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党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引领 盘活资源 机制保障

宁波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共同富裕先行胜势

奉化滕头乡村振兴学院
北仑为集卡司机送上暖心服务
江北区共富工坊开展线上直播
象山村民说事现场
慈溪以党建引领片区组团共富

    记者 黄合 通讯员 勇祖轩

    本版图片由市委组织部提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心怀这项“国之大者”,党建应该如何更好发挥组织优势、引领作用?

    宁波的答案,书写在日复一日牢记嘱托、勇扛使命、争先进位的探索实践之中,镌刻在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的示范引领之上。

    作为改革开放先发地,宁波较早以改革创新精神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以组织振兴牵引撬动乡村振兴,推动宁波共同富裕走在前、当示范。目前,全市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69,一个个发轫于宁波的经验做法正在全国范围推广复制。

    牢记嘱托,党建引领共富新图景

    花海、果园、“老字号”农庄、农田综合体、乡村游乐园……革命老区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乘坐着观光小火车,一路看尽“浙东红村”蓬勃而起的“绿富美”新业态。

    “小长假里游客每天很多,高峰时一天要接待300多人!”“百丈农家”老板黄彭勋笑得合不拢嘴。数据显示,去年横坎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7万元,较5年前增长70.9%,较20年前增加13倍。

    “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我们一直记得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走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路子,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说。

    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化如何发展?如何擘画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新图景?和横坎头村一样,我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按照“千万工程”的决策部署,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

    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按照“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的嘱托,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生态立村、文旅强村的蝶变故事,就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发生在我们身边、不断刷新的“传奇”。

    4年多时间里,滕头乡村振兴学院累计承办530余个全国各地、各级培训班,吸引了8万余名乡村振兴人才前来“问道取经”。前不久,学院又成功入选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成为浙江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示范点之一。

    “学院成立的初衷,就是把滕头样板、奉化模式、宁波实践乃至浙江共富经验输送到全国。”奉化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目前已开发12个共富主题教学套餐,推出浙江山区26县和“沿着足迹奔共富”研学线路,帮助省内外学员体悟浙江鲜活的共富经验。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5年来,我市一以贯之遵循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一贯到底建组织、配班子,全面锻造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铁军队伍。

    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以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为抓手,一体抓实农村带头人队伍的政治铸魂、培训赋能、后备选育、严管厚爱等全链条管理;

    创新推广导师帮带制,择优遴选俞复玲、傅平均等国字号头雁组成金牌导师,实现对新任村党组织书记、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新进村班子大学生帮带全覆盖,确保每个村社不少于2名后备人才;

    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领雁”擂台赛,每季度围绕振兴项目赛进度、赛作风、赛成效,激励头雁队伍晾晒比拼、实干争先……

    随着全链抓实头雁队伍,我市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党的建设重要指示精神的“1+8”系列课题研究,确保共富振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今年以来,我市结合主题教育,把共富创先纳入主题教育推动发展的重点任务,深入实施“联镇街入村社、走企业访群众”活动,销号整改320余个涉农问题,累计解决群众就医、入学等民生实事502件。

    聚链成势,畅通赋能共富主动脉

    新时代的农村,既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要让人看得到希望,看得到发展。

    就像“八八战略”的提出是浙江面对“成长的烦恼”时的系统谋划,缘于宁波的党建联建,也是基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单兵作战、势单力薄、能级有限的桎梏困境,进行的一场“穷则思变”的探索。

    “过去,九峰山山脚下9个村都是自顾自的,可以说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谁能想到,如今这里成了国家4A级景区,9个周边村共享发展红利,真正做到‘山美村好、靠山吃山’。”九峰山片区联合党委书记王诗芳深有感触地说。

    九峰山所在的北仑区,是最早探索区域化党建的地方之一。早在2007年,我市就在北仑、海曙等地探索区域化党建,这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团共建、抱团发展的模式,被认为是宁波党建联建的雏形之一。

    摆脱过去单打独斗的状态,加强联建单位资源力量的统筹整合,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带动集体个体一起富——如今,聚焦党建统领先富带后富,按照龙头带建、产业联建、项目共建等多种模式,我市647个片区先后开展跨区域、跨领域的党建联建。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增强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我市以党组织为纽带实行规划统编、资源统筹、资金统配,多村共建强村公司,进一步放大规模效应,实现全市集体经济总收入50万元以下、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子“双清零”,更多优质人才返回乡村创业创新。

