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脉东流水潺湲

——浙东运河笔记

位于宁波市区三江口东岸的庆安会馆,建成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系宁波首个世界遗产点,也是中国首家海事民俗博物馆。(邱文雄 摄)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老街。这里曾是浙东运河连接吴(苏州)越(绍兴)古道的过江渡口。(王存政 摄)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之一、位于绍兴蕺山街道的八字桥。(王存政 摄)
绍兴古纤道,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是由石礅、石板及拱桥等相连而成的水中长桥。(王存政 摄)
位于镇海沿江公园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碇港”标石和按照1:1比例于二○○八年建造的仿古官船“万斛神舟”。(王存政 摄)

    王存政

    有的河流,流程不短,流量不小,却不比印象中的大江大河那么激流奔腾,汹涌澎湃;即便有一些河段足够宽阔,却还没有达到水天一色、烟波浩渺的程度;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堪为“国之重器”的作用,但时光荏苒,似乎也没有鼎鼎盛名、赫赫威名……浙东运河,或许就是这样的一条大河。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大运河全长3200公里,由长2700公里的隋唐大运河、1797公里的京杭大运河、239公里的浙东运河三条运河的主河道构成。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在中小学课本里出现过不止一次,而相对并不太长的浙东运河,却能够跻身世界遗产,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

    岁月,会赋予万事万物以特殊的痕迹、特别的魅力,就比如浙东运河,一脉清水不疾不徐、温情温馨地流淌在浙东大地上,鹭影映碧波,河渚闻船歌,恍若处子,灵动妩媚,又似先知,舒和澄明,悠悠乎越百年千载,东流大海,通联世界。

    ■ 卧薪尝胆·越王剑·山阴故水道

    中国大运河的开端,有明确记载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吴国开凿的邗沟。《左传·哀公九年》谓:“秋,吴城邗,沟通江淮。”(鲁)哀公九年,即公元前486年。当时急于北上伐齐的吴王夫差,为缩短军需路线,方便运兵运粮,决定开凿一条起自邗城(今江苏扬州市东南)、自长江向北绕行200多公里、连通淮河的水上通道。

    夫差没有想到,为了争战,为了进攻,“一船矛戈一船兵”,这条勾画于军用地图、串连起原始湖汊的运河,会成为未来中国大运河历史的起点。

    事实上,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同一时期,越王勾践命大夫范蠡主持督建了山阴故水道(山阴,绍兴古县名)。山阴故水道成为浙东运河之滥觞。

    公元前492年,因为战败,越王勾践夫妇与大夫范蠡等入吴做人质,居于墓地石室,勾践斫草养马,夫人除粪洒扫,备受屈辱。鉴于勾践三年的“良好表现”,公元前490年,吴王夫差赦免其回越,但仅封他百里之地:东至炭渎,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勾践自此开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时期。为了一雪前耻,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彩,“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下旨把越国都城从山麓地带下迁到平原中部,令范蠡主持筑成勾践小城和山阴大城,这也是如今绍兴古城的雏形。采纳著名谋士计倪“或水或塘,因熟积以备四方”的建议,大力兴建水利工程,在沼泽连畈的东部平原筑建富中大塘。为抗御北海潮汐侵入,在中部围堤筑塘,开掘一条水道。《越绝书》卷八载:“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故水道西起今绍兴城东郭门,东至今上虞区东关街道炼塘村,全长约25公里,与东、西两小江等南北向诸河相通,贯通山会平原东西地区,调水溉田。越王勾践还策动兵力财力,从南于锡山采集银锡,向北则于称山烧取炭料,汇聚炭渎,锻炼铸剑。《越绝书》记载:“练塘(即炼塘)者,勾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

