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大科研团队在内陆盐碱地水域养成青蟹。(受访者供图) |
记者 黄合 夏秋之交,新疆三文鱼等“内陆海鲜”,狠狠“出圈”了一把。市科技特派员、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王欢,也因其之前在内陆盐碱地养成青蟹的成功案例,成了各级媒体报道里的熟面孔。 面对聚光灯,王欢倒是很冷静。他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需要的不仅仅是“高光时刻”,更是持之以恒的不断耕耘和真实管用的实践检验。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群年轻人,正在盐碱地旁践行着“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嘱托,将青春试验的舞台拓宽到更加广袤的土地上。 勇闯“无人区” 一个“天方夜谭”式的设想 在内陆养青蟹——这个“天方夜谭”式的设想,其引线埋在王欢的童年时代。 王欢的老家,在黄河北岸的河南省延津县。一河之隔,就是鼎鼎有名的兰考县。 焦裕禄和兰考的故事,王欢在课本里读过。作为在黄河故道长大的孩子,“盐碱地”这个专业词汇,王欢是从日常生活中习得的。 出门、上学、玩耍,总能看到大片大片白花花的土地,在阳光下亮晶晶的,那是河水蒸发后留下的盐花。 村里老一辈人有句话:“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来种地,难拿二成苗。” 虽说从王欢父亲的年代开始,这里已历经多次冲刷改良,还能种上玉米、小麦和棉花等农作物,但改良后的盐碱地肥力有限,家乡父老只能勉力而为。 2018年年初,正在宁波大学海洋学院以《拟穴青蟹适应低盐胁迫的分子机制》作为博士后课题的王欢,从东海之滨回到老家过年。站在浮桥上,他突发奇想地发了个朋友圈:“如果把沿海的青蟹养到黄河滩就好了!” 留言里,有人鼓掌鼓励,有人则在冷嘲热讽。30岁出头,正是不怕输的年纪。王欢一回学校,便着手把这个并不被人看好的设想一步步变现。 之前,他在宁大水产养殖团队负责人、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春琳教授的指导下,以青蟹低盐养殖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一次的新课题,虽说看似有交集,其实难点极多。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般来说,青蟹适应的环境,pH值在7.8至8.6之间。和海水相比,盐碱地上的环境并不适合一般青蟹存活。 “我们做了调研,青蟹最适合的盐度是12‰至24‰,而河南延津和兰考黄河盐碱地的盐度在1‰至3‰之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让青蟹‘活’下来。”王欢说。 那一年,他带着“95后”研究生唐蕾,在河南兰考选了一个地方,挑选有养虾技术的合作社一起开干。然而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盆来自现实的“冷水”。 10月,到了开捕的季节。大家兴致勃勃抽干了整个养殖塘,守了整整3天,但一只活着的青蟹都没有抓到。 “养殖户平时能看到青蟹在岸边活动,等到收网时却颗粒无收,希望落空后,大家的心情无比沮丧。”王欢说。 第二年送蟹苗去延津养殖基地时,刚好碰到大暴雨,运输的车子陷到泥地里动弹不得,又孤立无援。王欢和研究生姚宏志被困在车中,在漆黑而冰冷的雨夜里促膝长谈。 黑暗中,姚宏志说出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学校里其他组的同学劝过他,觉得这个课题根本不可能完成,既浪费精力又浪费钱,说是“小王老师把大王老师(王欢的导师)带到沟里去了”。 没人看好,那就自己找到破解方法;没人成功,那就靠自己蹚出一条路! 那一夜的大雨和寒冷,终将隐入记忆深处。但那份困境中求生的勇气,成了这两个年龄相差10岁的年轻人能够保存一辈子的财富。 发起“突围战” 一场技术产业化的攻坚 “00后”宁大本科生秦康翔,一踏进海洋学院的大门,就慕名找王欢作为导师,从事盐碱地青蟹养殖的相关研究。 作为一个在内陆长大的孩子,青蟹并非小秦家餐桌上的常客。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吃上“透骨新鲜”的青蟹,是他一个小小的梦想。 “那段时间,我每天第一件事就是蹲在养殖池边观察青蟹的生长状况,每天要去水塘好几次,大学四年的暑假,我基本上是在实验室和养殖试验基地度过的。”秦康翔说。 原本白白净净的小伙子,为了这个课题走南闯北,黝黑的皮肤成了他一路耕耘的见证。 一方面,通过不断调整梯度下降的方式,模拟青蟹生存的适合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对数万只青蟹苗的反复比较,寻找最能适应环境的青蟹种苗——在整个宁大水产养殖团队的集体攻关下,一个个难题被逐一突破。 “能否存活,是个科学问题;养出的量有多少,则是个技术问题——这也是让青蟹在盐碱地落地生存最难的问题。”王欢说。 一般而言,青蟹从幼苗投放到收获要经历15次蜕壳,每一次蜕壳就是一次成长。如果青蟹个头长不大,即使在盐碱地里养活了,其在应用推广层面的价值依旧有限。 实验室在宁波,基地在河南。经过反复的检验、论证,大家发现,盐碱水和海水存在差异,比如河南的盐碱水缺少钾、钙、镁等关键离子,而这些离子却是螃蟹蜕壳生长所需的关键元素。 在不破坏水质的基础上,根据水质情况“缺啥补啥”,将水质调整到最佳养殖状态……2020年,盐碱水关键离子调控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在盐碱地水域养青蟹”这项技术最终能够实施推广的关键所在。 如今,通过对青蟹苗的不断“驯化”,只要3天时间,就能让青蟹苗从高浓度盐分环境适应低浓度盐分环境,种苗成活率超过九成。再花3个月至4个月时间,青蟹幼体就能从硬币大小长到手掌大小,生长速度及产值跟沿海地区不相上下。 “让更多海产品在内陆盐碱地‘安家落户’,让更多养殖户走上致富路。”今年年初,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竞赛舞台上,秦康翔作为“青创报国”的大学生代表,讲述了自己的科研创业路。 2020年,他作为“海蟹行盐碱,瘠土变沃田——全球首创盐碱地青蟹生态养殖”项目主要负责人参赛,项目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而他的故事,也激励着更多的学弟学妹,继续加入这个团队。 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就像校训所明示的,宁大一直将产业化放在和基础研究同样重要的位置,鼓励学生除了课本上的知识,还要多读“无字之书”,走进实验室、走向社会。 让青蟹爬满盐碱地 一个强村富民的远大理想 去年中秋节前后,正值青蟹丰收的季节,王欢在延津的养殖基地蹲守了整整三天。 每天基地还没开门,就已有群众从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之外慕名前来。从早上六七点到晚上八九点,人山人海的热闹场面,让王欢切实感受到自己作为科技特派员的满满成就感。 数据显示,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5亿亩可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利用盐碱地,向各类盐碱地资源要食物,“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加快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强化水源、资金等要素保障。 在这方面,宁大这支年轻的团队,已经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目前,新疆、宁夏、内蒙古、山东、陕西等地的农业和科技部门,向宁波大学发出了技术邀请函。陕西榆林的科技与水产部门负责人,今年上半年两次来到宁大,不仅洽谈引进技术,还现场进行了路演,希望将盐碱地青蟹养殖变成助农致富的良方。 在这支课题团队的微信群里,几乎每天有来自天南地北的问题。各个基地的养殖户一旦遇到技术瓶颈,就通过拍视频、抛问题的方式,向后方的宁大团队求助。 无论是半夜还是清晨,这些青年学者、学生都会加入讨论,第一时间送上贴心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这块盐碱地以前种玉米和花生,一亩地最多收入千把元,不少土地撂荒,现在旱地改水塘养青蟹,每亩可以收获四五十斤青蟹,加上套养的对虾和鱼,利润至少能达到1.3万元。” 今年,是范县胡屯村养殖技术员周根宁养殖青蟹的第4年。看得见的经济效益,正在慢慢改变当地农户的传统观念。再加上来自宁大团队的贴心帮助和技术支撑,越来越多饱受盐碱地之苦的农户找到了新的赛道。 “以前,盐碱地是荒地、是负担,现在则成了‘资源’。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科技助农赋能,为更多盐碱地附近的百姓找到新的出路,让曾经的‘盐碱地’都能变成‘致富田’。”王欢说。 据统计,宁波大学水产养殖团队选育的青蟹,已在全国数千亩盐碱地水域养殖。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看来,宁大内陆青蟹养殖的成功,不仅让内地人更快更便宜地吃到青蟹,更关键的是能够改善利用盐碱地,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2021年以来,“海蟹安家黄河边盐碱瘠土变良田”案例入选了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并获评2022年第三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