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第1棒火炬手袁心玥在进行火炬传递。(唐严 摄) |
 |
2023年女排奥运资格赛,中国女排主教练蔡斌在指导队员。(林海 摄) |
 |
2023年女排奥运资格赛,中国女排队员在比赛中。 (林海 摄) |
 |
2023年女排奥运资格赛,北仑球迷在比赛间隙展示巨型国旗。(林海 摄) |
 |
2023年女排奥运资格赛,排球宝贝在比赛间隙表演。(林海 摄) |
 |
宁波舟山港。(北仑区委宣传部供图) |
本版撰文 林海 这几天,正在宁波北仑体艺中心参加奥运资格赛的中国女排,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她们每一场的胜与败,牵动着广大球迷的心。 中国女排与宁波北仑,已“牵手”走过20年。 2004年,北仑正式牵手中国女排。世界冠军“五连冠”的耀眼光环,照耀在北仑人的头上。这份荣誉感也走进了北仑人的心里。人们期待在家门口看到中国女排英姿飒爽的身影,更渴望在球场边为她们呐喊助威。 北仑市民陈军浩回忆:“1986年,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时候,我还在读高一,是个懵懂少年,听班主任说起这事,只记得他说自己‘激动得一整晚没睡着’;2004年,北仑区第一次招募女排赛事志愿者,我就报名了。今天,北仑有了‘中国女排第一主场’的美誉,正是中国女排的到来,给这座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4年,在北仑申办女排赛事之初,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同志,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前主教练郎平,都不知道北仑在什么地方。仅仅几个月后,情况就大不一样。1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运动员、教练、官员及400多名记者云集北仑,央视20多场次的现场直播,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台转播,比赛期间各媒体每天采用稿件1000余篇,如此高密度的宣传,使“新女排、新北仑”成为宁波一张亮丽的体育名片。 2005年8月6日至7日,百年一遇的强台风“麦莎”袭击宁波。当时北仑正在承办女排国际赛事。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面前,通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北仑圆满完成了赛事的承办工作。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专门发来感谢信,高度赞扬了赛区组委会出色的工作能力,信中写道:“北仑区成为中国女排主场后,承办的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世界女排大奖赛和世界女排锦标赛资格赛三项赛事均取得了圆满成功,办赛水平和质量达到了近年来中国承办的国际排球赛事的最高水准。” 2006年8月29日,中国女排训练基地在宁波北仑正式奠基,宁波成为国内唯一既是中国女排主场又是中国女排训练基地的城市。 自2005以来,中国女排在北仑参加的18项国际大赛中共获得了15项冠军。2016年8月,中国女排时隔12年再次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中国女排时任主教练郎平在比赛结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感谢所有支持我们的人!特别要感谢福建漳州、宁波北仑两个女排训练基地,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言语之中,对北仑基地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国女排指定主场花落北仑后,随着一系列国际女排赛事的举办,北仑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每当有中国女排赛事举办,除了北仑本地、宁波周边地区的球迷,国内其他地方乃至国外来观看比赛的球迷越来越多。球迷的到来,带动了北仑酒店、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女排的落户,给北仑带来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有了中国女排的良好开端,中国乒乓球训练基地、中国男篮训练基地、中国羽毛球训练基地等成功落户北仑。北仑体育运动的氛围日渐浓厚,全区体育事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城乡运动场馆建设良性推进,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北仑先后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体育竞赛最佳赛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等荣誉,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体育”已成为北仑的亮丽名片。 今年以来,随着亚运氛围日益浓厚,北仑以“迎亚运”为主题,继续办好全民健身大联赛暨第九届职工运动会、宁波市社区运动会北仑站、北仑足球超级联赛、北仑区篮球乙级联赛、北仑区篮球甲级联赛、“霞浦杯”三对三篮球赛、端午青年龙舟邀请赛、全国家庭帆船赛、国际赛道节、北仑区全民健身周、北仑区全民健身日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在国家体育综合训练基地发展建设方面,北仑积极承接、举办2023年奥运会女排资格赛;做好中国女排、浙江女排等集训服务保障工作;完成北仑体艺中心的女排精神展陈项目;启动宁波北仑体育训练基地体能康复馆及体育宾馆扩建、北仑体艺中心游泳馆改造项目。 