    新中国成立后,有过一段关于越王勾践剑的逸事。

    1965年12月,湖北省江陵地区发现望山楚墓群,一号墓内棺中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剑身上布满黑色菱形暗格花纹,剑格正面镶有蓝色琉璃,背面镶有绿松石,正面近格处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此剑是越王勾践众多剑中的“自用”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该剑在中国国内一直“藏而不展”,直到1973年6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一周年,经周恩来总理特批,越王勾践剑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中展出;2019年3月20日,春秋越王勾践剑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山阴故水道沟通了富中大塘粮食基地、炼塘冶金基地与越国都城的交通联系,沟通了区域内多条南北向自然河流,其在越国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谓胆剑之王勾践发愤图强、积蓄实力重振雄风的交通命脉、龙兴之源。最终,公元前473年冬天,也就是在勾践返越17年后,越国军队彻底消灭了吴国。有专家评价:“越国生聚教训,投醪出师,反败为胜,故水道可谓功莫大焉。”

    其后,东汉顺帝年间(公元125年-144年),会稽(今绍兴)太守马臻围筑汇聚三十六源之水的鉴湖,将山阴故水道纳入其中。由此,这条湖中航道的运距加长了,运力增加了,交通功用愈益突显。到了隋唐时期,南北方向的京杭大运河建成通航,江南各处漕粮船通过运河到达杭州,再经京杭大运河抵达北方。浙东运河连接上京杭大运河,不仅方便了沿河交通,还新增了宁波出海港口,有力地推动了内外贸易。宋代,浙东运河迎来了高光时刻。特别是南宋时期,宋室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后,京杭大运河北向为金国所阻,所以特别强化了对江南运河和浙东运河的治理维护,航运条件持续改善。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当时萧山、上虞境内的运河可通行载重二百石船只,绍兴段运河可通行载重五百石船只。浙东运河因连通了临安与富庶的绍兴、明州(今宁波)等地,成为都城所需漕粮、食盐及其他物资运输的最为重要的通道。苏轼在《进单锷吴中水利书状》中写道:“两浙之富,国用所恃,岁漕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他财赋供馈不可悉数。”南宋史学家王十朋《会稽风俗赋并序》描述了运河景象:“堰限江河,津通漕输,航瓯舶闽,浮鄞达吴,浪桨风帆,千艘万舻。”后来,随着曹娥江江道东移,山阴故水道重光再现,并向东延伸,成为浙东运河的会稽段。至今,清澈的河水依然融会在河网水道之中,发挥着航运、水利灌溉及文化旅游作用。

    ■ 西兴·西施郑旦

    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年—311年),贺循在会稽内史任上,充分利用山川形势,主持疏凿漕渠,即西兴运河(西兴时称西陵。据《方舆胜览》载,五代时,“吴越武肃王以陵非吉语,遂改曰西兴。”另有地名妆亭、樟亭)。《旧经》云:“晋司徒贺循临郡,凿此以溉田。”河道由绍兴西郭门向西,经钱清、柯桥至今天的杭州滨江区西兴街道。接着又组织民众修治与此相连接的其他河道,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水网。其后,又东向疏导沟通了山阴故水道、曹娥江和上虞、余姚、明州(今宁波)直到东海的多条自然河流,至此,浙东运河初具规模。

    早在春秋时代,位处钱塘江边的西陵称固陵,“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水经注·浙江水》)。当年勾践战败,屈膝求和,入吴为人质,“群臣送至浙江之上,临水祖道,军阵固陵……越王仰天太息,举杯垂涕,登船径去,终不返顾。”“越王夫人乃据船哭,顾乌鹊啄江渚之虾,飞去复来。因哭而歌之曰:颿颿独兮西往,孰知返兮何年?心惙惙兮若割,泪泫泫兮双悬。”生离死别,歌以当哭,催人泪下。中唐才子、台州刺史李嘉祐曾作诗感怀:“若到西陵征战处,不堪秋草自伤魂。”

