质量,刘慧杰委员十分关注“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问题。刘慧杰委员说,《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第104条提出,推广“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模式。他建议,围绕“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盈利模式和服务能力、服务质量等,相关部门加快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助推“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 随着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失能、认知障碍等已成为困扰家庭、社会的突出问题。张淑琴委员在调研中发现,我市失能老人近8万人,其中重度失能的16000人,入住机构的6000人,占重度失能老人的37.5%,而全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仅63%。张淑琴委员认为,应对机构养老护理需求更专业、质量要求更高的趋势,护理型床位还不充足。 张淑琴委员建议,在我市养老机构设施布局规划中,要重点考虑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加快护理型床位和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建设,让有需要的老人得到专业照护。 邬继红委员在与老年人日常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现在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邬继红委员建议市教育局提供更多资源,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生老病死是人类的自然规律,养老事业的终点是临终关怀,医学上称作“安宁疗护”,这是一个比较沉重又无法回避的养老话题。沙力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市的安宁疗护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对于一名不可逆转的临终患者,医院不愿留病床,而家里缺少人来陪,那是生命结束前最痛苦的一段时光。”沙力委员说,“政府和社会能否提供安宁疗护服务,让老人安详、舒适、有尊严地离开,这是衡量城市文明和人性光辉的另一把尺子。” 沙力委员分析,从表面看,安宁疗护是卫生健康系统的事,但其实和养老事业密不可分。一个完整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就是一个包括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体系,他建议我市整体推进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协同 撑起老有所养“保障伞” 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在我市,跨部门、跨系统的老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合力,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对涉及老龄事务进行统筹,成为我市养老事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制约”。 舒仁义委员提出,构建跨部门、跨系统的老龄工作协调机制,让有限的资源通过有效整合实现精准投入和最优配置。 舒仁义委员建议,是否可以常设议事协调机构,吸纳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市住建局、卫生健康委、教育局、交通局等与老龄工作相关的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全面制定我市老龄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针对重大问题进行协调,直接行使行政管理和监督职能,全方位开展老龄事务工作。 舒仁义委员进一步建议,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要有分管老龄工作的同志,建立市、区(县、市)、乡(镇)、社区(村)四级老龄工作机构,配齐配强老龄工作干部,满足老龄工作需要,切实承担起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职责,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元共建、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新格局。 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事关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邬继红委员长期从事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对于当前我市养老护理的专业人才持续紧缺有非常深刻的体会。 近年,宁波出台了《宁波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创业和入职养老服务机构补助办法》《宁波市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补助办法》等政策,在助力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引才、留才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邬继红委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存在部门协同不一致的情况,“比如,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统筹规划全市事业保险支持参保职工提升技能补贴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文件中规定,补贴对象要求是企业职工,且缴纳失业保险36个月以上才能享受培训补贴。而事实上,宁波的养老机构大多数为民非登记,50岁至55岁的护理员还是养老服务的主力军,这样规定会导致部分护理员享受不到培训补贴。另外,宁波对本土高层次养老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政策不多,行业名师效应不太明显。” 邬继红委员认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部门协同、方向一致、重点突出、政策激励非常重要。邬继红委员建议对养老服务人才的引进、留用,以及对养老服务领军人物、高级人才的激励保障出台具体的计划和举措。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这场民主评议主席议政会,讨论的不仅仅是工作,也是“家事”“身边事”,大家聚焦问题,会场气氛活跃。“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心愿。‘甬有颐养’五年行动计划,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希望今天的会议能为‘甬有颐养’后半章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参考,也希望市县两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持续关注‘浙里甬有’系列品牌,为宁波打造品质之城、幸福之城,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市政协主席徐宇宁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