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来,有关梁祝题材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浩如烟海。图为何润东、董洁出演的电视剧《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
|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另外三个为《白蛇传》《孟姜女传说》和《牛郎织女》),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600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宁波梁祝文化园梁祝雕塑 |
|
宁波西郊梁祝古墓原状。 |
|
宁波梁山伯庙旧影。 |
|
上虞祝家庄玉水河边。 |
|
江苏宜兴善卷洞英台阁。 本版图片由中国梁祝文化研究会提供 |
梁祝传说发祥于东晋时期浙东运河边上的宁波、上虞、杭州等地。随着隋代、元代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疏浚,大运河联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但促进了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对运河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也借助陆路之外的这条重要水道,由南向北不断传播、流变,并形成了以江苏宜兴、安徽舒城、山东济宁、河南汝南、河北河间及甘肃清水等为代表的重要传播地。 ■ 梁祝传说在浙东运河发祥 作为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的有机组成部分,浙东运河以自然江河为主,人工塘河为辅,它的形成已有几千年,远早于隋炀帝下令开凿的隋朝大运河。 而梁祝传说,据已有史料考证,发祥于浙东运河一带。现今发现的最早关于梁祝故事的文字记载,是清人引用的唐代张读的《宣室志》。全文如下: 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装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为女子,怅然有所失。其告父母为聘,而祝氏已字(事)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有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自裂陷,祝氏遂并埋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这段文字中,梁祝故事里“同装、同窗、同葬”等主体情节已得到比较完整的体现。故事人物的活动地点也很清楚:“上虞”“会稽”(今绍、甬一带)、“鄞”“鄮城西”(今宁波城西),都在浙东运河边上。时间是“东晋”。而更完整的梁祝传说则出现在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明州知府李茂诚写的《义忠王庙记》(又名《梁山伯庙记》)中。文中“尝从名师过钱塘”句,点明梁祝过钱塘江,在杭州读书。此文的主体情节与张读《宣室志》没有太大变化,而细节更丰满,地域更清楚—— 祝英台嫁马家的地点是“鄮城廊头马家”(今宁波西),梁祝合葬地为“鄮西清道源九龙墟”(今宁波梁祝文化园所在地)。 绍兴、宁波是梁祝传说的人物产生地;结识、同窗、访友、逼嫁、合葬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浙东运河边上;人物的基本交通工具是“舟”:《义忠王庙》中“负笈担簦渡航”,说明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初相遇在过钱塘江的船上;“祝适马氏,乘流西来,波涛勃兴,舟航萦回莫进”,表明祝英台是在浙东运河上乘船出嫁的。 由此可见,梁祝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浙东运河边上。如今宁波保存着梁祝晋代古墓遗迹、梁山伯庙和姚江九龙墟遗址;绍兴上虞有祝家庄古址;杭州有梁祝读书处遗迹及纪念地万松书院。 ■ 梁祝传说在江苏运河段的传播 梁祝传说较早传到了紧邻浙江西北的江苏宜兴。从零星史料中,我们看到转引的唐代梁载言著《十道志》记载:“善卷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读书处。”善卷山在江苏宜兴,这是宜兴最早涉及梁祝的古迹记载。《十道志》成书时间约公元684年,距离梁祝故事的形成已过去300年左右,但该书只记录一处古迹,没有梁祝故事情节。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较早且可靠的宜兴梁祝的记载,出现在南宋《咸淳毗陵志》中: “祝陵,在善权山。