    含垢忍辱近三年,勾践终得自吴返越。回国后,他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采取多项兴越灭吴计策,其中包括竭力讨好吴王夫差,怂恿其骄奢淫逸,以消耗其国力,“吴王淫而好色,往献美女,其必受之”。几经寻觅,终于在诸暨苎萝山下、浣江水畔,找到清纯明慧的美女西施和郑旦。越国先安排她们学习宫廷礼仪、歌舞技艺。《吴越春秋·外传第九》载:“……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公元前485年,由范蠡护送西施、郑旦,前往吴宫做卧底。西施、郑旦即是在固陵梳妆后,过钱塘江入吴的。在今天的西兴街道,尚有“妆亭古迹”。《辞海》关于郑旦的释文是:“郑旦,春秋末越国苎萝(今浙江诸暨南)人。相传与西施同时被越王勾践献于吴王夫差为妃。”然而历史上,关于西施命运及功绩的传说、诗词、戏曲非常多,几乎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让人多少有些疑惑的是,人们对郑旦几无概念。在诸暨西施殿内一隅,建有一处郑旦亭。相较于遍地都是的西施纪念设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其实,早在明朝崇祯年间,诸暨知县路迈就曾经表达过不平:“当时,西施、郑旦两人媲美,乃(西)施则穷巷鄙夫皆心慕而口诵之,(郑)旦竟湮灭无闻焉!”

    斜晖脉脉,过尽千帆。

    ■ 过塘行码头·西陵馆题诗

    作为连接钱塘的出入口,西兴可谓咽喉要津。西兴又称固陵、西陵。唐代诗人皇甫冉诗云:“西陵遇风处,自古是通津。”浙东运河贯通,进一步便利了水运、灌溉、防洪、排涝、输水、水驿、军事以及商贸活动。为方便票据交换、各类货物中转,根据经营内容细分的“过塘行”这种特殊的营业形态应运而生。过塘行又称牙行、转运行,一般设于水陆码头、交通要道,开张只需一两层房屋、两三开间门面。商人、脚夫、官宦、仆从人等,米、木、茶、布、百杂等,均于此间中转,由此毗连而成了航运的起点站、中转站、终点站和旅客、货物的集散地。过塘行很快布满西兴古镇的上街、下街,据统计竟达七十二爿半之多(72家过塘行一年四季营业,一家“孙家汇黄鳝行”,只经营鳝鱼等季节性货品,故算“半家”),相从的挑夫、船夫、轿夫、牛车夫超过千人。与水为邻,依水衍生,西兴人流物流日渐稠盛,一溜的米行、柴行、菜行、咸鱼行、药材行、饭馆茶馆、仓储客栈、街市坊肆、宗祠庙观随之生长出来。历史上,西兴曾有“浙东运河之头”“浙东首地”之称。

    一千多年里,浙东区域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等货物在西兴过塘,转运到北地中原。后来,钱塘江河道北移,西兴失去了原来水陆码头的功能。今年6月,我第二次走进西兴。在老街官河沿岸当地老居民的指点下,踏看了沈渭全过塘行、钟大椿过塘行等老建筑,古河道、永兴闸遗址、大城隍庙遗址。这些遗址都是入境浙东首个交通枢纽的重要见证。我心里想:多少还可以亲见浙东运河之头的遗迹,幸哉;然则时光流转,繁华远去,物已老,河亦非,惜乎此地寂寂已久矣。运河之漫长,不仅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啊。

    继而又想到曾经读过的两首《西陵馆题诗》。其一载于《唐诗纪事》。福建漳州人周匡物家贫,徒步前往京师参加科举考试,因乏渡船费而过不了江,他在公馆墙壁上题诗发牢骚:“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其二载于《全唐诗》,在睦州分水县(今杭州富阳区)人施肩吾名下,有一首文字略有不同的诗:“万里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钱塘渡口无钱纳,已失西兴两信潮!”这两首诗都提到了秦皇,是有一个典故。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至钱唐(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行百二十里,从狭中渡。”这两人因为没钱而抱怨秦始皇为什么不在钱塘江上建一座桥。其实,秦始皇当年也是绕行了百余里,方才从狭窄处过的江。《艺文类聚》引孔皋《会稽记》载:“东有秦望山,昔秦始皇登此,使李斯勒石。其碑见在。”另据有心人查考,周匡物题诗时的钱唐(钱塘)郡牧为杨於陵,是一位为官贤明者。他读了公馆墙壁上的诗,深谙寒儒苦衷,处罚了码头上管事的小吏,此后码头舟子即不再收取举选人的渡船钱了。而这两位赶考者确也有才:周匡物后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中进士第四名,御试时作《学殖赋》及《莺出谷诗》,传诵一时。周匡物是自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漳州建州130年间的第一个进士,及第后,仕至高州刺史。施肩吾更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于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举进士,后被钦点为状元,是杭州地区出的第一位状元。但是施肩吾淡于名利,不待授官即东归,后隐居于洪州西山(今江西南昌市新建区),潜心修道炼丹。晚年,施肩吾率族人渡海避乱,至澎湖列岛定居,为开发澎湖之先驱。

