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和机器人下棋。(王嘉彬 摄) |
|
宁大附属第一医院方桥院区送药机器人。 (殷聪 摄) |
|
乒乓球自动发球机。 (王嘉彬 摄) |
见习记者 王嘉彬 记 者 殷 聪 有机器人参与的智慧生活是什么样的?今天,2023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三届智博会在宁波拉开帷幕,一大波机器人闪亮登场,带给我们满满的未来感。 而在刚刚结束的杭州亚运会上,中国机器人“小试身手”,赚足了眼球。 赛场上,可爱的机器狗(四足机器人)表演舞蹈、运输铁饼;场馆内,智能服务机器人当起了“导游”;在亚运村,运动员可以和机器人打乒乓球,听机器人弹奏钢琴;在物流中心,巡防机器人等保障物资精准高效流通。 频频亮相、科技感拉满的机器人,在宁波也同样大放异彩。 除了工厂,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进入宁波百姓的日常生活,下棋机器人、陪练机器人、手术机器人、伴宠机器人、导游机器人……这些本领高强又不知疲惫的“新人类”,正在改变我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 下棋陪练会聊天 在数字世界不断被拓展和重塑的今天,象棋竟然出其不意地冲到了智能生活新赛道的前列。近日,在宁波市新华书店,记者看到了一款AI下棋机器人。这款家庭机器人不仅可以陪伴小朋友学习、对弈,还能自动完成象棋技术等级评测,让市民体验与人工智能一决高下的快感。 这款有着“宇航员”形象的AI下棋机器人,可以做到“手眼协同”,实现毫米级的操作精准度,保证在下棋过程中运行顺畅和落子准确。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落子后,AI机器人用“手”拿起一枚棋子,转动“臂膀”落下一子,然后等候对手的下一步棋,双方你攻我守,上演一场“巅峰对决”。 除了基础的对弈功能,AI下棋机器人还有AI学棋、残局挑战、棋力闯关和巅峰挑战等多种模式,可以为用户介绍和讲解象棋的文化、规则及每枚棋子的使用技巧。 此外,它有100多个残局设定和26个等级的棋力对战;它还为用户提供专业课程,支持用户在线考证,考核通过后可获得中国象棋协会颁发的证书,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16~13级的官方象棋考级评测。 AI下棋机器人采取机械臂电磁吸取实体棋子走棋,而不是抓取,不会出现误夹手的问题;当人碰到机械臂时,它会立即停下来,不会与人做对抗,即使出现棋手违反规则的情况,机器人也会不厌其烦地语音提醒:“马不能这样走”“摆错了,再试一遍”……并不会做出推搡、夹手等伤害人类的行为。 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在少年儿童的生活中司空见惯,“让孩子放下电子设备”成了众多家长的需求和心声。而这也正是科研人员研发这款文娱机器人的初衷。工作人员介绍,AI下棋机器人让孩子不需要面对电子屏幕,实现沉浸式下棋,保护视力不伤眼,价格为三四千元。 如劳模般潜心手术 医疗水平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撑。在外科手术领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如今已成为宁波很多医生的得力帮手。 宁波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诞生”于2021年11月。它的家安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年不到,这台拥有“三头四臂”、国际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已成功完成千余例手术。 “去年12月,我在体检时被查出了前列腺癌。因为自己年纪大了,所以一直对手术犹豫不决。后来,蒋医生向我详细介绍了机器人辅助下的手术效果,打消了我的顾虑。”77岁的李先生说。 李先生正是宁波首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第1000例患者。在机器人的辅助下,他进行了前列腺癌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损伤小、出血少,术后第三天,他就顺利出院了。 自引进手术机器人以来,宁大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肝胆胰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产科、妇科等越来越多科室应用了手术机器人,为有膀胱、前列腺、肾脏、胃肠道及肝、胆、胰、肺、子宫、宫颈等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 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郑四鸣是操作手术机器人的“老手”了。据他介绍,他们科室至今已完成百余例机器人手术,涵盖了肝胆胰外科几乎所有高难度手术,如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 “通过机器人的辅助,我们还为多名高龄恶性肿瘤患者顺利完成了手术。这些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至今,未发现肿瘤复发的情况。”郑四鸣说。 因为具有独特优势,机器人手术备受青睐。