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纳米晶带材及其制品。 |
小到手表、手机,大到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生活中,磁性材料应用可谓无处不在。 首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评选,与磁性材料研究相关的专利“一种低损耗纳米晶软磁合金的制备方法”,经由专家组严格审核后,获评专利奖一等奖,成为本届大奖中宁波获得的“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奖项。 这是什么样的一项发明专利?市场前景又如何?记者采访了专利权人之一的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下简称创新中心)。 “这个专利是在2019年获得授权,此后,我们联合宁波中科毕普拉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同致力于专利产品的新应用及新产品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软磁材料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力电子等领域器件高效化、小型化和节能化的关键核心材料。但是,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与低损耗往往难以兼顾。 该专利从成分设计、纳米晶化工艺创新和装备研发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性提出兼具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软磁合金新型设计方法,自主设计搭建宽幅超薄纳米晶带材自动化生产装备,发明多步协同磁场热处理工艺,实现高性能宽幅超薄带材批量稳定制备,大幅降低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纳米晶带材的损耗。 据介绍,在专利应用开发过程中,研发人员在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领域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专利保护体系,围绕项目核心专利形成了装备-成分-工艺-应用全产业链专利保护格局,累计申请其他专利49件,其中发明专利35件,申请PCT专利3件并进入美国、韩国等6个国家和地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新技术为基础,才能在国际产业竞争中胜出。”这名负责人说。 在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一楼展厅,记者看到了含该专利组合生产出来的产品之一:高饱和磁感应强度纳米晶带材。 这个带材外观呈银灰色,表面光滑,泛着金属的光泽,摸上去,质地极薄,又柔中带刚。 “小小一片带材,却具有强大的集聚磁力的功效,它能帮助产品实现无接触磁电转化。”专业人士介绍,转化企业以本专利组合技术为核心制备的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华为、苹果、三星、国家电网等多个知名企业的产品中。“据统计,从专利实施日至2022年底,已实现直接销售额1.03亿元,通过合作伙伴实现销售额5.87亿元。”这位人士说。 记者了解到,该专利组合技术推动了国产高饱和磁感应强度低损耗纳米晶带材及高端元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宁波磁性材料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磁性材料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融合了国内磁性材料及器件领域优势科研院校、行业龙头及上下游企业多方位创新资源,拥有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在磁性材料研发领域优势突出。 今年,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获批建设国家级磁性材料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由创新中心具体承建。“运营中心将围绕磁性材料开发及应用过程的知识产权,紧密联系全国范围内创新链与产业链各个环节、促进知识产权运营,为助推磁性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创新中心负责人说。 (王岚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