    ■ 灵汜桥·八字桥·古纤道

    浙东运河上,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一座古桥,是建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灵汜桥。《吴越春秋》载:勾践领功于灵汜。即灵汜桥是勾践自吴返越的受封之地。昔日有民间传说称灵汜桥为二童子所化,可见此桥在百姓心中的分量。灵汜桥基本确定位于今绍兴城东五云门外的小陵桥遗址地。这一带有古越阳春亭、美人宫、灵文园、山阴故水道等重要标志性建筑及景观。唐李绅《灵汜桥》诗云:“灵汜桥边多感伤,水分湖派绕回塘。”唐元稹《寄乐天》诗云:“灵汜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描绘了难以忘怀的历史故事和秀丽的山水风光。可惜的是,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灵汜桥都已不在,所谓遗址地,只是专家的推断。

    依我有限的见识,若去绍兴旅游,位于蕺山街道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是值得打卡的地方之一。它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立交桥”,超乎寻常的实用、智慧,颇具奇巧之美,很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是绍兴历史文化的象征之一。

    八字桥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公元1201年-1204年),宋宝祐丙辰(公元1256年)重建,而后多次重修、修缮,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桥梁之一,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建于稽山河、金鉴溇、断河头三条河道的汇合处,桥下流淌的,即为西达杭州、东连宁波的鉴湖之水。桥的构造充分考虑了每一个方向的通行:桥东往南北方向各有一座辅桥,远看呈八字形,西岸往西往南各有一座辅桥,也呈八字形,站在桥的南边看,两岸往南方向的辅桥还呈八字形,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字”。八字桥设计依据原有的河道、街道布局,善用地形、落坡,其中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三向四面以及台阶的高度、宽度都根据实地情形有所调整,不求绝对规整、对称,既解决了复杂的交通问题,又不必大兴土木,和周围环境自然融合。到桥下通道处走走,石壁转角处,还有被古代纤夫纤绳磨出的痕迹;转上桥面,石栏、石柱、抱鼓石,更见古朴韵致。在这片街区,沿岸古树浓荫蔽日,树荫下聚着打牌的老人、浣洗的主妇、拉二胡的先生……真庆幸这一带还没有被过度开发,没有被喧嚣、嘈杂过分打扰。老旧依然,却是我们平实的生活、真切的日常。

    绍兴城外,还有一条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纤道。

    唐代中叶以后,浙东的瓷器、丝绸、茶叶、黄酒被大量运销外地,水路运输能力亟待扩大。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由浙东观察使孟简主持,依岸筑道,纤夫肩背纤绳,拉船行进,道名纤道,塘叫纤塘、官塘或运道塘,先后西北向延至萧山、西兴,东向延至上虞,自东而西贯穿绍兴全境。或傍野临水,沿岸铺筑;或建于桥下,依墩而过;或于河面宽广处飞架水上,迎流跨越,连绵百余里。古纤道初为泥塘,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1505年),改青条石、青石板铺砌,即用石条砌成一个个墩子,高出水面半米左右,墩与墩之间,用三块长约3米、宽约0.5米的石板平铺而成,因而有“白玉长堤”之称,是一种精巧优美、国内独创的桥路组合道路。目前保存完整的绍兴柯桥钱清街道境内的古纤道自顾家荡起,至余诸板桥止,全长9750米。尤其在行义至江墅、板桥区域内的宝带桥段和玉带桥段,其工艺设计和建造手法堪称纤道的代表作。我走过共长880米的玉带桥段和宝带桥段,笔直的纤道伸展在宽阔的运河中间,白鹭轻盈地掠过水面,水色粼粼,天光辉映,不远处汀草离离,葭苇丛丛,清风徐来,目爽神清。

