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进社区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
|
医生在进行糖尿病问诊。 |
调查研究显示: 七成患者因并发症而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超过九成的糖尿病患者至少曾经历一种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记者 陈敏 通讯员 范学兰 文/摄 2023年11月14日,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了解应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已成为现代病病种中的“第二大杀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宁波的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据测算,宁波市现有的糖尿病患者已有约45万人,但纳入规范化管理的仅占六成多,更让人忧心的是,因为防范意识不高,很多糖尿病患者患上了并发症并备受折磨。 父母和5岁儿子先后患上糖尿病 宁波虽然属于糖尿病低患病率区,但这几年,宁波的糖尿病患病人数却在快速增长。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宁波市新增糖尿病患者27398人。 经测算,宁波市目前有糖尿病患者约45万。而2018年记者采访时了解到,全市的糖尿病患者测算数为33万,这意味着5年时间内,宁波的糖尿病患者增加了约12万。而这45万患者中,2022年纳入规范化管理的有25.11万人,糖尿病控制率为61.19%。 据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统计,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该院糖尿病患者就诊约7.3万余人次。 “每8个中国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每20个中国年轻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近几年,全国糖尿病患者呈现低龄化趋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宁波也不例外,糖尿病正悄然侵入年轻人的身体,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近年来18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就诊有上千人次,年龄最小的仅5岁。 王女士的儿子就是其中一个小“糖友”。王女士今年34岁,3年前,她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去年,与她同龄的丈夫也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夫妻二人现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采访中,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双方都有糖尿病家族史,而且因为工作原因。平时作息和饮食也不太规律,所以她对自己和丈夫先后患糖尿病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让王女士接受不了的是,就在几天前,今年刚上初一的儿子居然也被查出患了糖尿病,而且一系列的检查显示,儿子的餐后血糖高达20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必须立即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这也太早了吧?他还那么小,现在学习生活又很紧张,他在学校还得自己注射胰岛素,如果同学知道了会不会歧视他?”说到这,王女士在诊室里忍不住抽泣起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青少年都久坐不动、缺乏锻炼,吃得又多,营养过剩,肥胖的孩子越来越多。临床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肥胖的孩子患有糖尿病。”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励丽告诉记者,虽然糖尿病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患病率更高,但现在糖尿病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甚至有不少儿童都得了糖尿病,尤其是以前极少在儿童中出现的2型糖尿病。王女士的儿子身高160厘米,体重有80公斤,是个小“胖墩”,平时渴了就喝饮料,不爱喝水,也不爱运动,肥胖是导致他患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因为并发症,58岁陈大伯失去了一个脚趾 看着自己失去一个脚趾的右脚,58岁的陈大伯后悔不已。 很长一段时间,陈大伯右脚的5个脚趾出现反复感染,最近一次,脚趾甚至出现了溃烂。陈大伯只得每天到家附近的诊所打点滴消炎。可1个多星期过去了,脚趾溃烂的症状不仅不见好转,反而更严重了。在家人的催促下,陈大伯这才来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 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怀疑陈大伯的脚趾溃烂是糖尿病并发症。果然,检查结果显示,陈大伯的血糖严重超标,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他的右脚被证实是患了糖尿病足。在高血糖状态下,白细胞吞噬和杀灭有害菌的能力下降,使得伤口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很多时候感染还会扩大到伤口的周围组织,从而造成创面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愈合。高血糖正是陈大伯脚趾溃烂不愈的元凶。 陈大伯之后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右足第4个脚趾由于溃烂过于严重,只能被截掉。陈大伯怎么也没想到,小小的皮肤感染居然让他付出了这么惨痛的代价。医生惋惜地说,如果陈大伯能够早点筛查血糖,并接受规范化的治疗,就不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像陈大伯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几乎每两个糖尿病患者就有一个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由于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多患者身上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2023年5月进行的一项关于糖尿病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七成的患者因为并发症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超过九成的患者至少经历过一种与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据介绍,糖尿病的并发症有很多,其中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包括: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是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引起的,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是由于糖不能被人体利用,身体开始消耗脂肪,但脂肪利用不充分,经过一系列环节代谢,最后生成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三种酸性代谢产物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突出的并发症,主要是指在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下肢动脉等,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和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在高血糖状况下,神经元细胞、神经纤维易发生病变。临床最具代表性的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感、感觉异常。神经根病变的患者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则表现为心动过速、晕厥、心脏骤停、呃逆、便秘及腹泻、尿潴留或尿失禁、阳痿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工作年龄段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早期眼部可以无自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俗称飞蚊征),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 糖尿病足: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供血不足及细菌感染致使足部痛苦、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现已成为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尿里泡沫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肿。病情进展至晚期,可能会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透析治疗。 预防并发症,一定要定期检测 可以说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是从头到脚的,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但目前非常严峻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不重视各种并发症的定期检测。 刘女士今年32岁,3年前怀孕时血糖升高,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但生完孩子后,她就没再遵医嘱定期到医院监测血糖。几天前,刘女士因半月板撕裂需动手术治疗,结果术前常规检验发现她血糖升高,转诊至内分泌科后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为评估高血糖对她身体造成的影响,医生建议她进行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筛查。不想此举却被刘女士误认为是过度检查。 “我妈妈也有糖尿病,她就吃点药就好了,这么多年了,也没看她有什么并发症出现。我来你们这里只是想配点药,把血糖压下去,不需要做这么多检查!”刘女士很是不满。 “像刘女士这样不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患者有很多。”励丽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很多患者认为治疗糖尿病无非就是把血糖控制好,但事实上,“控糖”绝不仅限于控制好血糖,更不能把“控糖”和控制好血糖画上等号。需要纠正和强调的是,“控糖”的真正内涵是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控制血糖只是其中一项指标。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注重的是整体,除了要关注血糖变化,也要控制好血脂、血压、体重等;对于眼底、足部、神经、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的复查也要重视。 “糖尿病相关并发症是可防可控的,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危害降至最低。”励丽提醒广大“糖友”。 糖尿病是一种长期慢性疾病,降低糖尿病危害的关键是进行合理的糖尿病管理。据了解,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有MMC(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宁波分中心,这是全市首家MMC区域管理中心,对包括糖尿病在内的代谢性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及个性化健康管理。目前,被该中心纳入规范化管理的患者已突破11700人,通过管理,这些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从开始的8.21%下降至6.61%,血糖达标率平均从32.54%升高至72.22%,治疗效果很是明显。 据了解,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国内外的多项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约1%,糖尿病患者中风的风险会下降12%,心肌梗死的风险会下降14%,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会下降21%,截肢的可能性也会下降43%左右。如果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长期控制在7%以下,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概率会大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