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停 据昨天《宁波日报》民生版报道,宁波工程学院有个“暖阳宿舍”,学生腿脚不便、临近考研皆可申请。 学校这一举措透露出的温情和善意,对困顿中的学生来说,不仅是雪中送炭,更是情感上的抚慰治愈。 大学的做法,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引导。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其实,大学之大,还应包含对待学生的态度,尤其是对小众、特定群体的态度。大学主动为有需求学生打开“方便之门”,通过暖心举措,让他们尽情追逐梦想,对社会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有利于在全社会强化关爱残疾人的风气。 我们常说,学校管理要下足“绣花功夫”。进行精细化管理,其实就是从细微处下功夫。如何做“细”?何处是“微”?就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小需求上。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实则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纽带,体现着学校管理者利生便生的服务初心。细节之处,紧贴学生生活、温暖学生之心,刻画出学校管理的精度、社会发展的温度。 我们在感动之余,也期待更多的学校管理者在刚性管理与柔性服务的结合中不断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在公共服务中更多一些以人为本的温情关怀,让宏大的管理逻辑内化为人人可见的行动细节,用更精更细的公共服务实现良性互动。 (欢迎投稿,来稿请发民生邮箱1871684667@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