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春凤正在为居民义务理发。(沈孙晖 盛柏臻 摄) |
记 者 沈孙晖 通讯员 盛柏臻 姚单 李倩 昨天凌晨4点半,家住奉化区方桥街道的蔡春凤又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匆匆赶到自家理发店。她拿上志愿者马甲及电推子、牛角梳、剪刀等理发工具,赶紧奔赴公交车站,赶上636路公交最早的一班车出发了。她的目的地是镇海区庄市街道庄市社区,“任务”是为老年居民义务理发。 其实,蔡春凤家门口就是地铁站,但她只能“望站兴叹”。“因为理发剪刀不能带上地铁,所以只能选择公交车。”蔡春凤说。 这段“旅程”很漫长——从奉化方桥到镇海庄市,往返有80多公里;这段“旅程”很“折腾”——往返至少要换乘6次公交车。 “早上出发时间早,两个多小时能到庄市。今天下午,我还要在当地同心湖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回来正好遇上晚高峰,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到家。”蔡春凤笑称她的志愿服务有种在北京、上海上下班的体验感。 来到庄市社区镇红先锋驿站,一切准备就绪后,上午8时半,蔡春凤的志愿服务正式开始。老年居民陆陆续续来到驿站,一进门就熟络地和蔡春凤打招呼:“小蔡,这次帮我剪短点。”“小蔡,给我换个显年轻的发型。” 蔡春凤热情地招呼“顾客”就坐后,左手拿梳子,右手握推子,不多时便剪好了一个清爽利落的发型。“顾客”对着镜子“左顾右盼”后,连连夸赞她动作麻利、手艺好。 “一天下来,我可以为七八十位居民理发。”蔡春凤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每月蔡春凤并不是只有这一天如此“大费周折”来庄市义务理发——每周二上午去庄市社区,下午到同心湖社区,一天的志愿服务排得满满当当;每周五与庄一社区有个“周五之约”。此外,在每月15日的红动力“红一五”便民集市、每月17日的陈倪路社区“在一起更幸福”志愿服务活动等现场,都能看到蔡春凤忙碌的身影。“平均一个月要来庄市15天,最频繁的时候一个月来了22天!”这种“常态”化的志愿服务,蔡春凤已经足足持续了12年。 为何12年来蔡春凤对志愿服务乐此不疲?为何她又对庄市“情有独钟”? “因为我就是庄市人,从小居住在庄市老街,是庄一社区的居民。”蔡春凤告诉记者,很多找她理发的老人是看着她长大的。 12年前,蔡春凤嫁到了奉化方桥街道。但在她心中,庄市永远是自己的家乡,这些老人永远是她的“亲人”。她说:“年少时,家里没少得到乡亲们的帮助,父母也常教育我要感恩,其实义务为乡亲们理发这件事,就是我父亲提议的。”因此,蔡春凤宁愿每次坐公交车一路颠簸来庄市,也要为“亲人”们义务理发。 为了参加志愿服务,蔡春凤“牺牲”很大。她在方桥开了一家大众理发店,每次来庄市理发,店铺就要关门歇业,一天至少损失200元收入。此外,蔡春凤的往返路费、就餐费都是自掏腰包,但她从来没计较过。 对于蔡春凤的志愿服务,全家鼎力支持,并以她为荣。“嫁过去前,我就和丈夫‘丑话说在前’,告诉他自己经常要回庄市给老人理发。”蔡春凤告诉记者,好在丈夫十分理解支持。晚上无论多晚,丈夫都会等她从庄市回家,一起吃晚饭。 在长年累月的志愿服务中,蔡春凤也收获了幸福和温馨。她的志愿服务理发点,成了乡邻们聚会、聊天的“驿站”。每次看到居民等候理发时有说有笑,蔡春凤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 在蔡春凤看来,她剪的是头发,留住的却是难以割舍的乡情。“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尽我所能服务乡亲们。”她真诚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