    ■ 天工人巧·《漂海录》

    “中国大运河以其世所罕见的时间与空间尺度,证明了人类的智慧、决心与勇气。”这是当年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文本的表述。在整个中国大运河里,浙东运河是唯一直接同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茶路相连的运河。浙东运河有3段河道、5个遗产点载入《世界遗产名录》中:萧山至绍兴段、上虞至余姚段、宁波段,杭州西兴过塘行码头、绍兴八字桥、绍兴八字桥历史街区、绍兴古纤道、宁波庆安会馆。

    过曹娥江后,在上虞和余姚的交界处,运河分两处进入宁波段。一处从上虞的四十里河,经通明坝汇入姚江上游的四明江、十八里河;另一处从上虞百官赵家坝起,到五夫的长坝,接余姚马渚横河后汇入姚江干流。姚江流经余姚县城,与这座始建于公元200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交汇融合。晚唐诗人张祜曾经乘舟过姚江,兴起而赋诗“万重山色连江徼,十里溪声到县楼”。姚江主航道穿城而过,沿途有武胜桥、通济桥、最良桥、季卫桥、舜江楼、皇山节制闸等,是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水工遗存和文化景观。

    姚江继续东流,与慈江交汇形成丈亭三江口,古时这段姚江又称丈亭江。宋代大诗人陆游写有一首题为《发丈亭》的七绝:“姚江乘潮潮始生,长亭却趁落潮行。参差邻舫一时发,卧听满江柔橹声。”丈亭是姚江中段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贾客旅会聚于此,候潮而行,潮涨则西往,潮落则东行,沿骆驼桥、贵驷桥溯东流达于镇海县城西门,船舶过张鑑碶入甬江。另有一条与甬江平行的前大河(古称夹江河),直抵宁波城区江北岸。

    历史上有种说法,谓浙东运河宁波段基本是自然河段。其实不然,从文献记录和水工遗存看,人工凿筑的比重还是不轻的。如果往前溯源,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先民们即已借由自然河道开凿河塘。南宋淳祐六年(公元1246年)九月,制守颜颐仲会合鄞、定(今镇海)、慈(今江北及慈溪部分区域)三县之力,共同疏浚开垦“久湮”“失溉”之河港田畴,“才越三旬,而六十里河道尽复,广五丈,深丈二尺。置堰三,跨桥六。民便其利而颂其德,因刻石曰颜公渠”,其中从慈江经中大河到镇海的河道,长49公里,基本就是现在从丈亭到镇海的杭甬运河主航道。又如慈溪一段连接丈亭慈江的河道叫管山江,长约2.5公里,是宋丞相制使吴潜于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买民田开挖而成。夹田桥以南长约4公里的直河叫刹子港(刹子浦),沟通慈江和姚江。吴潜在刹子港南端建小西坝(今属江北),隔江与鄞县的大西坝(今属海曙)相望,“迎遏咸流”,避免潮汐影响,保证全天候航运。往来船舶,多经慈江、刹子港和中大河,从小西坝摆渡过姚江,通过南岸大西坝进入西塘河,经11.5公里水路到达宁波城西望京门。

    明代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朝鲜官员崔溥和同船42人海上遇险漂流至浙东台州沿海,继而沿运河北上抵达北京。他在后来写的《漂海录》一书中详细记载了此行见闻,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宁波段运河筑堰垒坝、绹缆挽舟的情况。如从奉化江摆渡入鄞,沿南塘河到宁波城南的长春门,由水门入城,出西门到西塘河,见“江之两岸,市肆、舸舰坌集如云”;到大西坝时,“坝之两岸筑堤,以石断流为堰,使之与外江不得相通,两旁设机械,以竹绹为缆,挽舟而过”,可见大西坝是一处典型的便于江河通航的水工设施;崔溥眼中的小西坝,“外捍江湖,挽济官船,谓之新坝,概与西坝(即大西坝)同”;其后,“又挽舟而过,至慈溪县……至余姚县,江抱城而西,有联锦乡、曹墅桥,桥三虹门。夜三更到下新坝,坝又与前所见新坝同。又挽舟过坝,将曙,到中坝,坝又与下新坝同。又挽舟逆上,江即上虞江也”。

