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大数据和新型智慧城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0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湾新区

产业加“数”发展
打造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先行区

    王欢锋 胡佳艳 

    近年来,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超前布局数字经济产业,积极抢占数字化发展新赛道,加速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奋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提质先行区。

    一、前湾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2023年上半年,前湾新区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达到260亿元,占全市总量13%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营收268.3亿元,成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1、数实融合深度推进

    前湾新区积极以数字赋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为抓手,打造智能制造新标杆,极氪智慧工厂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国家级5G全连接标杆工厂,方太智能工厂入选省“未来工厂”,累计建成省“未来工厂”2家,省级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7家,市级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市级5G+工业互联网工厂3家,总量走在全市前列。

    2、数字平台加快建设

    秉持筑巢引凤发展理念,前湾新区积极推进数字制造产业平台体系建设。新区智能汽车平台入选浙江省级首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数字经济产业园、战略性新兴产业园、方太高端厨电智造创新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平台陆续开工建设,特别是由新区管委会整体谋划、国有公司投资打造的数字经济产业园,聚焦集成电路、智能终端、5G通信、汽车电子、显示面板等新兴产业领域,一期、二期已经建成投用,累计落户研发机构和企业40余家,总投资超150亿元,2023年上半年园区企业产值达到7亿元,产业园三期、四期已启动建设,计划合计建成厂房超200万平方米,将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地。

    3、数字产业扩量提质

    前湾新区始终聚焦产业立区的功能定位,近年来聚焦数字经济产业,引进相关项目近60个,总投资超300亿元,聚集了一大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初步培育形成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汽车电子、软件设计、关键传感器等数字经济产业链,今年将新开工数字经济产业项目26个,年内投资超过30亿元。为进一步优化数字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新区组建了总额20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专门投向电子信息制造、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产业方向,助力数字经济产业加快发展。

    4、数字创新动能增强

    前湾新区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重点项目研发,攻克芯片、半导体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群芯微电子的“光电耦合器”、奥拉半导体的“高性能时钟芯片”项目先后荣获“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一、二等奖。围绕汽车产业的新能源化、智能化、网联化,落户浙江省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引进新能源实验室及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测试场等项目,推进关键功能件自主创新设计、研发、制造,加速打造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链。

    二、促进前湾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前湾新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均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关键产品缺乏、数字经济产业链不够完整等制约难题。下一步,前湾新区将聚焦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产业优势、先发优势,以重点集群、优势产业为牵引,着力打造一批高端引领、前沿布局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新区的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优势产业全国领先,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互促共融,确保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为全市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当标杆、做示范。

    1、进一步打造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大平台”

    紧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和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聚焦汽车、集成电路、智能终端、装备制造等前湾新区重点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园区、研发中心等平台载体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培育一批标杆企业,打造若干数字产业集群。加快打造产业集聚平台,积极推进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持续推进引领性产业、龙头型项目招商引资,发展壮大集成电路产业,加速5G芯片、汽车芯片等多样化芯片研发创新,推动大功率半导体等先导科技领域产品向集成化、功率化、模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打造成国内领先的功率半导体制造基地、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产业高地、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集中区、设备及零部件和材料生产物流中心、集成电路应用中心、高端汽车电子芯片示范中心等六大中心,助力全市“一链四区”布局建设。依托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万亩千亿”平台,加强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载系统等汽车电子、智能车载设备发展,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标杆培育、增量提质、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招商引智、生态优化、开放合作七大行动,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40万辆、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规上企业在100家以上,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规模超过200亿元,成为带动数字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2、进一步构建产业数字化发展“新生态”

    聚焦智能汽车、高端装备、智能家电等新区具有良好产业基础、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产业,以点带面实施数字化改造,推动“大优强”企业树标杆、优势骨干企业争试点,加快中小企业“仿样学样”轻量化数字化赋能进程。瞄准汽车、家电等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化产业大脑,进行即时分析、引导、调度、管理,探索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未来产业先导区”联动建设新模式。加快推进行业智能化改造,率先以汽车、装备、家电等智能化改造需求密集的传统特色产业为切入口,作为首批次开展智能化改造全覆盖的重点行业。积极发展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质扩面,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5G全连接工厂、未来工厂、智能工厂等示范项目,创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前湾新区智能化改造企业示范样板。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深化数字技术在工业能效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开展“零碳示范”。聚焦低碳改造、工业循环经济、工业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加大工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技术和服务供给力度,构建数字化赋能工业能效管理解决方案资源库。

    3、进一步塑造数字协同创新“大格局”

    充分发挥吉利(宁波)研究院、宁波杭州湾新材料研究院、省绿色智能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势,开展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数字关键技术项目攻关,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前湾新区汽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通用航空等重点产业提供技术支撑。畅通数字创新成果转化,面向数字经济重大需求,设立数字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池”,支持开展市场化、常态化数字经济创新成果产业化推广。鼓励科研团队、企业积极参与建设新材料、智能家电等重点产业国家标准专库。推动复旦科创园等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建设,加快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检测认证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校企联合技术攻关,做大做强兴业盛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方太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企业创新平台,通过委托研发、专利许可、检验检测、设备租赁等有偿服务形式,为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积极探索组织研判和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抢占人形机器人、人机交互、元宇宙、类脑计算、量子科技等新赛道,攻克突破量子光学、硅光子集成、光电子、先进半导体芯片、高端显示器件等重要信息材料与器件。优化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浙东移动产业园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绿色新型行业大数据中心。深化布局新技术基础设施,推进5G、物联网等在重点工业园区、无人驾驶道路等特殊场景的深度覆盖,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

    (作者单位:前湾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宁波市智慧城市规划标准发展研究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