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现、见证与抒情

对话纪录片《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

在陕西榆林拍摄古战场
端详“国之重器”秦公镈
干超导演与严文明先生相谈甚欢
面对凌家滩遗址的出土文物寻找灵感
井头山遗址村落复原场景

    方其军/文

    硕大灿烂的河姆渡双鸟朝阳碟形器,伴随意境深远的音乐缓缓呈现,随后陶器、玉器、青铜器等一一亮相……前不久,东方卫视“看看新闻”栏目播出了《〈何以中国〉是怎样一部纪录片:专访总导演干超》的报道,其中的“宁波元素”十分醒目。

    《何以中国》是怎样的纪录片?它是上海广播电视台创制的一部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以全国性的考古发现来讲述精彩纷呈的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故事。《何以中国》分两季,于2021年5月开拍。

    2021年9月底,我正在新疆禾木坐看山坡的白桦亭亭、村落的炊烟袅袅,突然接到《何以中国》摄制组的电话,“干超导演想与你联系,不知是否方便?”随后,干超导演打来电话,一番寒暄后,他说:“其实,我也是余姚人。”在他祖父那一辈,从余姚迁居上海,因此,干超祖籍余姚。

    此后,我与干超导演陆续有些交流。渐渐地,知道他之所以会是《何以中国》这样一部黄钟大吕般纪录片的总导演,是有原因的。干超现年45岁,2000年复旦大学毕业,2002年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文学硕士,入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从事纪录片导演工作已20余年,曾收获金鹰奖、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巴塞罗那国际纪录片节最佳影片等40多个重要奖项,在业内外深受好评。

    溯源

    “美”与“真”相较,“真”更加可贵

    “面对着一件件文物,想象着千百年前的人们同样这般捧起过它们,会让人由衷地觉得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关于纪录片《何以中国》的创制,干超给电视镜头定了这样一种基调。他说,电视语言不像文字表述相对抽象,有些难解的情境,文字可以一笔带过,但电视镜头无法回避,既然想表达,那么客体必须是具象的。比如,想拍摄大汶口遗址的一个葬礼,需要考虑的问题就会接踵而至,“土是什么样的土?墓葬的深度是多少?棺椁的长宽是多少?棺椁是用一块整木还是几块木头拼合而成……拍摄要做的功课就变成了一种科学。”

    《何以中国》立足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与最新发现,以秦汉为始,追溯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根基,以“古、新、今”的历史视角,向世界讲述中国的由来和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第一季分集主题为:秦汉帝国、家国天下、夷夏之辨、殷商王朝、最早中国、古国时代、满天星斗、文明摇篮。第二季从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哲学、宗教、艺术等角度,全面展现文明中国之基因,及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深度传承。干超导演说:“拍摄考古题材的纪录片,我必须保持探索的状态,思考怎么让公众深入、扎实地理解国家的历史。”

    “许多人在讨论或回答‘何以中国’这样一个命题,我觉得,以文化的实物、实景、实情追溯文明、勾勒文明、复原文明的轨迹,纪录片可以有相应的担当。”2023年7月14日上午,干超导演拜访《何以中国》纪录片总顾问、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

    干超导演请教:“严先生,您曾经讲过,中国文明的特点就是八个字:‘多元一体、持续发展’。您能不能进一步讲讲‘多元一体’的含义?”

    严文明先生说:“中国文明就是多元一体、持续发展。因为多元,各有特点,就有竞争,还要相互补充。同时又是一体,既不散,又有主体,这样就能够持续发展。可以说一直持续到现在,中国还是由以汉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还是多元一体的。”

    《何以中国》开拍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干超导演带着团队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史前遗址,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这一个个名词背后,曾经是鲜活的血肉之躯与爱恨情仇,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结构、生活习俗、艺术创造。在特定的土地上沉淀,那些偶然遗留的迹象、物件,在千万年后引发现代人“睹物思人”,引发无尽追思与神往。那些星斗,那些繁花,曾经存在过,难道现在真的消失了吗?总有一条线索,将其唤醒、串联,呈现出壮阔的景象。