岩前有巨石刻,云:祝英台读书处,号碧鲜庵。昔有诗云:‘蝴蝶满园飞不见,碧鲜空有读书坛。’俗传英台本女子,幼与梁山伯共学,后化为蝶。其说类诞。然考寺记,谓齐武帝赎英台旧产建,意必有人第,恐非女子耳。” 这段文字有“共学”和“化为蝶”的梁祝故事情节,说明当时宜兴一带民间已广泛流传梁祝。《咸淳毗陵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方志,而这部方志的编纂者是时任常州知州的宁波人史能之。史能之系鄞县史氏世家史弥巩之子,淳祐元年进士,博学才俊,熟谙史志乡风。可能对家乡浙东的梁祝传说印象深刻,撰写这段文字时触景生情,遂有了这段简洁的记述。后在明代《宜兴县志》也有类似的梁祝文字记载。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冯梦龙的两部作品都记载了梁祝故事。他在《情史类略》中,讲祝英台籍贯是“祝家上虞”。在《古今小说》中,说祝英台、梁山伯读书处是“余杭”(今浙江杭州)。 清康熙年间的《仙踪记略》,记述“梁为鄞县令”“葬四明山下”。说明宜兴流传的梁祝仍脱胎于浙东运河上的梁祝传说。宜兴如今有善卷洞、英台阁和梁祝琴剑之冢等古迹遗址。 大运河经过江苏扬州的江都,这里也是梁祝传说一个重要传播点。清代扬州学者焦循在《剧说》中提到:“吾郡(甘泉,今属江都)城北槐子河旁有高土,也呼为祝英台坟。” ■ 梁祝传说由运河入长江传播 安徽与江苏一样,紧邻浙江,其中六安市舒城几百年来盛传梁祝。舒城地处江淮之间,水系与大运河相通。近百万人口中,梁、祝二姓占了相当比例。而当地有多处祝家庄、梁家庄,如南港祝家庄、干镇泉水堰祝家庄、南港向山梁家庄,还有鹿起山马家庄(南马)、官塘马家(北马)等地名。舒城曾有两座古老书院,一座是花梨山上的梨山书院,另一座是春秋山上的“春秋学堂”,它们也许为梁祝传说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平台。 舒城的梁祝传说,明显传承了浙东运河边上的梁祝。如舒城流传的《金童玉女下凡》,与宁波《金童玉女下凡记》中梁祝出世的传说,如出一辙;《祝英台传奇》中扮装求学时“姑嫂打赌”情节,访祝、同窗读书等情节,与宁波、杭州、绍兴的传说基本类似。舒城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中,讲到梁山伯学成后当上县令,“鞠躬尽瘁,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组织民众救灾抗旱,“修塘筑坝,疏通河道”,最后累倒在任上。这简直是宁波版梁山伯清官形象的翻版。甚至梁山伯殉职的年龄——终年“21岁”,与鄞县令梁山伯也不差分毫。 “舒城版”梁祝与浙东运河产生的梁祝传说在主题思想、主体情节和主要人物上,基本一致,其主要变化是将人物籍贯、故事发生地点完全移到了舒城区域范围,并且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和自然环境,衍生出丰富的故事细节,使得舒城的梁祝传说别有风姿和魅力。 舒城的梁祝文化传播,除了民间传说外,还产生了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谣、曲艺、戏剧等。因此安徽舒城是国内梁祝传说的重要传播地。 大运河流经长江,沿长江向西南至重庆合川、铜梁,那里也是梁祝传说的传播圈。史载合川曾有梁祝的墓及碑,据我们考察,紧邻合川的铜梁区曾有过梁山庙和祝英寺等多处遗迹。如今梁山庙已毁,尚留有一口古井;祝英寺现已改作祝英小学。铜梁区全德镇祝英村如今仍流传着梁祝传说。 ■ 梁祝传说在山东运河段的传播 山东济宁是历史上大运河北上的重要沿岸城市,也是梁祝传说的重要传播圈。从古籍方志记载来看,明代万历三十九年,胡继修《邹志·墓陵》曰:唐代有“梁山伯祝英台墓在吴桥”,如果记载属实,说明唐代在济宁一带已经有了梁祝传说。现今发现的关于梁祝故事的记载是,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刻立的济宁邹县《梁山伯祝英台墓记》碑。1952年当地修浚白马河时发现了此碑,1975年民间为保护古碑又将它埋入地下,2003年10月当地文物部门再次出土予以保存。 邹县《梁山伯祝英台墓记》共843字。其中记载的“女扮男装”“三载同窗”“死后合葬”等,与浙东运河的梁祝传说主体情节基本相同,只是思想内容上有所变异,祝英台是为孝顺父亲,“可振门风,以谢亲忧”去读书的,对梁山伯忠贞不渝是坚守“心许为婚”,不易“初心”,但又“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只能“舍身取义”。这也契合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蕴含的浓厚的尊儒重孝文化。但墓记的一些细节,仍显现出浙东运河梁祝传说的印记,如宁波北宋《义忠王庙记》载:祝英台读书“负笈担簦”,济宁邹县碑记曰:“从者负笈”;宁波庙记载:“英台嫁鄮西廊头马家”,济宁邹县碑曰:“西庄富室马郎”。 自元代大运河“截弯取直”贯通京城后,加速了运河沿岸的文化交流。我们推测,济宁的梁祝传说最早是从元代才传入并发展起来的。