与此同时,北仑着力推进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城市社区“十分钟健身圈”,做好2023年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推进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百姓健身房、体育公园(体育设施进公园)、“廊道+体育”等设施建设,沿主城区三河六岸,规划布局健身设施和健身步道,增加群众身边体育健身空间,为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提供了新的条件。 亚运会火炬“薪火” 走进北仑 2023年9月12日上午9时,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宁波站活动在北仑梅山举行。本次火炬传递以“滨海宁波 扬帆世界”为主题,传递路线总长12.7公里,在中国港口博物馆举行起跑仪式,在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举行收火仪式。传递过程中有170名火炬手参与,第1棒火炬手是里约奥运会冠军、中国女排队长袁心玥,第170棒火炬手是宁波舟山港桥吊班班长竺士杰。 陈军浩作为一名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火炬手,参加了在北仑梅山举行的火炬传递活动。“在火炬传递路线上,我看到了宁波北仑近年来的巨大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通过电视转播看到了宁波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精气神,整个城市充满奋发向上的氛围。”陈军浩说。 中国女排队长袁心玥跑完第一棒后高兴地说:“作为第一棒火炬手,在宁波参加杭州亚运会火炬的传递,我觉得很有意义。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火炬传递,我很高兴。中国女排训练基地落户宁波北仑以来,中国女排常年在北仑集训,备战各类世界大赛。宁波北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福地。” 袁心玥说:“火炬传递一棒一棒地往下传,就像中国女排精神一样在不断延续。我们希望在宁波北仑打好奥运会资格赛,以及在家门口举行的杭州亚运会比赛,希望能够升国旗、奏国歌。感谢大家对中国女排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加油的!” 火炬传递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赛前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活动,象征着体育精神和文化的交流与传承。宁波站的火炬传递活动突出体现了宁波这座城市4个方面的特色—— 碧海蓝天的宁波滨海特色。以海洋元素为纽带,宁波站的火炬传递线路上,碧海银沙环绕的梅山湾万人沙滩、滨海游步道,与蓝天、红桥、远山、近水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滨海的动人画卷,充分展示滨海城市特色、海洋运动活力和海湾美丽风情。起跑仪式舞台设置在中国港口博物馆门前广场,以“船”为主设计理念,融合博物馆的整体建筑造型,犹如一艘巨舰蓄势出港,契合第一棒火炬手“扬帆起航”出发之势;收火仪式的舞台以300米满载巨轮为背景,以书卷、卷轴为主要造型,最后一棒火炬手竺士杰在集装箱环绕的跑道进行传递,展现了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气质,形成“扬帆”和“远航”的首尾呼应。 精益求精的宁波硬核实力。本届亚运会的“薪火”火炬由宁波方太集团自主研发,采用多项发明专利技术,从根源上实现了火力最大化和防风防雨性能的最强化,确保火焰能够在暴风和大雨状态下持续燃烧且火种清晰可见,在抗风、耐高温等方面刷新多项纪录。“薪火”通过火炬手在全省各城市手手相传,向世界展现中国设计的独特创意、中国制造的硬核力量。同时,拥有世界一流生产制造水平的吉利汽车梅山工厂、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将以火炬传递为窗口,集中展现宁波作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的金名片。 气吞万里的宁波大港气派。本次火炬传递活动以中国港口博物馆为开篇,宁波舟山港码头为终篇,穿越120米的梅山综合保税区卡口和岸线总长3950米的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围绕宁波舟山港从“内河小港”到“世界大港”的蝶变发展路径,展现宁波“海丝之路”启碇港的历史人文和“港通天下”的现实发展,讲述新时代宁波“港、产、城、文”融合发展故事,充分展现宁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辉煌成就,通过火炬传递彰显承载八千年中华灿烂文化的东方大港,以新的开放姿态与世界相拥。 动静相宜的宁波文化韵味。本次火炬传递活动精心设置具有宁波标识的互动节目,包括宁波非遗特色节目的奉化布龙和梅山舞狮、动感十足的沙滩排球和时尚的帆船运动等,突出宁波站火炬传递的“浙江味 宁波味 文旅味”。同时,组织者在火炬传递沿线设置了“锻强硬核力量 服务国之大者”“港通天下 链接全球”大型景观装置、“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花海造型、“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景观小品等多处观景点,通过“微改造”和“精提升”,全景体现宁波特色、体育精神和亚运氛围,以城市之窗展现浙江风采。 潮涌东方、薪火相传、滨海宁波、扬帆亚运。一次杭州亚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把北仑的东方大港展示在人们前面,让大家领略到北仑的“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