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宇 文/图 昨天午休时间,在宁波先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二楼的休息区,成品车间的孙亚儿正和两名同事一起看书。“这个‘读书角’就在我们车间旁边,过来很方便,所以休息时间常来这里看书。”孙亚儿说。 “我们把车间的休息区建成了‘读书角’,为员工提供触手可及的阅读服务。”先锋新材料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刘娟说,2019年公司就有了一个小型的职工书屋,随着“书香工厂”项目的推进,公司的图书数量有了一定规模,“我们公司的图书馆已经和海曙区图书馆联网了,在别的图书馆借的书,在我们公司的图书馆也可以归还”。 “平时我会带孩子来公司的图书馆借书。”办公室员工汪刚达说,员工有什么需求也可以和公司提,“之前我孩子要借《这里是中国》这本书,公司图书馆没有,我就和工会主席提了这个需求,后来就通过海曙区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能借到就不用买了,省下了一笔钱”。 在八成员工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先锋新材料,人人都可以享受这一文化红利。这是海曙区为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精神生活共富而打造的“书香工厂”项目。像这样的“书香工厂”,目前海曙区已在20家企业试点建设,覆盖各乡镇(街道)。“此外,我们还重点指导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打造‘未来书房’,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亲子阅读交流、摄影书画展览等活动,结合餐厅、咖啡店、便利店、健身房等功能配套,建成集数字阅读、公益培训、文化沙龙、咖啡餐饮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复合式’‘体验型’‘服务型’文化艺术新空间,为园区内外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海曙区文广旅体局“书香工厂”项目有关负责人说。 海曙区不仅打造精神共富新型空间,还致力于提升公共文化活动的人文温度。海曙区聚焦新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搭建了展示个人才能、参与文化建设、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平台,策划了“平凡曙光·文化艺术在身边”——新居民艺术作品联展、“曙悦共富 城事共读——‘我的城事’”征文、“曙”你最有戏配音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热爱书法的建筑工程师李秀军就在所在公司的举荐下参加了“平凡曙光·文化艺术在身边”——新居民艺术作品联展活动。“我专门选了3首比较喜欢的诗,写下来拿去参展,我同事的摄影作品和同事孩子的儿童画也都入选了。”李秀军说。 日前,海曙区的“书香工厂”项目入选第三批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促进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未来,海曙区计划拓展优质“书香”空间载体,探索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分钟健身圈与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三圈合一”的大文化资源共享,让城市书房、文化驿站、乡村博物馆、百姓健身房、口袋公园等新型文化空间成为外来务工人员身边的“书香”补给站,持续释放文化红利,带动全区公共文旅资源的协作共享,营造“随手可听读、随处见文艺、人人享富裕”的良好氛围。 ▶先锋新材料员工正在“读书角”看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