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海曙段塘街道大众食坊就餐的老人。(杨绪忠 摄) |
|
▼在奉化岳林健康颐养中心食堂就餐的老人。(杨绪忠 沈桑桑 摄) |
|
▲在奉化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就餐的老人。 (杨绪忠 沈桑桑 摄) |
|
▲在鄞州东柳坊共享食堂就餐的老人。(杨绪忠 摄) |
记者 杨绪忠 政策加持、政府助力、社会力量不断加入……以老年助餐服务为宗旨的老年食堂,这几年逐渐兴盛起来。近期,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明确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在城市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社区老年食堂如何实现长效、良性运作,老年助餐服务路线图该怎么“画”,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一问: 老年食堂如何实现全域覆盖? 这几天,每天上午11时不到,75岁的王芬和老伴就会赶到海曙段塘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大众食坊就餐。 “你看,红烧长毛虾、番茄炒蛋……这里的菜品花样很多,食材也新鲜。来这里用餐,比自己做饭方便多了!”王芬笑着说,最近来食堂吃饭的人很多,“得赶早来,不然好菜被‘抢光’了”。 大众食坊的堂食区面积不大,仅能容纳20人左右。饭点一到,饭菜香味弥漫了食坊的每个角落,周边社区居民、在附近工作的中青年陆续前来就餐,取餐区排起了队,人气很旺。 记者看到,大众食坊门口贴着告示:面向60岁以上老人,食堂每日供应10元的A、B两种套餐,均为一荤两素,主要提供周一至周六的中餐、晚餐。社区长者可根据喜好选择套餐,可堂食,也可送餐上门。 大众食坊运营负责人俞骏介绍:食堂运营两年来,前来就餐的人数翻了一番。“我们的菜品价格实惠,居民乐意来。目前推行10元、15元、20元三种价位的A、B套餐。”另外,食堂还会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墙门组长、老人家属等来食堂试吃,然后根据他们的反馈,在菜品味道、颜色、营养搭配上下功夫,不断改良和更新菜谱。 记者了解到,为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就餐需求,近年来,我市启动老年助餐“双倍增”计划,加快建设老年食堂等助餐服务设施,从“一地一域”发展为“全局全域”,逐步实现老年助餐“出门可及”。 市民政局提供的信息显示,如今,我市通过空间布局“一张图”,将老年助餐服务列入了“老有康养”优享工程。 “我们理解的‘老年食堂’,不仅包括在养老中心或社区挂牌建成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也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社会餐饮企业、单位食堂、邻里助餐点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老年食堂’,形成了一张完整的助餐服务网络。”宁波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党委副书记阮翔说。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点1115个,助餐配送餐服务老年人超1000万人次,服务覆盖率超95%,位居全省第一。 在宁波步入老年化社会的背景下,老年食堂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减弱,需要更加健康、营养的饮食来维持身体健康。老年食堂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就餐选择,减少买菜做饭这件事给他们带来的麻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于独居的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来说,老年食堂的服务显得尤其必要。 宁波已连续三年把建设标准化老年食堂列为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市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先后出台宁波市标准化老年食堂、“老年共享”餐厅和老年助餐点建设指引,全面推进老年助餐工作实施意见,以及市级地方标准《老年食堂建设和服务规范》。 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老年食堂348个,到今年年底,将基本实现老年助餐机构镇(街道)全覆盖。按照计划,我市将力争在2024年年底实现助餐送餐服务村(社区)全覆盖,2025年年底实现有助餐意愿的刚需老年人供给全域覆盖。 二问: 老年食堂如何做到实惠为民? 早上7点不到,年逾七旬的张阿姨来到鄞州区东柳社区的共享食堂,为自己和老伴买好了早餐。“我买了两个大肉包、两根油条、两个菜包,总价是12元。食堂对社区内的老人有优惠,早餐每人消费6元以下的还能打对折,所以我俩只要付6元,就能买到这么多东西,加上家里自己煮的鸡蛋,营养搭配很全面!”张阿姨对共享食堂的服务很满意。 今年5月,东柳坊社区共享食堂开始营业,为小区里的老人提供用餐服务。 东柳坊是典型的老小区,现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000多人,社区居民多次提出要办老年食堂。但是,社区自己开设老年食堂面临资金短缺、场地租金贵、厨师聘请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东柳坊社区党委结合“党建聚合力”工程,以聚力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与辖区企业亚细亚海运集团结对,历时6个月,升级改造了位于中兴路上的亚细亚海运集团职工餐厅的软硬件设施,打造了面积200余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00人就餐的共享食堂。