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法部门加强对牛蛙的检查。 |
|
◀牛蛙菜品。 |
|
扫码看视频 |
编者按: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聚焦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全,宁波市加快推进“浙里食安”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宁波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为进一步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选取市民关注的有关“舌尖上安全”的热点话题,共同解读宁波的“食安智治”。 王 岚 文/图 泡椒牛蛙、香锅牛蛙、烤牛蛙……这几年,牛蛙已经“火”成了网红单品。 来自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数据显示,2022年,该市场牛蛙交易量超过690万公斤。假设全市牛蛙年总交易量800万公斤,以一只牛蛙七八两计算,市民每天大约要吃掉牛蛙6万只。 鲜嫩肥美的牛蛙好吃,但市民对于牛蛙是否安全仍有较多顾虑。 为进一步把好食用农产品入市关,宁波启动“快检一件事集成改革”:应用“浙食链”,倒逼货源质量提升;建设“甬有食安”项目,守护餐桌安全“最后一公里”;加强监督抽检,形成执法威慑…… 在重重“安防”下,宁波市场经营者对牛蛙等产品的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监管部门对问题产品的拦截更加精准。 那么,宁波是如何用“快检”为重点食用农产品筑起一道道“防火墙”的呢?从一只牛蛙的“上桌”历程可见一斑。 吴海红在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牛蛙。前天晚上11时,她与丈夫接了一批从广东基地运来的牛蛙。 “做牛蛙生意10多年了,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养殖基地,所以对来货品质把控更有信心了。”话虽这么说,吴海红依然会要求供货方提供这批货的产地证明及检测合格报告。“没有报告,市场就要安排抽样检测,合格的才能放进市场交易。” 吴海红说,所有进货信息,她会录入“浙食链”自己的账号里。下游商家买货,也需要扫她的“浙食链”二维码,将进货信息输进去。 江北区广厦菜市场的淡水水产经营户马于峰坚持把进货信息录入“浙食链”。“因为以前吃过亏呀。”他笑称。 原来,有一次他销售的牛蛙被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但因为他没有留存进货信息,所以只能承担所有损失。 农批市场把“合格证”作为“入场通行证”,但这并不代表牛蛙就此可以“畅通无阻”上餐桌了。 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服务中心每周三次抽检淡水产品。“像牛蛙这种重点产品,每户经营户每个月至少被抽检三次,检测重点为兽药残留,发现问题立即下架。”检验员邬姝说。 “‘快检一件事集成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突出靶向精准和结果运用。对于大多数在种植养殖环节出现的问题,只有精准执法、实现责任传导,才能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员表示,农批市场的各项数据都会通过“浙食链”向下游传递,全市已实现猪肉、牛肉、牛蛙和黄鳝4个重点产品宁波市域“绿码”流转。 针对农批市场仍可能存在的纰漏,以全力推进“快检一件事集成改革”为契机,宁波主动谋划“甬有食安”行动,通过“检测+溯源+责任传导”工作机制,推动实现菜市场检测标准化、溯源数字化、管理规范化,为守护餐桌安全“最后一公里”再设一道“关卡”。 目前,全市130家星级农贸市场高标准建设了食品安全标准化数字实验室,对芹菜、韭菜、豇豆、牛蛙、泥鳅、黄鳝、鳊鱼、鲫鱼、鸡蛋、鸭蛋、猪肉、牛肉、乌鸡等食用农产品和卤肉共14种重点产品进行重点检测。 在农残、甲醛等8个检测项目的基础上,实验室增加了腐霉利、克百威等8个食品安全高风险因子检测项目。牛蛙等重点产品平均每周检测14批次,检测结果一键上传至智慧农贸市场管理平台。 市场监管部门对“快检”数据进行周、月、季分析,为监督抽检提供筛查建议。同时,利用“甬有食安”数字化智控平台,开展大数据快速处理等,有效破解了食用农产品溯源不准、检测滞后、处罚不当等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