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与归来:敦煌宝藏离合史》是一部敦煌学学术史著作。上编“伤心敦煌”,回顾了百余年来敦煌宝藏颠沛流离的往事,是一部“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中编“四海寻梦”,梳理了中国学者呕心沥血在世界范围内搜罗资料,是追寻和研究国宝的寻梦历程;下编“魂兮归来”聚焦了敦煌学正式延伸为“敦煌吐鲁番学”,并与丝绸之路紧密结合的历程,是接力研究、让宝藏“魂归故里”的奋斗曲。 或许,敦煌藏经洞从被发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其命运是悲惨的。所幸,在纷乱的年代里,总还有一些清醒而坚定的人。著名学者罗振玉提请学部将敦煌藏经洞剩余经卷收归国有,使敦煌文物不再大量流失。罗振玉、王国维、蒋斧等学者出版《鸣沙石室佚书》《敦煌拾零》等研究著作。刘复、胡适、王重民、向达、姜亮夫等满怀爱国热情的学者,或抄写,或翻拍,将大量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资料带回国内加以研究。更有郑振铎、傅芸子、孙凯、陈垣等学者,不断开拓敦煌学研究领域。 敦煌宝藏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困顿与奋发。敦煌学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门显学,但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曾一度流行“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说法,成为中国学者心中的隐痛。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季羡林、段文杰等学者的带动下,中国学者接力奋斗,取得了辉煌的研究成果。随着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自1994年起,为促进散藏于世界各地的敦煌藏经洞文物的综合利用,中国加强了与英、法、俄、德、日等10余个国家的敦煌文物收藏单位的国际合作,使流散海外的敦煌文物通过数字化的方式陆续“魂归故里”,并通过数字化手段与全球共享。 (推荐书友:李钊) 作者 刘诗平、孟宪实 出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日期 2023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