    干超导演说,《何以中国》采取了“倒叙”历史的方式,从秦汉狭义的“中国”回溯广义的“中国”。由秦汉到新石器时代各阶段具体的考古资料入手,环环相扣地解答“何以中国”,厘清历史进程中每一次重要的承继与扬弃,从而理解历史的必然。

    据介绍,《何以中国》使用尖端考古科技“复活”文物,以符合当代审美的方式讲述故事,首次引入古人类DNA检测、全息古遗址深层建构等最新科技手段,逼真而细致地展示中华文明和文物之美;首次利用8K+IMAX宽屏技术,用强烈的电影级视听效果和历史时空的壮丽再现,实现考古发现与历史叙事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印证。

    “考古界每年都有新的成果出现,每年都可能在过去的认知上有突破或者有颠覆。”干超导演说,“这部片子10年以后再看,也许当中也会有很多谬误,但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努力,让谬误尽可能少一些,让这个片子本身具有一定档案价值。不希望镜头里仅仅是‘美’,因为‘美’与‘真’相较,我觉得‘真’更加可贵。”

    探索

    “纪实”不只是名词,还是形容词

    “这棵玉兰花能开500多朵,我数过。玉兰花开的时候,叶子都没有,全是花。”这是2004年纪录片《房东蒋先生》中的台词。60岁的上海“老克勒”蒋先生站在即将被拆迁的老房子阳台上,盯着废墟上的玉兰花树喃喃地说。一棵树,是可以伴随孩提、成年直至衰老的。一个老人看着一棵树,想到有过的长久的陪伴,而终究要离别,包括自幼就赖以栖居的屋宅。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中,变化时时发生着,旧物难舍却须舍。细数花朵的日子,可以说是有情调的玩味,也可以说是无聊的消遣。不管怎么样,“数花”就是蒋先生任季节流经生命的一个注脚。蒋先生的喟叹,由此有了阅尽千帆的淡淡忧伤与窃喜。

    干超就是纪录片《房东蒋先生》第一署名的导演,另一位导演梁子是从北方来到上海工作、暂居蒋先生家的租客。不久前的一个上午,我静静看完了纪录片《房东蒋先生》。故事叙述平实,镜头平实;人物言语平淡,性情平淡。但这种平实和平淡在个体与世事的抗衡中,折射出别样的力量,能攫取观众的凝视与思考。我想,这体现的正是导演的功力。那时候,干超从事纪录片工作不久,他谦虚地称这些早期的作品是“导演实践”。而在《房东蒋先生》之前,他已有纪录片《寂寞入口》《非洲并不太远》等作品亮相。就是这些“练手”的作品,让他“斩金夺银”。比如《房东蒋先生》获韩国EIDF国际纪录片节大奖、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年度评选纪录片金奖。干超回想起到电视台上班不久,就听时任台长的胡劲军说:“我看你这个气质适合做纪录片。”

    2008年,干超推出纪录片《红跑道》,讲述了上海一所少年体校里一群练体操的孩子,在大赛来临前半年里的成长经历,并勾勒出他们的家庭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干超保持了电影化的风格,静止的镜头,多层次的含义,没有解说词,没有采访,甚至没有人物介绍,只有若干个场景和若干个对话,训练、生活和家庭,画面呈现是有节制的,如抽丝剥茧一般。有评论称,《红跑道》把硬币的两面——欲望和恐惧、幸福和苦难,砸碎了,揉扁了,让人们看了个透彻。《红跑道》获美国广播电视文化成就奖、上海电视节最佳社会类纪录片等12个奖项。《红跑道》更重要的价值是——“原来,纪录片可以这样拍”。

    从瞄准小人物,转向凸显大主题,这与干超的岗位有关。作为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总监,他需要谋虑的不只是个人的创作,还要考虑更多。由他策划或监制的《把梦想点燃》《海上丝绸之路》等多部大型纪录片,歌颂时代、记录历史,彰显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价值,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和各界好评。

    随着频道内容生产的格局不断打开,干超深入产业改革和创新的层面。2015年6月,打造的首部户外真人秀《跟着贝尔去冒险》,全网点击量破8亿次,原创模式销往欧洲。以此为新的起点,作品陆续登上央视、卫视、互联网和国际平台,收看量突破30亿次,揽获诸多中国纪录片专业奖项。