    有专家统计,上述余姚段、慈溪镇海段、鄞县西塘河段自然与人工相间的河道,经历代不断修凿疏浚,以自然河道为主的有90多公里,包括若干条复线和西塘河在内、基本由人工开掘利用的共有70多公里,形成了自然江河与人工塘河因势取舍、复线运行、灌溉蓄泄、通航水运一体发展的河网格局。浙东运河宁波段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每一条自然江河都有一条或多条、一段或多段人工塘河与之相配合,以化解潮汐作用、河道水位对航运的影响。虽由人作,宛自天成。浙东运河宁波段与别处运河一样,都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天工人巧”的杰作。

    ■ 庆安会馆·漕海联运·万斛神舟

    庆安会馆屹立于宁波三江口东岸,见证了浙东运河和海港的兴衰。庆安会馆,又名甬东天后宫,建成于清代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随着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庆安会馆成为宁波首个世界文化遗产点。过去,庆安会馆是官方指定的大运河漕粮海运服务机构,也是航运人祭祀航海保护神天后妈祖的殿堂,又是船工运商同行聚会议事的场所,是江南现存唯一融天后宫与会馆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庆安会馆内所存的《甬东天后宫碑记》,记录了宁波港口间漕粮海运的盛况:“吾郡回图之利,以北洋商舶为最巨。其往也,转浙西之粟达之于津门。其来也,运辽燕齐莒之产贸之于甬东。”

    作为浙东运河出海口,宁波具有运河城市与海港城市复合特征。中国大运河沿岸城市中只有两个海港城市,一个是北方的天津,另一个就是运河最南端的宁波。文献记载,古时由内河到达宁波的航船,一般从东渡门外的三江口换乘海船经甬江出海。三江口遗存的庆安会馆、瓮城遗址,老外滩的浙海关、邮政局、江北堂、茂昌里商号、巡捕房等遗址,以及甬江边的冰厂跟余氏宗祠、镇海的利涉道头等,就是连接对外贸易、港通天下的实物印证。从福建、广东等地以及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国家来的海船,则在宁波换乘内河船,经浙东运河行至杭州。河船海船,均需“转舟”。宁波不仅出产稻米海盐,隋唐以降,更有越窑青瓷以青釉冰莹、质如碧玉而被钦定为皇家贡品。唐代农学家、诗人陆龟蒙曾作《秘色越器》诗盛赞“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十国间状元诗人徐夤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刻画越窑青瓷之精良隽美。再至于水产优品蚶子、淡菜、海鱼等,取道浙东运河,西联江淮,转运南北,昼夜兼程转输至当时的大都市扬州、洛阳、长安。宋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四月,原设在杭州的两浙路市舶司迁至明州。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南宋时期,明州一度成为与日本、高丽通商的唯一港口。宁波三江口有波斯巷地名、来远亭遗址、宋元天妃宫遗址等,月湖景区内有高丽使馆遗址。在镇海沿江公园,有仿宋制复建的、当年专为接待往返外宾的“航济亭”。《四明志》记载,彼时三江口气象繁荣多元,“海外杂国,贾舶交至”“巨艘帆樯高插天,桅楼簇簇见朝烟”。元明时期,宁波成为漕运重镇,实施漕粮河海联运,货物先由浙东运河抵达宁波,再转为海运北上京城。北方货物也先到宁波,再经海运、河运,分流至各地。1851年太平天国起事后,内河漕运阻断,漕运改为海运,宁波300多艘沙船、卫船中的180艘受雇运送漕粮,成为漕运主力。

