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梦想从这里照进现实

    崔小明 林海 

    过去7天,来自亚洲各地的3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与力量。14金6银5铜,来自宁波的12名运动员,不负众望。游泳池里劈波斩浪,奋力前行;坐式排球场上团结一致,力挽狂澜;射箭场中挽弓搭箭,箭无虚发……他们充分展示了宁波力量、宁波精神。

    拼搏成就梦想

    每一个攀登高峰的人,都需付出巨大的努力,残疾人运动员尤其如此。面对人生的遗憾,他们起步就比别人低。

    5岁时的一场车祸,让徐佳玲左前臂截肢。“不哭,我还有右手。”本届亚残运会上,这个频频出场的“折翼”女孩,拿到了6枚金牌。

    教练汤能能说,徐佳玲在他身边训练时,很少请假。

    陈懿为了50米自由泳项目能游进28秒,从2016年开始努力训练,在本届亚残运会上方才达成心愿。

    “冬训时我们每天的运动量是游1.4万米,夏训时每天也有1万米。”王杰说。

    “我们能够站在亚残运会的赛场上,和任何运动员一样,是努力训练的结果。”徐佳玲说。

    温暖点燃希望

    10月24日,盲人运动员华栋栋在混采区面对镜头,有些体力不支,扶着膝盖缓了好一会儿才起身,看着让人心疼。“这个孩子苦,我当时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在班上尽可能快乐地长大。”他的小学班主任、海曙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的王月姣老师说。

    汤能能在宁波游泳界是有口皆碑的教练员。当年,徐佳玲家人通过残联工作人员找到他,希望他做徐佳玲的教练。6岁的女孩单手游泳,平衡受影响。一开始教徐佳玲时,为了体会她在水中的感受,汤教练每天泡在水里体会单手划水的感觉,从而找到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坐式排球运动员俞千缘在本届亚残运会上收获了一枚铜牌。接受采访时,他感谢了很多人:他的教练、他的妈妈,还有为比赛服务的后勤人员。

    生在有爱的家庭,成长在这样一座爱心之城,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宁波感受到的关爱,既有法律保障也有制度基础,更有良好的社会氛围。

    这个舞台没有失败者

    只要站在亚残运会的赛场上,他们就是胜利者。

    皮划艇运动员史伟是一名41岁的老将,这次比赛因意外落水而没有成绩。从5月份开始全力备战,夏天集训时脖子被晒脱皮,他没有一句怨言。

    2016年里约残奥会金牌获得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在本届亚残运会上未能延续辉煌。但作为宁波市人大代表、奉化区残疾人综合康复中心员工的她身体力行,不断为关心关爱残疾人鼓与呼。

    “希望能通过我们残疾人运动员的努力,展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面貌,推动更多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参与体育活动、融入社会。我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残疾人群体,关注残疾人体育。”东京残奥会冠军、两届亚残运会冠军姚攒这样说。

    更多报道见第3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