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沈庆炜 中秋国庆长假到离家不远的乡村走走、看看,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 在群山环抱的海曙区深溪村,小孩开心地在田间嬉戏,大人则坐在田园风的茶餐厅里喝茶聊天;在镇海区澥浦镇十七房村的庙后自然村,刚投用的乡村茶坊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在奉化庙后周村,粉黛花海美不胜收,游客络绎不绝……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放眼四明大地,乡村旅游持续升温,新产业新业态红红火火。特别是一些传统村落,走出了一条“美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成为“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让村庄美起来 走进宁海县前童镇大郑村,记者看到村道干净整洁,一处处艺术景观装点着村庄角落。 这几年,大郑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整治村庄环境,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大郑村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一刻,是2006年9月14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村里考察调研,对村庄发展殷殷嘱托。 牢记嘱托绘新图。大郑村村干部带领村民脚踏实地搞建设、谋发展,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大郑村的蝶变,是宁波从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强村富民,首先要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 宁波沿着总书记指引的路子,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奋力打造“田园城市·都市乡村”市域标杆。 坚持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人文环境一体打造,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以改促治、以线带面,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农村无害化公厕实现建制村全覆盖。 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我市注重乡村风貌的塑造和提升,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河湖、美丽田园、美丽森林“五美”联创和“精特亮”工程创建,跨县域打造“一环十线”风景线,整体提升山、水、林、田、路、房“六度空间”,推动城乡形象品质大跃升。全市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覆盖率在98%以上,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8个、省级未来乡村38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宁波农村实现了华丽蝶变,处处可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宁波连续5年获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被授予全省首批“神农鼎·铜鼎”荣誉。 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让农民富起来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革命老区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人流如潮。八方来客畅游绿水青山,聆听红色故事,感受绿色发展。 从“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的穷村,到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横坎头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走“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路子,村庄面貌日新月异,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上个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浙江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总书记的话,让横坎头村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横坎头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表示,我们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带领横坎头村及周边村的村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共富梦”。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和横坎头村一样,我市不少乡村统筹利用乡村空间、地域文化等特色资源,做好乡村产业文章。同时把村庄整治和村庄经营相结合,让村庄整治过程变成开发利用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的过程,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建筑掩映在稻田花海间,在稻田咖啡馆里,游客手捧咖啡杯,欣赏田园好风光……镇海区永旺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闲置农房、零散厂房化身集办公区、民宿、青创公寓、特色街区于一体的“乡野青创集”。出去的人回来了,城里的人进来了,村民的钱包也鼓起来了,一幅宜居宜业的“乡野之梦”蓝图变为现实。 近年来,我市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打造乡村产业集群,推动乡村多产业、多元素跨界融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26813元,位居全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缩小。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村集体强起来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 围绕缩小“三大差距”,全域推进闲置农房激活利用、集体产权盘活流动等农村改革,我市深入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持续提升和“消薄”攻坚行动,构建“扩中提低”长效机制。去年,全市实现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总收入50万元以下建制村“双清零”。 抱团发展奔共富。我市注重片区抱团发展,着力破解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镇海区澥浦镇打造具有文旅场景、具备主营业态、带动周边增收的乡村“共富工坊”,让美丽乡村聚人气、有活力。目前,当地建成“共富工坊”12家,涵盖精品农业、乡村文创、农旅休闲等领域。 “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桥、奏响“和谐曲”。截至今年8月,全市已建成“共富工坊”700多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约4万人。“共富工坊”已成为四明大地上乡村振兴、强村富民的金名片。 我市还推广村庄经营、飞地抱团、强村公司等模式,完善农业担保、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金融扶持政策,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 村集体强了,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烂眼村”到新农村,再到美丽村庄,鄞州湾底村探索形成了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共同奔富的“湾底经验”。该村老旧小区全部加装电梯,打造涵盖文化、医疗、教育、娱乐等综合服务的“五分钟生活圈”,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去年5月,湾底村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 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为新时代浙江现代化建设擘画的蓝图,我市将深化“千万工程”的宁波实践,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取得更大成绩,携手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