目前,已有130余位老年居民办卡充值来此就餐。 老年食堂是否具有良好的口碑效应,最大的检验标准就是能不能真正惠及民生,提高服务对象的获得感。 首先是要保证菜品的安全。在市场监管、民政等多部门的多年努力下,目前我市老年食堂对大宗食品实现了统一采购,食品配送率、阳光厨房建成率和食品安全量化A、B等级率显著提升,均在90%以上。同时还通过“浙食安”平台实时监管老年食堂运行情况,并加强对助餐企业的加工、采购、储存及运输配送等重点环节的全流程监管。 其次是价格要实惠。据第三方机构调查,绝大多数老人对菜品的价格非常敏感。为此,共享食堂的经营者会尽可能把菜品的价格降下来,让利于民。“我们这里采用优惠价、成本价,米饭、汤品都免费,不限量提供。素菜的价格是9元,荤菜的价格在12元至15元之间,还推出了一荤一素加饭加汤的13元套餐,错峰吃饭可享6.6折优惠。”东柳坊社区共享食堂工作人员介绍,社区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凭证件还可享全场菜品的折扣优惠,如菜品8折和充值优惠等。 俗话说,众口难调。老年食堂菜品的口感和品质,绝对是众人关注的焦点。这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质量和口味的结合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对老年食堂的经营者来说,难度确实不小。 “养老助餐,安全是第一位的,口感也很重要,要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人到老年,食欲会下降,如果菜品味道过于寡淡,老年人不爱吃的话,反而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对健康不利。”亚细亚海运集团党支部书记郭建华说。他建议提供养老助餐服务的机构,要组织人员参加老年营养师培训,学习一些老年营养配餐的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一方面,要对老人的咀嚼能力、吞咽能力和消化能力做评估;另一方面,要对餐食进行分级,比如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膳食、流质膳食等。合理搭配营养全面的膳食,对老人的健康有很大帮助,可以大幅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问: 老年食堂如何保证长效运作?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老年食堂“冷热不均”,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现在,老年食堂层出不穷,有的人气很旺,甚至成为“网红”食堂,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来搭伙。但也有部分老年食堂客人稀少,经营状况不稳定。特别是一些社会助餐点,开办没多久就关门歇业了。 那么,如何把老年食堂这项“惠民工程”持续下去,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呢? “建设老年食堂,主要还是资金投入问题。事实上,餐饮企业办老年食堂,想盈利的可能性是很低的。企业做这件事,更多的是需要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宁波新四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干海宏坦言,要真正办好老年食堂,政府应发挥主导优势。据悉,该公司正在筹划,准备在海曙新街口开一家社会化的“共享式”老年食堂。 “老年助餐想要长久办、可持续,应依托政府、市场、慈善三方力量形成合力。”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服务研究院院长陈延认为,政府要加强统筹,充分发挥协调各方资源优势,通过建设补助、运营补助、提供场地、减免租金等多种方式,激活市场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的“一池春水”。市场是主体,办老年食堂要充分植入市场运营机制,不盲目“跑马圈地”,根据宁波市情来稳步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的发展。 宁波工程学院“一老一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吴玉霞认为,政府要采取多种明确的措施,支持社会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提供打折优惠“助老福利”。在资金筹措上,要紧贴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优化老年食堂的建设布局,确保政府财政资金运用的有效性。“建议尽可能对已有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和网点实行分级管理,提升其服务效率。要采取多种灵活措施,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这样才能真正把这件好事长长久久做下去。”吴霞说。 浙江万里学院物流系主任李肖钢认为,近年来,我市老年助餐服务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参与”转变。“要鼓励倡导村(社区)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物业及基层老人协会、爱心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壮大老年助餐、送餐队伍,形成一个便捷惠民的助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