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04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记电影也可以拍得至美至纯

——《吾爱敦煌》观后

《吾爱敦煌》电影海报

    曲水

    根据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老人生平事迹改编的电影《吾爱敦煌》,影院排片量很少,且放映时间不是在中午饭点,就是于夜半时分。而出于对樊老一生坚守敦煌精神的钦敬,和对片中樊老饰演者陈瑾演技的期待,笔者还是忙里偷闲欣赏了这部主旋律影片。

    传记电影难拍,因为并不是每一位传主都有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像樊锦诗老人,她的经历说简单也简单:24岁从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敦煌研究院,然后便驻守西北荒漠,工作了整整一个甲子的光阴。退休之后,她受聘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继续为敦煌文物的保护发挥余热。所以说拍这类影片,有点像写命题作文,一般就是线性叙述,着力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吾爱敦煌》的优处在于,它以自身质量证明:传记电影,但凡用心,也可以拍得至美至纯,感人至深。

    陈瑾在该片北京首映式上曾表示:她以前演的角色,大多属于“无中生有”型,或是作家创作,或是编剧杜撰,即便生活中有原型,也已进行了艺术典型化处理。此次饰演樊锦诗,老人就在眼前,她的为人,她的事迹,她的成就,真真切切。陈瑾直言自己退缩过,觉得樊老的那种精神情怀、理想高度、人生境界,都是自己遥不可及的。然而她可是拿下过金鸡、百花、华表等一系列电影奖项的实力派演员,其演技在业内外有口皆碑。所以最终陈瑾还是克服重重困难,饰演了“敦煌女儿”,并让她在银幕上大放异彩。

    《吾爱敦煌》的剧本相当扎实。樊老写过一部名为《我心归处是敦煌》的自传,这成为编剧完成案头工作的“源头活水”。“一剧之本”立住后,陈瑾抓住了人物的“魂”,展现出她那瘦弱身躯内蕴藏的对中华文物瑰宝深入骨髓的热爱,表现真实而富有层次感。樊锦诗是一个在平凡中凸显伟大的人物,她也有自己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一开始,初来乍到,虽意气风发,然缺乏经验,便在前辈的指导下,埋头“修洞子”。待她自己担任了院长职务,不得不兼顾“洞内”和“洞外”两方面的情况。片中有场精彩的重头戏,是樊老和开发商吵架。商人瞄准了敦煌莫高窟的商业价值,提出融资、上市,大力开发此地的旅游资源。可有着千年之龄的石窟怎能承受每日大量的客流呢?樊老自然极力反对。商人于是气急败坏,说什么“敦煌是大家的敦煌,不是你樊锦诗一个人的敦煌”。樊老着急起来,也是骂人不带脏字:“你们这样搞,和当年的王道士有什么区别?”大家都知道,在敦煌历史上,曾遭受过一次人为的浩劫,即王道士盗取敦煌文物卖钱。樊老吵架后,走到室外,坐在树荫下的石凳上。但因生气,扶在膝盖上的双手仍在剧烈颤抖。樊锦诗老人说过一句话:做儿女的要守护父母,而我们作为敦煌的儿女,自然要尽全力守护好莫高窟,此心不改,此志不移。

    影片最后的彩蛋给观众带来莫大惊喜:樊老本人出镜!观众立时感觉陈瑾演得太像了。陈瑾本人高瘦,但她化上老年妆,套上老年羽绒服,双手往身后一背,走在敦煌文物研究院外的廊桥上,那步态,连樊老的同事也啧啧赞叹:真像,真像樊院长!镜头一转,陈瑾又换回自己大衣,筒靴的装束,又美又飒。偏偏当她站在矮小的樊老身边时,宛如孩子般谦逊。老人带着她观壁画、看图册,散步聊天……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文物的原貌,传给子孙后代。”《吾爱敦煌》讲述了一个人的人生,而她的人生又和中华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敦煌美轮美奂,独一无二的石窟壁画艺术是悠久历史的华美写照,也是高贵精神的物质载体。影片拍出了敦煌的大美和敦煌人的大爱,它们如荒漠上一弯新月,冰天雪地上的万里恢宏。乱云飞渡下,樊老从壮志青年成为皤然老妪……岁月沧桑,石窟历经千年风霜,依旧巍然屹立……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