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朗 不久前,《宁波日报》理论周刊刊登了《一犁耕到头,一任接着一任干——“常青树”滕头村的一条基本经验》,在一些读者中引发热议。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笔者曾到滕头村采风,了解到该村第一任党支部(党委)书记傅嘉良,在农村经济发展舞台上,导演了一出令人惊叹和信服的活剧,据此写出人物通讯《领头雁的风采》,并在《宁波日报》头版头条加编者按刊发。老傅为什么“红”了几十年,至今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因为他的事迹历久弥新,可谓主题教育的好教材。 老傅任村党支部(党委)书记37年,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上任之初,村里流传着一首民谣:“前后农潭涂地板,赶水不进放水难,亩产只有二百三,一放镰刀就无饭。”他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历时15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搬掉136座坟墓,挖成万余米渠道,砌成1600余米环村河,把800多亩耕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使生产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改变。他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曾顶住压力,不割“资本主义尾巴”,并在村里办厂、建孵房、栽橘树。1984年,有人把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理解为一个“分”字,主张把土地、树木、集体积累分光。老傅坚决不答应,坚持应统则统、应分则分,把管不好、收益差的分到户,村办企业、橘树等有发展前途的一律留归集体,为村庄长远发展留下厚实家底、打下坚实基础。 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种种难以想象的问题、困难,但只要像老傅那样,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立足长远、脚踏实地,抓住机遇、奋力开拓,就一定能攻坚克难,续写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篇章。 老傅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共同富裕道路。他心胸宽广,爱才惜才,举贤荐能,对能人破格重用。当时,村里有两个能人,其中,傅企平为人诚实、有经济头脑,但出身不好。老傅力排众议,发展他入党,培养他当村干部,为此甚至被打成“阶级异己分子”。可平反昭雪后,老傅仍大胆起用傅企平,使他成为第二任村党委书记。傅志存21岁时,老傅推荐他当服装厂厂长。为提高产品质量,傅志存把几个“皇亲国戚”从关键岗位上撤下来,由村外文化高的青年取代。有人因此暴跳如雷,骂他“吃里扒外”。老傅公开支持傅志存,使他信心十足,努力开发新产品,并不断提高质量,服装厂产值、利润连年大幅增长。老傅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出资进行第一次住房改造,从此家家住上楼房;村民从婴幼儿到上小学、中学、大学,享受相应补贴,老年农民按月领取退休金,务农村民每年可得5万元至10万元贴农金。老傅还想尽办法为困难村民排忧解难,工厂招人先照顾困难户,房子造好先给知青、结婚户、移民户。亭下水库淹没区移民中有对夫妻是残疾人,老傅安排丈夫及其子女搞环境卫生,进建筑队、服装厂,这家人收入大幅提高。有个村民患有精神病,村里为他治病,负责父子俩的吃穿住用,老傅还特地让老伴照顾这家人,吃饭、煎药、洗衣全包下来。群众称赞:老傅两口子积了大德。 求发展、搞建设,根本目的是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舍得拿出真金白银,让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此以心换心,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就会增强幸福感、获得感,并因此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老傅始终心系集体,无私奉献。他几十年如一日,成天为村里忙碌,家事基本不沾手,老伴埋怨他是“天外人”。曾经,老傅儿子因经济利益与村干部发生矛盾,希望父亲出面做工作,他不为所动。儿子急了:“你要儿子还是要村?”老傅坚定回答:“要村!”一度闹得父子反目。老傅把发展集体经济当成自己的事业,对集体财产却从不多占分毫。当时,服装厂普通女工每月能拿120元至130元,而老傅月工资只有不到90元。他常为公事出差,可几年中从未报销过差旅费。他的想法是,让金钱欲望占据了心灵,党和集体利益就没有位置了。村民感激:“没有老傅就没有滕头的今天。”外来师傅赞扬:“我们走的地方多,傅书记这样的干部少见。” 公生明,廉生威。当时,其他地方普遍存在诸如禁赌、粮食订购、计划生育等难题,在滕头却不用干部督促,推行起来十分顺畅。为什么老傅振臂一呼,应者如云?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心底无私、克己奉公。收入少了,威信却高了,因此,他讲话有说服力,行动有号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