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08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辈子在宁波看一次,就值得了!”

“大系”宁波特展昨天正式闭展

“大系”宁波特展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展。(徐慧丽 摄)

    记者 施代伟 通讯员 徐良

    昨天,持续99天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在宁波美术馆落下帷幕。展览最后一天,很多观众前来二刷三刷,这场艺术盛宴让大家依依不舍。“展览带来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象,这场活动是留给宁波的一份珍贵礼物。”第三次来到现场的周绍稷老人说。

    展览最后一天,很多观众冒雨前来

    展览闭幕当天,现场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

    虽然天空飘着细雨,但依然挡不住大家的观展热情。从早上10时开馆,到晚上10时闭馆,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今天我们没有设置预约。”宁波美术馆工作人员说,早上9时不到,便有观众等候在美术馆门口了。该工作人员说,展览刚开始那几天,大家都是拍照打卡,“今天,更多人是前来二刷甚至三刷的。走进展厅,他们会仔细观看每一件展品”。

    下午2时多,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的方罗缘和同学来到现场。“展览内容很丰富。”她们感到很庆幸,赶上了展览的末班车。方罗缘说,近距离欣赏中国名画,可以开阔眼界。

    展览现场,还有不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来自宁波市演艺集团的陈女士说:“艺术鉴赏结合支部活动,这样的形式让大家感到很新鲜。”

    周女士和男友一同从杭州赶来看展。“最近半个月杭州在举办亚运会,追完体育赛事,再赶赴一个艺术大展,给我的长假画上一个圆满句号。”周女士说,“一圈看下来,总体感觉非常震撼。展览的作品都是高雅画作,现场的讲解非常接地气,志愿者通俗易懂的介绍,让更多观众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我来过两次,听说今天展览要闭幕了,特意再来一次。”今年74岁的周绍稷老人说,“这些精品画作,让你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里面值得看的东西太多了。”

    展览作品众多,展厅面积大,逛一次根本看不完。周老每看一次,都会回去查阅资料,为下次观展做准备。在他看来,这样高规格的展览,一边听一边看,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能提升个人艺术修养。

    “机会非常难得,展览结束后,再想一次性看这么多的名画就太难了。”周老说,人一辈子,也许就这么一次机会。三次看展,他印象最深的两幅作品分别是唐代画家韩干创作的《照夜白图》和南唐画家顾闳中创作的《韩熙载夜宴图》。

    “这两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才是最打动人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周老说,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得知,《照夜白图》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每5年或10年才公开展出一次。

    “这是宁波美术馆建馆以来最高水平、最大规模的展览,你们一定要去看看。”在周老的“鼓动”下,不少亲朋好友走进了宁波美术馆。

    “一辈子在宁波看一次,就值得了。”周老说。

    一个大展,提升一座城的影响力

    “我们是慕名前来。”来自上海的贾女士和她在杭州的朋友,趁着展览闭幕日,专程来打卡。“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了这个展览,到宁波后的第一站就是宁波美术馆。”逛了一个小时后,两人很是满足。他们认为,从规模和品质来看,这个展览可以比肩上海任何一个顶级展览。

    “我们看展后的感受是感动和震撼。”刘女士目前在宁波一所高校当老师,昨天她拉着自己的外籍老公前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老公是加拿大人,第一次接触到这么多中国传统画作,感觉非常美妙。”

    “这些年,宁波高水平的艺术展览活动越来越多,我身边很多朋友有看展的习惯,一个高水平的展览,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刘女士表示,“大系”宁波特展让更多国外朋友了解宁波、了解这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给宁波点赞”。

    赶在最后一天来打卡的花先生说,宁波是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他看过不少展览,这个展览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不少外地游客因为这个展览而选择了宁波这个旅游目的地。”花先生说,“去到一个地方,了解当地的文化,博物馆、美术馆是一扇‘窗口’。传递的文化信息,也是最原汁原味的。”

    花先生已在宁波居住了10多年,他期待今后宁波可以经常举办这样让人惊艳的展览。

    99天的展期,2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其中。这个团队每天为预约团队及散客群体安排6-12场志愿讲解,开展志愿讲解超1200场……

    “99天,我们留下了90张排班表,提供了1200多场讲解。每一张排班表体现的不仅是宁波市民对艺术的热爱,更是我们志愿者为做好每次讲解服务而付出的努力和勇气。”在展览闭幕仪式上,志愿者代表黎晓莺和她的小伙伴领到了志愿者荣誉证书,心情格外激动。“能加入这个有爱的团队,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她回忆说,这段时间大家在场上讲得有声有色、张弛有度,在场下有商有量、彼此鼓励。

    “每次讲解结束,观众热烈的掌声是最有力的肯定!”作为志愿者小组长,黎晓莺代表团队感谢这个大展和宁波美术馆让他们有机会滋养自己、奉献他人。

    获得“大系”宁波特展摄影奖的相锦文说,这个展览让他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整个过程我来拍了4次,我的朋友是讲解志愿者。他在讲解时,我就在旁边拍摄。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很辛苦,但我看到了他对展览的热爱”。

    这个展览,给宁波市民带来了一场文化盛宴。相锦文希望今后有更多精彩活动走进宁波,“我们也一定会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这些精彩瞬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