    新闻、综艺、电影、广告……这些主流的传播方式正在“纪录片+”的语境中形成新的样态。“‘传播方式+纪录片’之后会变成什么?就是今天的直播、综艺真人秀、纪实视频、纪录电影等。”干超在探索扩展纪录片的附加值。

    纪录片《何以中国》同样是可以被“催化”的,它所承担的功能不只是“纪实”,还有更多。上海广播电视台打造“何以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全媒体文化项目,与观众一同发掘“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美在东方”是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衍生主题节目,涵盖戏曲民歌传唱、时装大秀等;“玩在东方”则围绕每集出现的经典文物,推出文物IP联名衍生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奇妙之旅”等线下文旅产品。

    “纪录片的外延正在不断得到扩张,今天,‘纪实’不只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形容词。”干超这样认为。

    望乡

    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能透物见人,以大量考古成果和文物组合,通过影视化叙事,描绘更为具体、有温度的先人以及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2022年9月,干超导演就纪录片《何以中国》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确定要拍摄余姚井头山遗址二期,那是难得一见的贝丘遗址,在大海之滨生存的人们,食用大量的蚶、蚝、螺,丢弃的壳堆积如山,可以看到当时人们‘靠海吃海’的生活状态。而千百年后,在距井头山遗址不远的河姆渡遗址,呈现了典型的农耕文明形态,虽然离海不远,但海天一色已是心外的风景了。”

    干超导演说,从上海到余姚并不远,但一个英语说得和母语一样地道的具有“国际思维”的年轻人,之前没能好好回望故土。年过不惑后,倒是先做“小学生”,再做“研究生”,专注于探究这片土地别样的神采。在余姚,干超导演找到先后担任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考古领队的孙国平先生。孙国平向干超导演坦陈:“河姆渡遗址发掘的时候,我还很小。学校组织前去参观,我感到很震撼。现在,我有幸经手在地理上与河姆渡遗址相距不远的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当发掘的远古文物暴露于空气的那一瞬间,我好像与远古先民生活在一起了。”

    田螺山遗址距今5500年至7000年,可以说是河姆渡的“流”。井头山遗址距今7800年至8300年,可以说是河姆渡的“源”。曾经参观河姆渡的小小儿郎,长大后竟然接通了河姆渡的“流”与“源”。这仿佛是一种宿命,或者说是使命。2020年5月,井头山遗址考古发掘成果一公布,业内外啧啧称奇。同样祖籍宁波的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说:“我的家乡了不得!河姆渡遗址将中华文明推到了7000年前,井头山遗址将中华文明推到了8000多年前。井头山遗址是渔猎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过渡,兼有两种文明的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干超导演说,纪录片《何以中国》需要将考古人面向遗址的“宿命”以及世人的“惊叹”展现在镜头细节里。何以中国?既有铁证式的系统回答,又有社会各界情感凝结的坚定回响。

    “以前匆匆路过河姆渡遗址,没能好好看看。现在因为拍纪录片,倒是实实在在地做了相应的研究。田螺山遗址、井头山遗址等,所承载的文化是那么璀璨,数千年前的那道光,似乎至今都能感应得到。尤其是在考古发掘的现场,那种气息仿佛来自先民的手作与体温。”2022年11月1日,干超导演领着纪录片《何以中国》创制组来到余姚井头山遗址开展拍摄,谈起余姚的文化,干超平静且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到全国50多个考古遗址进行独家拍摄,真实记录考古发掘第一现场。在浙江,在余姚,河姆渡遗址、井头山遗址、田螺山遗址等同样参与响应了‘何以中国’的设问,海洋文化、渔猎文明等补充、呈现着‘何以中国’的丰富、多姿。”

    关注余姚,或许不只是“史前”。干超导演说:“如有机会,余姚可以有更多表达。”我向干超导演举了一个事例。2018年7月,市政工人在余姚城区巍星路铺设水管时,竟挖出了一个窖藏,有青铜花纹器、高丽青瓷净瓶、漆盒以及大量古钱币等,琳琅满目,该窖藏形成于宋末元初。

    干超导演说:“古人对余姚多有好评,诚不我欺,余姚是一座文化的富矿。我读懂了范仲淹的诗句确实源于生活——‘余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熙熙自翔集’。”

    本版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