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之琛正在创作鞭墨作品 |
|
伍山石窟(指墨) 2022年 |
|
月出江静(金墨) 2013年 |
匡景鹏 编者按 11月22日,“凫溪顽石·王之琛艺术作品展”在浙江省美术馆举行,我市画家王之琛以全新现代观念和艺术技巧创作的60多件金墨、鞭墨系列作品,亮相西子湖畔的艺术殿堂。 王之琛,1965年出生于浙江宁海,1988年毕业于宁波师范学院,结业于姜宝林中国画工作室高研班和中国国家画院胡伟综合材料绘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玖玖美术馆馆长。他还是宁海温泉文化艺术村创始人。 早年,王之琛醉心于传统水墨。近年来他以饱满的艺术激情,大胆探索水墨艺术的现代转化,尝试“指墨”“金墨”“鞭墨”“综合艺术”等创作形式,确立了淋漓泼辣又柔韧丰盈的线性艺术语言。作品《怜鸣》《大地的伤痕》《广厦汗碱》等,先后入选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作品《雄关漫道》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著名画家姜宝林评价王之琛作品“在点线面以及色彩线条的尝试中,在动与静、冷与热的情绪交织下,恰似灵肉双重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翻卷出艺术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和将生命体验汇入万千心像的追求”。 宁海偏于一隅,固然缺乏大都市浓郁的引领风尚的艺术氛围。但对于一位有追求、有才华的艺术家来说,他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瞭望、思索、游历和不断实践,行走于现代艺术的前沿,让这片植入了潘天寿艺术基因的土地风华重现。 2011年,宁波美术馆主办宁波第一届当代艺术展,王之琛作为参展艺术家不仅展出了水墨作品,还展出了一件利用现成物做的、体量很大的装置作品。开展之前,他积极协调本来属于美术馆的各种展前准备工作,其间不时有人喊他“王总”。后来随着交往的深入,才得知他是美术科班出身,起先做了一名教师,后来又投身商海。记得与他聊天时,他曾多次说过,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很多成就斐然的艺术家,一生没让毛笔干过。“没让毛笔干过”——这么多年来,王之琛对艺术孜孜以求,正是以这句话不断鞭策着自己。 尽管一直在两个平行的世界间穿梭,一个是浮华的商业世界,另一个是完全沉浸在与自我对话的艺术世界。这两个世界可能相互影响,比如他的商业空间就具有很浓的艺术气息和格调,但王之琛是真的热爱艺术,艺术之于他,或许就是一剂自我救赎的良药,而在我看来,艺术让他的生命变得更丰盈、更立体、更有意义。 王之琛的艺术之路跟很多从事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一样,从学习书法和临摹古代经典作品开始,后来逐渐向现代实验水墨蜕变。可是,他又执着于对笔墨的极致追求。应该说,浙派山水重笔墨的传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更甚者,他把笔墨看作中国艺术的精髓所在。在他看来,中国水墨画可以革命,绘画形式可以变,但是笔墨传统不能丢。然而,如我们所知,水墨画中的用笔用墨技巧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获得。中国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临帖贯穿了他们的一生。 王之琛从未间断过书法练习,他多次强调他的艺术根源是书法。再联系到王之琛的生命经历以及从业背景,我们可以认为书法之于他,不仅是其艺术的根源,亦是他身心修炼的一个道场,获得生命意义的一条重要路径。书法用笔是王之琛创作水墨画所要追求的重要艺术方式。他的传统水墨画,师承书画大家潘天寿先生,画面大开大合,笔墨精神十足;他在创作材料方面大胆创新,用金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金灿灿的富贵之感,同时又不失笔墨精神。然而,在笔者看来,他的金墨画的重要意义还是要从书画与人生的关系上去理解,如果书画是一位艺术家进行自我精神修炼或人生修行的方式,那么,王之琛的金墨画似乎表明:艺术创作未必只能在画室或书房里进行,而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事实上,王之琛确实这么做了。 王之琛后来又开始尝试“鞭墨”,具体而言就是以麻绳、钢丝、毛竹等不同质地和硬度的工具为“鞭”,蘸取或吸纳墨水,结合矿物色料、丙烯,在纸张或画布上通过投掷、拍打、滴洒、拖拉、搓揉、滚动或摩擦等方式,形成粗细、浓淡、软硬、大小、形体和力度不同的痕迹,进而构成图像,甚至加入石英砂、金粉等,拓展为金墨或综合材料作品。由上定义,我们可知“鞭墨”是一种创作方式,它所使用的工具,突破了毛笔的局限,把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材料变成了创作工具。还有,他所使用的材料不限于水墨,而是运用多种材料来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创作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书写变成了“投掷、拍打、滴洒、拖拉、搓揉、滚动或摩擦等方式”,这意味着他把属于精英的、精神性的“书写”(中国水墨画自古以来以“写”称之)转变为一种身体的运动。王之琛的“鞭墨”不仅扩充了作画的工具和媒介,也把具有精英化特征的艺术给大众化了,进入了日常生活空间,司空见惯的材料或工具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媒介。此外,“鞭墨”的创作过程,也改变了传统的作画习惯,传统的作画过程心、手、笔达到高度统一,心控制手,手执笔,笔饱含墨与水,在宣纸上缓缓展开……尽管也强调“神来之笔”的艺术效果,但更强调心对绘画过程的把控。而“鞭墨”则不同,除了全程需要心灵的参与,身体出场了,身体带动着胳膊和手拿着不同的作画工具在画布或宣纸上运动,更大程度上超出了精神的把控,在激情和理性、技与反技、当下与传统之间,展开身体的运动,画面也缓缓显现出来。所以,他的“鞭墨”不仅是一种创作手法,也是生命展开的过程。从这个层面来说,他可能把生命理解为一幅画了。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王之琛的水墨实验遵循着现代实验水墨的内在逻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实验水墨向着抽象化的方向发展,很多艺术家,像邱志杰的《作业一号:兰亭序重复书写一千遍》、丁乙的十字架重复系列、李华生以及余友涵的抽象系列作品,表现出某种共同的创作特征,那就是抽象重复、形式繁多的表象特征,而不再把先行的观念强加于作品之上。著名批评家高名潞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极多主义”,后来他在《意派》中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化,如其所言,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和构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那些重复相似的系列画面,那些构图中的方块、点和线,既不是要预示物质的纯粹化,也不是要隐喻背后的精神性和理念,而是一种“积累”。它类似于日常生活中人的劳作过程,是一种非常集中的精神劳作,是艺术家与物对话的过程。所以这些形本质其实是无形,无形是日常生活中的重复琐碎的感觉,或有点像流水账的积累。我们再回到王之琛的创作,他一方面对传统水墨的认知具有颠覆性,另一方面他又与当代实验水墨的发展趋势暗合。他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画面效果也趋于抽象,创作方式具有高度的重复劳作性的特点,不以追求绘画背后的隐喻或意义为主旨,而是在与物对话的过程中,显现生活或生命的重复与琐碎。此外,他一直秉持着传统水墨的审美特性,实际上他在坚守水墨艺术之为中国艺术的底线。这与二十一世纪初很多艺术家和策展人尝试着让中国当代艺术走出“被殖民”的境遇相符合。王之琛的艺术探索和实践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身份焦虑的直接回应,他的出发点可能是地方性的(他特别强调他出生和生活的地域宁波宁海),而最终要解答的是何谓中国独有的审美性的问题。 (匡景鹏,艺术史博士,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