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09月28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燃”为谁而燃

——亚运圣火之下的宁波印象

    记者 沈孙晖 

    从象山港畔到四明山深处,从繁华都市到乡村田园,“琮琮”“宸宸”“莲莲”,这三个吉祥物娃娃,让这个秋天,印下亚运的深深烙印——

    当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与现代体育盛会“精彩邂逅”,当老翁、稚童手摇小红旗争相喊出“心心相融,@未来”,这注定是一场充满故事的双向奔赴。

    成就一场精彩亚运,绝不只是赛场上争金夺银的运动健儿,还有甬城千千万万个“摇旗呐喊”的“你”和“我”。

    以宁波之名,共享精彩亚运的美好与未来。站上“近在咫尺”的亚运舞台,宁波市民沉浸式参与、共享这场盛会,既为亚运增添甬城“脉动”,更向世界娓娓道出“奥运冠军之城”的蓬勃力量。

    一座城的荣光和喜悦

    9月23日晚,天一广场8号门前的亚运观赛空间人头攒动。

    与“三小只”吉祥物合影,用镜头记录大屏幕上的亚运会开幕盛况……宁波市民争相定格“宁波燃”的激动一刻。

    “这么多人一起欢呼鼓掌,很震撼!”市民陈静瑜为能在“家门口”参与亚运会感到自豪,更为宁波感到由衷骄傲。

    每一次欢呼,都是宁波声音;每一声加油,都是宁波力量。

    这是亚运盛会赋予一座城市的荣光。

    身居“奥运冠军之城”,宁波市民以燃情之举展现自豪!

    每天清晨,镇海区骆驼街道新晨社区的居民,都会听到一对老年夫妻朗读英语的声音——

    “奥运冠军之城”的荣光,点燃了76岁居民谢梅芬的热情。她跟着老伴、退休英语教师郑德明学起了英语。这段时间,她说得最流利的,就是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英语版“Heart to Heart,@Future”(心心相融,@未来)。

    “我们与亚运心连心。”谢梅芬说,哪怕在路上向外国友人问个好、帮忙指个路,都能展现宁波的风采。

    每一种亚运“打开方式”,都尽显自豪、喜悦与巧思。

    《举重》的瞬间之美、《跳水》的留白之美……入驻江北区和峰堂文化产业基地的工艺大师高公博,以青田石为原料,篆刻了43枚体育题材印章,用方寸之间的一刀一刻献礼亚运。

    35岁的宁波短视频美食博主“月半星人”脑洞大开,制作了两道亚运创意美食:麻球做成排球,芝麻点成细沙,蔬菜搭成场地——这是“沙滩排球”;秋葵填入虾滑,插上胡萝卜制成的“顺风旗”——这是“扬帆海湾”。

    这条为亚运“打call”的短视频,已在抖音上收获3500多次点赞、560多条评论,吸引更多网友关注亚运、拥抱亚运。

    一个又一个激情“甬”动的宁波亚运故事,早已“星火燎原”。数据显示,亚运会到来前,宁波各地举办的各类亚运主题活动已吸引逾120万人次市民参与。

    另一种“参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欧阳敏敏是一名保卫火炬顺利传递的武警战士。如今的他,是海曙区集士港镇的运动网红。他组建了村篮球队和飞盘队,带动1000多名村民走出家门,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希望发动更多人一起运动,为亚运会再添一把‘火’”。

    欧阳敏敏也许不知道,亚运赛事已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这笔“财富”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全民燃烧的运动热情,正席卷甬城每个角落。

    湖面上,龙舟竞渡,擂鼓开赛;村庄里,“村BA”酣畅淋漓,欢呼不断;城市中,City Walk(城市漫步)、City Ride(城市骑行)成为运动新“顶流”……宁波的全民运动究竟有多“热”?

    答案就在这里——

    以“迎亚运 享健康”为主题的宁波市第二届全民运动会自今年4月开赛以来,参与人数超过250万人次,是宁波历年来参赛人数最多、参与面最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本届亚运会也创下三个“最”:规模最大、项目最多、覆盖面最广。两者可谓完美契合。

    在全民运动风劲吹之下,去年宁波新增基层体育场地13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82平方米,市民尽享亚运“惠”。

    在江北区,全省首个综合性TOD体育公园——甬江TOD体育公园开园,场馆无缝对接地铁口,成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传播亚运精神的重要平台;

    鄞州区占地18万平方米的欢乐海岸生态体育公园,是宁波体量最大、设施最丰富的体育公园,足球场、标准网球场、篮球场、器械场馆等室内外场馆一应俱全;

    奉化区2022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4.07平方米,居全市首位;

    ……

    各类体育公园迅速“上线”,各种闲置的“边角余料”变身嵌入式体育新空间,成为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截至目前,宁波已有近百个各具特色的体育公园“敞开怀抱”,让市民的美好生活更有“运动范”。

    亚运会后“还馆于民”,共享亚运成果“未完待续”——

    根据规划,亚帆中心在赛后将转型为集水上运动、休闲娱乐、健身康体、度假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上运动基地,向市民游客开放。

    “赛事之城”背后的沃土

    昨日,宁波运动员冯思璇在女子25米手枪项目比赛中,获得团体赛银牌、个人赛第四名的成绩。

    鲜为人知的是,与她一同出现在射击赛场上的国内技术官员(NTO)王建迪,与冯思璇“源自”同一所学校——庵东初级中学。

    30多年来,这所位于前湾新区的农村学校,成了很多孩子射击梦想开始的地方。

    此次亚运赛场上,还有不少技术官员像王建迪一样,来自宁波的普通学校。在宁波,有很多体育特色学校,让孩子们收获了强健体魄,放飞了体育梦想。

    一个来自宁波的短视频曾经火遍全国。视频中,海曙区孙文英小学足球队队长张董激动的眼泪,感动了全国网友。从前一年比赛受伤铩羽而归的伤心落泪,到第二年卷土重来带队夺冠的喜极而泣;从5岁接触足球,到一周训练四次从不中断,张董“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始终沉浸在那片“海阔天空”的体育世界中。

    这,是一座城市对体育的深情告白,抑或是宁波何以成为“奥运冠军之城”的生动注脚。

    1922年,宁波人王正廷当选为中国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这位“中国奥运之父”将体育精神的种子埋在了宁波人民的心中。百年来,这股精神薪火相传、拔节生长,引领宁波群众体育代代传承壮大,成为滋养“奥运冠军之城”的精神沃土。

    如今,沃土之上,百花齐放——

    滑板、马术、高尔夫……宁波至诚学校体育项目多点开花,火爆“出圈”,学生屡屡在全国、全省比赛中摘金夺银。9月24日,“萨马兰奇体育发展基金会全优计划合作伙伴”在该校授牌;

    江北区费市小学每周有一节手球课,学校四支青少年手球队的出色表现,让海曙、镇海、余姚等地多所小学“艳羡不已”,纷纷投入“手球大联盟”的怀抱;

    ……

    赛事之城,燃情之为!

    2023年伊始,我市出台《“运动宁波”城市品牌打造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运动宁波”为城市品牌,提出打造世界影响、全国知名赛事之城的宏伟目标,掀起全民弘扬体育精神、崇尚体育运动的热潮。

    从渔船到帆船,这座城市始终不变的是千帆竞发、勇立潮头的底气、豪气和朝气,一个又一个“宁波燃”时刻正踏浪而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