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缨晏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宁波的定位是现代化国际滨海大都市。这个定位,是建立在一系列独特的优势之上的。 宁波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北接长江,东临东海,南达南海。宁波舟山港的不同港区,为不同时代的船舶提供了理想的泊地。木帆船时代,各类商船汇聚于宁波府城外的姚江和奉化江沿岸。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江北岸一直是轮船时代的主要港区。20世纪70年代,随着万吨轮的到来,甬江口的镇海港区应运而生。在今天这个集装箱轮船时代,宁波舟山港更是以惊人的步伐快速崛起。辽阔丰饶的内陆腹地,四通八达的环球航线,使宁波舟山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十多年位居全球之冠。天造地设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为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滨海大都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从历史上看,宁波是中国史前海洋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也是东亚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距今8000多年前的井头山遗址,是中国现今所知最早的贝丘遗址,说明宁波的先民们已经长期地、大量地、固定地利用海洋资源了。井头山遗址出土的完整木桨,证明人们有能力制作独木舟之类的原始船只。从唐代中晚期开始,宁波地区出产的瓷器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甚至被贩运到西亚、北非。宋元时期,宁波是整个东亚海域的国际交流枢纽。明朝建立后,更将宁波指定为与日本交往的唯一合法港口。1524年—1548年,葡萄牙人在宁波沿海的双屿建立起了欧洲人在东亚的第一个贸易据点,宁波因此被纳入全球海上贸易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不仅中国的商品被输往欧洲,而且宁波沿海的一些居民也漂泊到了西欧,成为欧洲最早的一批华侨。 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首批对外开放的“五口通商”城市之一。在中国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宁波有不少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1844年,中国内地最早的女子学校在宁波诞生。1845年—1860年在宁波设立的华花圣经书房,是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出版印刷机构。1854年在宁波刊行的《中外新报》,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创办的第二种报刊。近代中国引进的第一艘轮船,就是宁波商人于1855年购得的“宝顺”轮。 从史前到近代,宁波无论在中国的海洋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的海外文化交流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这种地位构成了建设现代化国际滨海大都市的历史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这种历史文化优势,不仅有助于充实宁波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宁波的城市形象,还有助于加强宁波与世界的联系,扩大宁波的国际影响力。 宁波在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还催生了“海外宁波帮”。他们广泛分布在五洲四海,活跃于工商文教各个领域,甚至引领着行业前进。他们既有国际视野,又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更加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身在海外,但心系桑梓,不忘故土。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为宁波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业中,“海外宁波帮”就是宁波所特有的海外人脉优势。 依托坚实深厚的独特优势,宁波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成现代化国际滨海大都市,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宁波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浙东文化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