宁大附属第一医院机器人手术数量加速提升,从第1例到第500例用了10个月左右,从第501例到第1000例仅用了7个月左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继续盯紧手术质量,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体验。”宁大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蒋军辉介绍,外科的发展趋势是微创化,堪称“劳模”的手术机器人以其独特的优势让外科医师如虎添翼。有了手术机器人助力,手术可以更精细,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也更少。 让萌宠不再孤单 近期,在记者的微信朋友圈,智能伴宠机器人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这些伴宠机器人,体形只有小猫大小,圆滚滚的,看起来憨态可掬。它们的头上还长着一只小“眼睛”。 别看这些机器人个头小,陪伴宠物的能力却十分强大。机器人内置零食盒,可以给宠物投喂零食,主人滑动手机屏幕还能开启机器人的激光逗宠模式。如果遇到主人出差,还能通过机器人与宠物进行语音或视频“聊天”,并可以指挥机器人为宠物拍摄视频,记录宠物的可爱瞬间。 除了照顾宠物,机器人“大展拳脚”的舞台正变得越来越大。 中午12时30分,正值宁波机场航班密集到达的时刻。宁波旅游服务中心咨询员徐腾回答完上一个航班旅客的问题后,匆忙赶往餐厅。他必须在下一个航班到达前吃完午饭,尽可能地保证走进服务中心的旅客有所收获,“相比以前,现在好多了,至少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吃饭,因为我们服务中心多了一个‘小i同学’机器人”。 这个“小i同学”是宁波旅游服务中心今年初部署的一台智能机器人。既会跳舞,又能够精准、快速回答游客问题的“小i同学”,已成为该服务中心最受欢迎的咨询员之一。 只要有人站在“小i同学”面前,它原本圆溜溜的大眼睛就会变成爱心状,并告诉你它叫“小i同学”,是你的文旅顾问。“只要是关于宁波文旅方面的问题,你可以问它。”徐腾说,连接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搭建的数据库的“小i同学”,自今年初上线以来,通过学习,能够解答9000多个常规问题,累计解答问题百万个。 “更重要的是,通过前端‘小i同学’的数据收集,我们可以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不足之处,不断优化我们的服务。”宁波市文化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主任王光环告诉记者。 随着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变得更加丰富,并开始向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社会治理、关键民生小事等更大范围拓展。“通过‘小i同学’的设立,遍布全市的140个宁波旅游服务中心有望成为撬动宁波文旅服务变革的重要支点。”王光环说。 当然,“小i同学”的作用远不止这些。需要引流时,徐腾会将“小i同学”放在服务中心的入口处,能够跳14种舞蹈的“小i同学”是吸引旅客的好手,每次表演都会吸引不少旅客驻足观看。 徐腾告诉记者,自从有了“小i同学”,他的工作不再是一刻不停地回答旅客的问题,他能够时不时腾出手来,为旅客提供更多不一样的人性化服务。 此外,机器人服务员也曾在宁波大受欢迎。在镇海机器人主题餐厅,一群“神气活现”的机器人给食客们带来不一样的就餐体验;在慈溪一家餐厅里,跑堂机器人获得众人好评,“她们”端着顾客点的食物,在餐厅里滑行前进,到点餐的餐桌,会自动停下来,用普通话向顾客播报“你点的餐,请慢用”。新奇的创意一度吸引不少市民前往体验。 跑堂机器人通过磁条感应沿着固定线条滑行。运用光学磁条感应技术,工作人员将顾客点的菜放入机器人餐盘里,将指令传达给机器人,机器人就会根据座位编号,准确无误地把饭菜送往各个餐桌。到达指定餐桌时,机器人会停下来,直到顾客拿走饭菜。遇到有人挡路,机器人还会提醒:“我正在送餐,麻烦你避让。” 除此之外,白天当迎宾、晚上防盗贼的安防机器人也出现在宁波人的视野里。宁波一家企业自主研发出移动式迎宾安防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方脑袋、大眼睛,身高1.5米、体重40公斤,通体白色,可在8000平方米的空旷室内全天候工作。巡逻时头可以不断旋转,同时把巡逻图像发到监控室,根据温度变化或者人形感应,一旦发现前方有异样,机器人会发出警报信号,呼朋唤友,通知其他伙伴前来“围剿”;同时会展开闪着电光的手臂,恰好堵住过道,如果几台机器人一起,就能把入侵者堵在过道里。 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正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据悉,活跃在机场、餐厅、银行等公共空间的机器人市场价通常在2万元至6万元,部分在10万元左右。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未来会有更多机器人来到我们身边,成为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好帮手和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