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佳丽 这些天,无论作为礼品还是食品,月饼牢牢占据“C位”。各大超市、星级酒店及品牌门店的月饼正持续热销。 中秋节前两个月,月饼需求大涨。如今中秋节还未过去,月饼已成为生产企业的“甜蜜负担”。 当月饼成为“王牌” 在宁波草湖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在有序完成配料、和面、制作、烘烤、冷却、包装等工序。随着一盘盘新鲜出炉的月饼被送往包装车间,香气弥漫了整个厂区。 草湖食品相关负责人孙女士对记者说:“现在联系我的客户普遍想要现货,豆沙蛋黄、低糖黑芝麻核桃及香酥椒盐口味的苏式月饼是我们的‘当家花旦’。” 按照往年的经验,这样忙碌的状态会持续至农历八月十六。今年草湖食品的月饼销量同比有所增长,月饼销售额在企业全年销售额中所占比重较高。“作为一家老字号糕点企业,草湖食品制作月饼的历史已有几十年,月饼一直是草湖食品的‘王牌’产品。”孙女士说。 在浙江哆伊点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已经度过全年最忙碌的时候,正在进行扫尾和清理工作。 “今年7月25日至9月25日是我们企业月饼生产的高峰期,平均日产量达到30万个。两个月时间,月饼产量超过了100万盒,相较去年翻了一番。”哆伊点食品董事长张可粒表示,产出的月饼“奔赴”全国500多家单位,主要供应五星级酒店。刚过去的两个月,企业预计完成了年产值的七成。 企业转型难在何处 尽管销售额同比有所增长,宁波一家月饼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却很难开心起来。 “月饼销售额占到我们年销售额的一半以上。不过,今年月饼生产成本比去年涨了不少,因此销售额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净利润的增长。这对企业而言,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已在尝试转型,周边其他兄弟企业也在尝试。 转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哆伊点食品创立时间不长,月饼生产线两年前才开始运转,张可粒很早就想过生产多元化产品。但是投入巨大、专门定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是“功臣”,也是“拦路虎”。 “哆伊点食品主做月饼OEM代工。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订单,我们的生产线专业化、自动化程度很高,可以实现月饼定制化生产。但该生产线若是用于其他糕点的生产,成本、能耗将大大提高。”张可粒说,在这样的束缚下,哆伊点食品在月饼生产淡季时,只能选择生产与月饼较为类似的糕点,例如蛋黄酥、绿豆糕等。 “转型难,不只难在生产,还难在观念、难在渠道。”宁波市老字号企业协会会长张空认为,很多月饼生产企业存续时间较长,对月饼口味、品种、颜色等创新存在畏难情绪。有些企业怕创新成本高,怕市场不接受,怕失去现有成果,进退两难。 如何摆脱“甜蜜负担” 转型很难,宁波仍有不少食品企业正在挣脱束缚,并已经尝到甜头。 前两天,象山史记食品有限公司被评选为第三批“宁波老字号”企业。虽拿着“宁波老字号”招牌,史记食品做月饼生意的思路却活络得很。 “我们在宁波传统糕点——米糕的基础上动了脑筋,将低油少糖的米糕作为饼皮,把年轻人喜爱的抹茶、芝麻等口味馅料放入米糕中,创新推出一款米月饼,大受欢迎。”史记食品董事长史丽丽说。 米月饼在各电商平台特别畅销。7月初,有个电商团队看到样品后,就一口气下了60万元的订单。 对史记食品而言,米月饼不只是月饼。 “中秋之后,桂花味米月饼将迎来升级,成为桂花米糕,出现在各大茶室的茶桌上。其他口味的月饼同样如此。史记食品的月饼其实是四季款的中式甜点,中秋从来不是企业生产的唯一旺季。”史丽丽解释道。 今年以来,史记食品已销售月饼相关产品超1500万元,同比增长200%,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销售额来自线上。 “史记食品的发展思路很清晰,可供很多企业借鉴。”张空说,首先将月饼食品化,模糊其时令性,在食材、口感上下功夫,让月饼走出礼盒,摆脱中秋束缚,走进下午茶、聚会、旅行等更多日常生活场景;随后拓展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运营,进一步提高月饼的市场接受度,延长生命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