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军休干部“院所共融”医养结合签约仪式。(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
 |
医护人员来到朝晖休养所开展爱心义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
军队离退休干部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机构通过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瞄准军休干部普遍关心的医疗保健、出行服务、居家生活等问题“靶心”,从细微处着手,推动解决军休干部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精准精细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通讯员 崔浙波 见习记者 徐丽敏 为军休干部健康“保驾护航” “从家到医院,我要走三四十分钟,像我老伴要走将近一个小时。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们日常配药、看病会越来越麻烦。”军休干部叶廷鹏说出了不少军休干部的心声。 如何破解军休干部面临的这一难题被列入了本次主题教育调查研究的重点课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深入走访休养所、社区、医院等,梳理军休干部在日常就医、康养中的困难和需求,经与各休养所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反复对接沟通,提出“以军休干部集中居住小区为试点,开展军休特色医疗服务”的设想。 经过前期多次沟通、协商,这个设想率先在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明楼东胜分院落地。八一建军节前夕,宁波市军休二中心和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明楼东胜分院签署军休干部“院所共融”医养结合服务协议,该院辖区内徐戎、朝晖休养所的100余名军休干部,自此可以就近、就便享受“中医‘治未病’”“慢性病管理”“上门义诊”“定期眼科检查”等特色医疗服务。8月16日,宁波市眼科医院和鄞州人民医院医共体明楼东胜分院专家来到徐戎休养所,上门为所内军休干部提供“院所共融”义诊服务,得到军休干部的欢迎和点赞。 此外,围绕军休干部医疗保障需求,军休服务管理机构还积极链接医疗资源,打造院前医疗急救通道、院内舒适诊疗、院后健康跟踪的全流程康养安全网。7月17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急救中心、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收集整理1000余名军休干部基础数据和医疗信息,导入市急救中心信息库,便于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急救措施。通过急救关口前移,提升紧急救治能力,提供更加及时、专业、高效的紧急救助服务。积极对接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军休干部认可度高的城区三甲医院,面向全体军休干部开设“舒适医疗”项目,着力解决挂号难、住院难、检查难等问题。依托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所在社区医院,帮助军休干部集体签约家庭医生,为军休干部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提供全周期、全方位健康管理,包括预约转诊、慢病管理、健康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等健康服务。 为军休干部出行“架梯开路” 近年来,由于军休干部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上下楼日益困难,老年人加装电梯愿望十分强烈。市军休二中心朝晖休养所11号门栋的军休干部平均年龄将近90岁,他们多次表示:“如果能加装电梯,我们住在高楼层的老人下楼出行和就医就方便多了,以后也能常在小区公园里走走看看。” 为解决这一困难,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积极行动,协助军休干部走访咨询相关部门,主动了解老小区加装电梯政策,由部分军休干部主动牵头,向社区和街道提交加装电梯意向申请,促成加装电梯的共识。施工期间,军休服务管理机构组织力量值班值守,嘱咐军休干部避开施工区域,注意安全。6月28日,电梯在各项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11号门栋老同志上下楼难题终于得到妥善解决。 “以往我们都是穿过东海社区去卫生院看病,现在东海社区新设了门禁,军休干部没有门禁卡进不了,要多绕几百米才能到,出入不方便”,军休干部莫阿姨说出了她的困扰。服务对象有呼声,服务管理机构就有回应。市军休服务管理机构以主题教育为契机,与休养所所在东海社区一道,寻求破解办法。最终,休养所所在小区和临近的东海社区实现了门禁互通,包括30余位军休干部在内的200多名社区居民出行更加方便了。 为军休干部生活“增光添彩” 在徐戎路上,有一家开了二十余年的裁缝店。每天一大早,赵阿姨就到裁缝店上班。她擅长裁衣修补,熨烫缝边,每天都来店里为居民们服务。“开这个店不为赚钱谋生,就想有个事做,还能时常和人聊聊天,解解心焦。”赵阿姨说。因为离得近,服务态度好,周边居民都喜欢找赵阿姨修补衣物,市军休二中心徐戎休养所的老干部也时常光顾。 为提供更精准、更便捷、更全面的军休服务,八一建军节前夕,市军休二中心与裁缝店店主赵阿姨达成合作,该店正式挂牌“荣军裁缝店”。凡市军休二中心军休干部到店,一律免除手工费用,需要使用材料的,只需支付材料部分费用即可,小小的“荣军裁缝店”成了军休干部们的“温暖驿站”。“荣军裁缝店”挂牌以来,已为不少军休老干部提供了缝补、熨烫、更换拉链等服务,赵阿姨一双灵巧的手,收获了军休干部们的一致好评。赵阿姨表示,军休干部们曾经保家卫国,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她感到很高兴,简单的缝补工作因为服务军休干部变得更有意义了。 红色围布轻轻一抖,迅速披在军休干部身上,电推子嗡鸣剪刀游走,两根手指熟练地挑起一撮头发,“咔嚓”一声,碎发落地,仅20分钟就修剪出一个干净利落的“小平头”。这项原本发端于疫情防控期间的爱心理发服务,因其旺盛的需求在如今得以保留。 “我们年纪大了,走路都很困难,外出理发就更难了。”军休干部王老说,还好有这项爱心理发服务,让下不了楼的老伙计们还能够保持体面。市军休二中心设立理发室,制定理发制度,设计军休服务卡,制订上门理发计划。理发师王师傅每天在各个服务点奔波,为军休干部理发,其平凡的一举一动体现出对军休干部的尊崇和关爱。 军休干部在哪,服务保障就在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休服务管理机构将始终坚持用心、用情服务每一位军休干部,对军休干部坚持“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服务成效、服务水平,推动军休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