    因为拥有优良的港口条件和内河外海的便利交通,宁波造船业向来发达,特别是两宋时代,神舟与客舟的制造、装修技术,均居全国前列。在海曙集士港镇祝家桥村广德庵,有两块宋徽宗御笔碑,记录了敕谕明州置办购造楼船等内容。清徐兆昺著《四明谈助·招宝山铁符》载:“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四月,楼异(时明州知州)造画舫百舵(即龙舟百艘)置海口(即招宝山下),专备高丽使臣之用。又造二乘舟锦帆朱髹,威耀若神,投铁符于招宝山之海中以镇之……然则当时所制‘凌虚致远安济’‘灵飞顺济’神舟之属,皆在是山下也。”此两船号称“万斛神舟”。专家测算,“万斛神舟”的载重量可达240吨。

    ■ 老街·高桥·“最名邑”

    浙东地区历来水源充沛,北魏学者郦道元《水经注》中称为“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枝津交渠”。浙东运河贯穿宁波绍兴,这里举目见水,俯拾皆是,风软波平,水流迤逦,蘋藻莲芡,蓊郁清幽,鱼儿欢游,鸟儿翔飞,蜂儿蝶儿麇集……灵性之水,沿着河湖沟渠,浇灌沃野良田,滋养着青青茎叶、盈盈花蕊,滋养着氤氲弥漫的稻香、荷香与花香,滋养着茭蒲葭蔓、葵莼茨藕,滋养着“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绍兴、“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更滋养着世代百姓荏苒绵延的热望。南朝学者沈约在《宋书》中记述了这一区域农业繁盛、水运便捷的丰足景象:“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万点鸥声共棹声。运河塘河河埠沿岸往往形成“一河一街”或“一河两街”格局,衍生了众多的衙署、官仓、店肆、作坊、茶亭、庙庵、会馆、驿站,以及古桥古渡等物事景观。如西塘河岸边的高桥老街、望春老街,中大河两岸的贵驷老街、骆驼老街、长石村东西南北街,河姆渡、蓝公渡(大西坝渡)、灌浦渡(半浦渡)等古渡口,都曾经因为漕运的发达而富实繁荣。

    重建于南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位于今海曙高桥老街的高桥,是古代宁波水陆交通要道,青石匝地,履痕拥阶。坐船从桥下经过,刻在南北的两块桥额上各有一个“高”字。桥南刻字“指日高升”,是为渴求仕途的官员说的;桥北刻字“文星高照”,是为赶考科举的学子说的。桥联云:“巨浪长风想见群公得意,方壶员峤都从此处问津;水涨春江双桨移来天上,月明夜渚一珠点到波心。”高桥确实高,古有“船舶过往而风帆不落”之说;高桥也挺大,可容得两艘官船交会。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高宗赵构为躲避金兵追击,曾从临安(今杭州)乘船经由浙东运河入东海岛屿避难。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危机解除,高宗返居越州,半年后移驾临安。赵构当年就是经高桥进出明州的。御船驾临,却为仓皇逃命,个中滋味,叫人感慨。

    在浙东运河流过的地方,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宁波城市文明的精华: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以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等为代表的浙东学派,以天一阁为代表的藏书文化,以它山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文化,以保国寺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天童寺、阿育王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梁祝故事为代表的爱情文化,招宝山下戚继光、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历史遗迹所体现出来的海防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美食文化……运河之水哺育滋养了沿河的文化名城、文化名镇。例如写下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北宋名臣范仲淹,曾作诗形容余姚是“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的“东南最名邑”;余姚历史上曾出过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四位贤士,被誉为“文献名邦”;其建于1332年的三孔石拱桥通济桥,“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以前所未有的大跨度而被誉为“浙东第一桥”。又如我国江南地区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古县城江北慈城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被称为“中国古县城标本”“江南古建筑博物馆”;以冯俞宅、冯岳彩绘台门等为代表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慈城还以历代共出进士519人而享誉“天下第一进士城”。再如位处运河古渡口的慈城半浦村,世家大族历世聚居,兴文崇教蔚成风尚,历史上曾出过50位进士;中书第、塘路墩、周家祠堂、半浦大屋等明清建筑深藏于寻常巷陌,集名门望宅之大成;清光绪年间曾任江苏道员的“中国茶叶出国考察第一人”郑世璜、当代“京剧四大家之麒麟童”周信芳就是半浦人,民族英雄林则徐则是半浦村的女婿;1926年,当地乡民以义捐方式,建起校舍精美、拥有图书室和花园、在当时全国乡村小学中属一流的半浦小学。有传,民国时期“左联”烈士柔石的著名中篇小说《二月》,部分创作素材即取自这所小学。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将其改编成故事片《早春二月》,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艺术精品。