    “村民往往缺技术、缺培训,很难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党建联建就发挥高校院所、远教团队等资源优势,定期组织农技专家、企业骨干和市场营销经理人等走村入企,帮助‘共富工坊’培训从业人员、破解技术难题、拓宽产品销路。”市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说。

    以产业为基石聚链成势,宁波大学二级学院党委和鄞州区东吴镇12个村党组织精准对接,成立校企合作成果转化枢纽站,加速智能制造产学研一体化,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以学科优势赋能乡村产业,成就一段“大学小镇”党建联建双向奔赴的佳话。

    通过艺术点亮乡村,宁海与中国人民大学等10余所高校联建艺术创富学院,发掘培育142名乡建艺术家助力村庄发展,累计打造48个乡村品牌,带动500余名村民就业。该模式还作为“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之一写入全国“携手奔小康”行动案例。

    通盘考虑各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治理重点等因素,科学分类组建片区并成立片区联合党委,进而牵引带动规划联体、产业联动、社会联治——截至目前,慈溪已培育市镇两级组团发展片区81个,落地发展项目215个,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共富共美的实践路径。

    据统计,通过深化实施乡村“两进两回”行动,我市不断建强以领军人才、产业经营人才、艺术设计人才等“6支队伍”为重点的乡村人才蓄水池,累计吸纳4万名高校教授、企业人才返乡创业、一线建功,选派1350位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引进近4000项农业农村的新技术。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到2025年底,我市将高标准建成党建联建示范典型200个,着力打造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全省示范性、宁波辨识度的党建联建金名片。

    激励保障,锻强共富发展主力军

    村党组织书记打擂、乡镇党委书记助阵、职能部门点评、群众网络投票……6月9日上午,在宁海县村社书记擂台赛上,在一轮轮激烈竞争和比拼之中,深甽镇柘坑戴村党支部书记竺兆英激情满怀地描绘着村庄发展的美好前景。

    3年前,聚焦村子造血功能持续下降的问题,竺兆英回村担当重任,通过“百村立功竞赛”抢抓干事创业时机,联动周边村庄打造“三市五地”党建联建,通过“集士驿站”让农产品出村,助力高山茶、桃烧酒成为网红产品。

    “竞赛”是方式,“立功”是目的。宁海已连续11年开展“百村立功竞赛”活动,全县各村社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听民意找短板,抓项目促发展,在共同富裕、基层治理等重点中心工作中比进度、比干劲、比绩效,营造了看齐创优、对标赶超的浓厚氛围。

    “我们通过竞赛赋能,引导资源力量齐下沉,激励形成党员群众抢抓发展、争先立功的干事势头,最终实现村庄的快速发展。”宁海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已累计下拨“立功竞赛”专项经费2000余万元,调动各类资金下村超10亿元。

    注重实干、不养懒汉,奖励先进、倒逼躺平。在宁波组织引领推动共同富裕的“词典”里,写满了基层导向和实干实绩——通过用好考核激励的“指挥棒”,以组织担当推动干部担当,打造全员争先、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我市紧抓乡镇换届契机,以战斗力标准配班子,注重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生态环保、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干部进班子,以实干导向增强班子整体功能。通过换届,熟悉新型城镇化、乡村治理等专业化干部占比达82.5%。

    与此同时,我市率先对29个重点镇街实行提级管理,市县联动对镇街经济建设、平安建设等重点指标排名情况进行五色管理,定期晾晒关键指标、督促重点项目进展,推动基层干部干事担当。对振兴共富任务重的镇街,实行干部监督与审计监督融合、贯通,从源头上纠治“政绩工程”“数字振兴”等突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深化镇街管理体制改革,按照“1+4+X”模式,精简镇街40%内设机构,推动76%执法力量下沉镇街一线,赋予镇街党委对辖区事项的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切实提高抓共同富裕的精准度和统合力。

    既要“严管”,也要“厚爱”。近年来,宁波进一步强化涉农政策整合、涉农资金统筹和专项资金奖励统发,加大对党建联建、“共富工坊”等先进典型的奖励支持力度。去年以来,对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50个片区优先兑付30亩用地指标、6000万元奖补资金,对排名靠后的5个镇街,取消其评先评优资格。

    针对基层干部最为关心的“后顾之忧”,我市坚持干事导向与用人导向相统一,打通优秀基层干部职业晋升通道,健全落实村干部违纪违法定期联审制度,完善管入口、管履职、管作风、管纪律全链条管理,能者上、庸者下的基层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