济宁一带无论是梁祝墓、明代重修墓碑记,还是邹城峄山书院、梁祝读书洞及梁祝泉等梁祝传说相关遗迹,基本上是明清时期的产物。 山东济宁除了梁祝传说外,还有民间歌谣《梁祝》、曲艺山东琴书《梁祝下山》、戏曲《隔帘会》等。 ■ 梁祝传说沿运河入淮河传播 大运河经江苏江都、淮阴与淮河相交,穿洪泽湖向西南通往河南汝南。河南一带梁祝故事盛传,尤其是驻马店的汝南。 汝南的梁祝传说及古迹,在早期古籍中记载甚少,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民间传说、歌谣、曲艺、戏剧。在这些涉及梁祝的文艺作品中,出现了一些河南地名,如开封府、洛阳等古都。因此,人们纷纷把梁祝传说人物指向了河南各地。尤其因为汝南有朱董庄、梁岗、马乡等地名,人们更是把它们与梁祝故事联系在一起了。 梁祝传说在汝南兴起较晚,我想多半与此地远离运河水系有关。大运河由南向北,经洪泽湖入淮河,向西长距离间接进入汝南一带。我们遍查汝南当地相关古籍和方志,只查到清代以后的记载。 汝南的梁祝传说与浙东运河的梁祝大同小异,如女扮男装、三载同窗、十八相送等。明显区别是,汝南称祝英台为“朱英台”,所以她的家乡是朱董庄。当地人告诉笔者,河南话中“祝”“朱”难分,故传成“朱英台”了,而综观全国各地的梁祝传说,“祝英台”为大众所传,“朱英台”显然是小众。同样如“草桥结拜”,汝南梁祝传说是“曹桥结拜”,因为在当地语音中也是“草”“曹”难辨。 汝南马乡现存两座梁祝大墓,位于中原古道两边,梁山伯、祝英台各自一墓。近几年陆续发现的一些资料表明,这里原为二孝女墓。康熙《汝阳县志》、嘉庆《汝宁府志》及民国《重修汝南县志》记载,都证实此为明代二孝女墓。由此推测,现在的梁祝双墓应该是后来衍生而成的。 河南坠子、豫东琴书、鼓词、大调曲子、三弦书和豫剧等梁祝题材作品中,有“指腹为婚”“梁祝幼学”“祝母赖婚”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梁祝传说的多样性发展。 ■ 梁祝传说在大运河河北段及其他地区的传播 大运河穿越黄河北上,历史上在河北河间有梁祝传说遗迹。清代焦循引林一清《钱唐遗事》云:“林镇属河间府,有梁山伯祝英台墓。”作者将它归入“钱唐遗事”来述说,说明出处在浙江。钱南扬先生也将“河北河间(林镇墓)”列入梁祝遗迹之一。日本梁祝研究学者渡边明次先生曾寻访到河间,发现有一个“梁家村镇”,但没有找到梁祝墓遗迹。 古代史志中,我们发现河北有不少关于梁祝的记载。如明嘉靖《正定府志》卷之七古迹,“吴桥古冢”条载:“在元氏南佐村西北,桥南西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激,略不骞移,若有阴为封拥者。相传为梁山伯墓。”明崇祯《重修元氏县志》,也沿袭记载,称“相传为梁山伯祝英台氏之墓”。此外,清康熙《古今图书集成》、清乾隆《元氏县志》、清同治《元氏县志》也有类似记载,由此证明,梁祝传说明清时期在河北正定、元氏已广为传播。 大运河北上折而向西,经黄河至甘肃清水。清代《清水县志》载有梁祝墓及传说故事: “祝氏,讳英台,五代梁时人也。少有大志学儒业,为男子饰,与里人梁山伯游,同窗三年,伯不知其女郎。祝心许伯,伯也无他娶。及学成归家,父母已纳马氏聘矣。祝志唯在伯。伯闻而访之,不得而恚卒,窆邽山之麓。祝当子归,道经墓侧,乃以拜辞为名,默祷以诚,墓门忽开,祝即投入,墓复合。” 清水流传的梁祝故事明显带着浙东梁祝传说的影子,只是时间变成了“五代梁时”,地点在邽山之麓。据此推论,梁祝传说是在五代十国以后流传到了甘肃清水。当地流传的梁祝故事多重在结局,如“祝英台投墓殉情”与宁波梁祝殉情表述基本相似。只是“清水版”的故事中,梁祝殉情后分别化为红烟和绿烟,融合在一起。如此诗意描述,在全国梁祝传说中或许是唯一的。 在大运河流域及贯通的长江、黄河、淮河等水系区域,梁祝传说几乎无处不在,梁祝遗址也不止以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中国大运河作为中华文化之河,在千年历史上为中华大地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梁祝传说的流布即是其中显例。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梁祝传说历代古籍文献记载的时间先后,大致可以勾勒出梁祝传说的传播路线—— 梁祝传说最早形成于浙东运河一带,在该区域内流传了数百年后,借助各个历史时期大运河的陆续扩浚贯通,特别是经隋代、元代的大幅度疏通,梁祝传说沿京杭大运河北上过太湖,到江苏宜兴,顺长江向西南至安徽舒城,直至重庆合川、铜梁。继续向北到南京,越长江至扬州江都一带,穿洪泽湖,入淮河,向西至河南汝南。又从大运河北上跨淮河,经山东微山湖,至济宁邹县、曲阜一带。沿黄河向西达甘肃清水。越黄河向北至河北河间一带,使梁祝传说在一些重要的传播圈落地生根,衍生了一大批梁祝读书处、梁祝墓等梁祝遗迹,致使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处是家,四处有故里。这正是梁祝传说的文化魅力所在,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