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热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管输赢,能上场就是英雄

——写在亚残运会闭幕之际

图为昨晚亚残运会闭幕式现场。(新华社发)

    见习记者 张芯蕊

    昨晚,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圣火缓缓熄灭。从开幕到闭幕,这场满载温情故事的体育盛会,与所有人惜别。

    短短几天时间,12名宁波运动员,获得25枚奖牌,过程中伴随着数不清的感人瞬间。

    正是在一次次的采访和交流中,记者渐渐从这些与“残缺”相伴的运动员身上读懂——不管输赢,能上场就是英雄!

    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赛场上的奋斗和拼搏,令人钦佩。

    破釜沉舟的勇气

    对于残疾人来说,或是先天缺陷,或是一次意外,却成为他们痛苦的起点。

    亚残运会开幕式上,备受关注的“刀锋战士”王广玉君在采访中说:“刚坐上轮椅时,我不想走出家门一步。心理压力非常大,整夜冒冷汗……”

    相比肢体上的残疾,精神的站立,难上百倍。但这些运动员用自己的故事证明了,命运的重击没有将他们击垮,生活可以彻底打碎,重新来过。

    夺得本届亚残运会宁波运动员首金的华栋栋,是一名视障游泳运动员。在充满黑暗的世界里,他甚至从来没有见过游泳池的样子,对泳池壁的恐惧,也被无限放大。

    尽管如此,在一次次训练和成长中,华栋栋却鼓足了处处“碰壁”的勇气。在教练汤能能的记忆里,这个水性不算好的孩子,却比谁都认真、努力。训练中,华栋栋无数次撞墙、撞泳道线,撞到流鼻血,也撞出了方向感。

    终于,10月23日晚,在S11级男子50米自由泳决赛上,这只“看不见的飞鱼”,一头“撞”在终点,“撞”出一枚金牌!

    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从来不缺破釜沉舟的勇气。

    10月27日晚,夺得100米蝶泳冠军的宁海姑娘陈懿,分享了这枚金牌的特别意义。

    “这个项目我的最好成绩是在上届雅加达亚残运会上,但因为动作犯规被取消了。”对于取消成绩的经历,陈懿耿耿于怀,而这也让她下定决心,改!

    然而,改动作对于健全运动员来说都不容易,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但陈懿从没想过放弃。在经历了成绩下滑、伤病折磨的4年后,陈懿终于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从中可以看到,在经过或短暂或漫长的脆弱后,他们逐渐学会了接受失败、从头再来。

    苦中作乐的心态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在他们身上,这种精神,也并非说说而已。

    在所有采访对象中,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周佳敏。

    在将近40分钟的采访中,她把枯燥的训练生活讲述得“很有意思”,也用自己的真实经历陈述了什么叫作苦中作乐。

    “我和我的弓是好朋友,下雨天我自己都不打伞,但是要给它撑伞。”

    “每一把弓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按颜色给它们取名。东京残奥会我表现得特别不好,但我的弓是一把好弓,我就和它道歉。我说‘翠花’,你是一把好弓,是我不好。”

    ……

    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玩笑话,其实背后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因为心理原因,从东京残奥会前两年开始,我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射击节奏,导致了成绩急速下滑,而这也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周佳敏解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甚至一度不想再见到自己的弓,选择了退役。

    本届亚残运会前夕,已经33岁的周佳敏决定复出,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而那些与弓为伴的玩笑,也促成了她与自己的和解。

    最纯粹的热爱

    在本届亚残运会赛场上,来自宁波的游泳“天团”,夺得了13金6银1铜的佳绩。然而,出色的成绩背后,是每名运动员背负的众多比赛任务和密集的赛程。

    走下赛场的华栋栋,曾在混采区扶着膝盖休息了很久。

    尽管如此,面对大家的关心,他依旧笑着说:“还可以,但确实有点累,这个比赛强度也算是挑战极限了。”

    一天2个项目、4场比赛,是这几名游泳运动员常有的事,也正因如此,有网友在评论区称赞他们是亚残运会赛场上的“劳模”。

    然而,对这些运动员来说,再苦再累都要坚持完赛,源于他们对这个赛场最纯粹的热爱。

    “相比成绩而言,‘竞技精神’才是亚残运会舞台的亮点。对我们来说,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就已经成功了。”陈懿说。

    因为对体育最纯粹的热爱,残疾人运动员更珍惜这个能让他们发光发热的舞台。

    本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已谢幕,但在这个体育盛会中,人们见证了残疾人运动员的坚韧与乐观,看到了他们在破釜沉舟中重生,体味了他们苦中作乐的真谛。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相信,不管输赢,能上场就是英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