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吉晶 宁海县委报道组 蒋攀 吴帅 “我们葛家村也跟这里一样,好山好水好风光,可曾经‘藏在深山人不知’,不过我们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把村子‘炒’红了,现在每年游客有几万人……”昨天,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彝寨的“舞台”上,宁海葛家村党支部书记葛万永讲述着村庄蝶变的故事。 昨天,由宁波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千万工程’宣讲走进普格·今天我发布”活动在普格县螺髻山镇彝寨举行。作为发布人之一,葛万永带着葛家村的经验,第一个走上发布台。 4年前,葛家村引进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团队,开启“艺术振兴乡村”行动,村庄面貌在短时间内焕然一新,葛家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党员干部带头,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有专业团队指导。”葛万永总结了三条经验。 听完葛万永发言,螺髻山镇德育村党总支副书记吉木日各走上台,和葛万永紧紧拥抱,并把一条英雄带披在葛万永身上,表达对远方客人的感激之情。过去两年,吉木日各等60名彝族村民到宁海参加艺术振兴乡村带头人培训班,葛万永也两次来到德育村交流指导,双方结下了深厚友情。 艺术扮靓了乡村,如何调动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村庄建设?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第一书记应刘意用亲身经历讲述了下渔村从无人、无地、无钱的“三无”村,通过艺术激发村民的主动性、创造性,引来乡村流量,并转化为共富密码的故事。 台上人讲得热闹,台下的普格县村干部听得认真。红军树村村委会副主任袁杰说:“原先觉得‘千万工程’很深奥,听了宁海村干部的宣讲,深受启发,要运用好‘千万工程’宁海实践经验,把村庄建设好。” 最后上台发布的是普格县西洛油茶园负责人马日此拉。西洛油茶园项目是宁海普格东西部协作项目之一。退役军人马日此拉带领乡亲成功试种28个油茶品种,辐射带动全县万亩油茶产业。 “在艺术振兴乡村的推动下,彝族百姓对发展产业从不信任到支持,积极性越来越高。”马日此拉说,现在油茶园每年可提供5000人次以上的临时用工岗位,流转过来的土地还免费提供给村民种植作物,村民收入增加不少,干劲更足了。 用艺术赋能,让村民投身产业。两年来,宁海与普格做好“融合”文章,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跨越山海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昨天下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通过直播关注发布会。在现场连线时,他表示,让“千万工程”的亲历者、受益者讲述分享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生动、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