    ■ 穿越古今·上善若水

    在一首题为《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的诗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细细盘点浙东山水形胜:“挥手杭越间,樟亭望潮还。涛卷海门石,云横天际山。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遥闻会稽美,且渡耶溪水。万壑与千岩,峥嵘镜湖里。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李白另有一首题为《早望海霞边》的五言古体诗,气象壮阔,意兴激越:“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浙东运河的风光之美动人心旌:湖塘、沼泽、河港珠连玉缀,水光潋滟,凫雁鱼鳖,鸟鸣浅洲;水陆所会,柳色长堤,绿草繁花葳蕤生长;水流之上,碶闸堰坝堤塘、津渡桥梁码头等水利、航运设施鳞次栉比,运船犁开碧波、船尾腾起白涛,一波波涟漪涌向远方。而发生在浙东运河上的故事,多少风云人物的传奇,勾践范蠡,西施郑旦,秦皇望海,曹娥祭父,兰亭修禊,梁祝化蝶……穿越时间和空间,且行且远。“入夜潮声相忆晚,许是埠头人相顾”“盈抱春风听醉语,天地情怀流韵上”。浙东运河不仅仅是一条交通水道,运河流域的古人们争战、生计、仕宦、游历离不开这条水道,也将乡愁、国重、对前程的憧憬寄予这条水道,生生不息。

    岁月苍茫而去,运河世代流淌。古人创造的运河这种连通形式,在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甚至管道运输都已发达的今天,依然不舍昼夜地奔涌着,托起航船,灌溉良田,涵养文化,造福民生。今年7月18日,沟通钱塘江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二通道通航仪式在杭州下沙八堡船闸举行。今后,满载货物的千吨级船舶,可从北方抵达杭州后,通过这条新建的全长26.4公里的二通道进入钱塘江,贯通浙北、浙东及浙中西部内河水运航道;往北,进一步拓展浙江与上海、江苏、山东的水运联系;往东经浙东运河通达宁波舟山港,实现河海联运。事实上,这些年里,浙东运河沿河船闸桥梁等设施得以持续整治、改建,全河道通航标准从300吨级提升至500吨级。今年9月,宁波市印发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明确浙东运河主河道宁波段全长约74公里,其中包含上虞-余姚运河宁波段、慈江-刹子港、宁波三江口等世界遗产段河道34.4公里,以及姚江(部分)、西塘河、镇海口等非世界遗产段河道39.6公里。浙东运河主河道宁波段功能定位为宁波绿色生态走廊和文创大走廊,同时兼具内河航运、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景观提升等功能。可以想见,这条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走廊,这条历经两千多年沧桑的生命之河,定将焕发出新的风采。

    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年-1796年),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经行浙东运河,题词“淇水烟波半含春色”。是的,如果闭目冥想“浙东运河”这个词,就会有一帧帧画面浮现在脑海。我想象着拔篙开航、泊船归岸,一块块丰腴的土地,一棵棵高耸的乔木,一座座安详的村镇,还有那些行走着、劳作着的人们;我想象着这条运河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分流与汇流,但是,始终有汩汩之水,向东朝着大海流淌——她有深有浅,有宽有窄,可以近观,可以远眺,可以击水自兴,可以怀想在心,“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低调而周至,恬淡而隽永,清澈、清纯、清丽、清雅,微澜甘滋,似静还涌,流淌在广袤的大地上,也流淌在人们的心田……

    上善若水。水即上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