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23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得益彰话碑亭

仇柏年

遗嘱亭
片石留香亭
纪功碑亭
筑城碑亭
松心竹节碑亭
钦旌节孝碑亭
四先贤故里碑亭

    宁波的路亭和牌坊精彩纷呈,宁波的碑亭也可圈可点。所谓碑亭,我的理解就是为保护、烘托碑而建的亭子。不少路亭内也有碑,甚至不止一两块,却不能称作碑亭,因为路亭的主要功能是供行人休息,碑在亭中处于从属地位。而碑亭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雨打日晒等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对碑的损害,碑大多位居中心,是亭中主角,有的碑亭甚至连人都进不去。除了保护作用,碑亭还能提高观瞻性。碑有了亭的烘托,就显得更加美观气派。当然,亭因为碑的存在,也更具文化底蕴。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碑有纪念碑、纪事碑、节孝碑、神道碑等各种碑,亭也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出镜率最高的碑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为纪念这位革命者,全国各地纷纷以其名字命名道路、桥梁,设立纪念堂,建设公园。宁波也于1927年6月发起募捐,兴建中山公园。因资金等原因,直至1929年秋才建成。中山公园大门之后、景行坊之前,原先有座亭子,名为“觉后亭”,但宁波人大多称其为“遗嘱亭”,也许还有人会称作“圆亭”,因为它是安置孙中山先生遗嘱碑的亭子,形状为圆形。

    遗嘱亭为全水泥结构,六根托斯卡纳式圆柱环立,撑托起头盔式的圆顶,圆柱下面是高高的圆亭台,亭台边缘环以瓶形护栏。这种西式风格的建筑,当时比较鲜见,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宁波的建筑时尚。碑亭建成后,成了公园一景,无数游客在亭前拍照留念,它应该是旧时宁波出镜率最高的碑亭。

    遗嘱亭有一谜,就是在迄今发现的约十张旧影中,未见有碑立在亭中,也不见碑底座。一些回忆文章,对碑的描述也互有矛盾。现今,遗嘱亭已不存,由沙孟海先生书写的“总理遗嘱”碑依然完好,安置在公园后山南麓廊亭中,供人参观。

    充满感恩的碑亭

    镇海中学梓荫山西北侧,茂密的树林中,矗立着一座碑亭,碑亭旁边,还伴着几尊古炮。碑亭建于1936年10月,是镇海缙绅为吴杰建立的纪功碑亭。

    吴杰出身贫寒,入左宗棠帐下后,因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擢升为守备。

    1885年3月1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军舰入侵招宝山外,向镇海炮台发起攻击。吴杰亲自操炮向法舰反击,击中敌舰,迫使其撤退,无法侵入甬江口。战争僵持时期,有勇有谋的吴杰,还率亲兵乔扮渔夫登法舰侦察敌情。当时《申报》《点石斋画报》等媒体,对吴杰的事迹均有报道。

    镇海是浙东门户,历史上曾发生过抗倭、抗英、抗法、抗日战争。而能击退敌寇、成功拒敌于甬江口外,避免镇海及宁波城内百姓遭受战火蹂躏的,只有抗法战争。吴杰为赢得战争胜利起了关键作用,但“提督惭智勇出公下,乃以违约束责公对簿”,追究吴杰未奉命令擅自开炮责任,吴杰一度离开浙江。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朝廷又调吴杰镇守镇海炮台,命令下达,浙人闻讯皆相庆,说“还我吴公矣!”可见浙江百姓对吴杰的信任。

    吴杰镇守镇海十余年,治兵有方,“呴濡士卒与为一体,而纪律整肃,宽不长奸,猛不侮孱”。更难能可贵的是“兵民洽和,盗贼屏息,渔舟商舶出入岛屿,擢歌扬帆弛其戒心,尽一县中沐浴威惠”。可见军民关系处得非常好,保障了一方平安。

    吴杰74岁去世,祖籍安徽歙县,却葬在镇海黄梅堰(今属北仑),其后代也成为镇海人。1936年是吴杰百年诞辰,镇海缙绅父老担心随着时间流逝,后人会逐渐忘记吴杰功德,于是互相商量,趁吴杰百年诞辰之机,在梓荫山建吴公纪功碑亭,使后人永远不忘“有劳于兹邑”的吴杰。

    碑亭四柱歇山顶,系水泥仿木建筑,亭额“吴公纪功碑亭”,前柱镌“丰碑留梓荫,威望震欧洲”联。亭中立“吴公纪功碑”,碑文由湘潭人袁思亮撰,镇海人俞佐庭书写,碑阴镌虞和德、俞佐廷等46位公建人姓名及立碑时间。

    梓荫山纳入镇海中学校园后,镇海县政府于1984年拨款,在招宝山上又建了一座吴公纪功碑亭,供游客凭吊。可见,只要有功于国,有惠于民,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正如碑文所言“嬗代耆氓仍讴歌……贞石可蚀铭不磨”。这吴公纪功碑亭,是镇海人民的感恩碑亭。

    建筑等级最高的碑亭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山堰旁,有座片石留香亭,位于它山庙前。亭体量很小,面宽1.95米,进深1.15米,仅一张单人床大小。但是亭的规制等级很高,为庑殿顶,宁波市域内与其同级别的,大概只有孔庙。

    亭坐北朝南,南枋题“片石留香”额,两柱镌“江河旧着分流绩,霖雨新膺锡谥荣”联;北枋题“有孚惠心”额,两柱镌“一代神功参禹迹,千秋知己颂羊碑”联。

    碑阳之额,镌双龙戏珠图案,碑身正面镌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官员逐级申请为王元暐锡加封号,以及皇上审批,用朱笔圈出“孚惠”二字的经过。大概因皇帝朱笔及圣旨,这碑亭得以最高等级建造。碑文之末,有知县和38名绅士姓名及立碑时间。

    碑之阴是《加封遗德庙孚惠侯王公碑记》,由鄞县知县周镐撰写。碑中记述王元暐是山东琅琊人,唐大和七年(833年),到鄮县(即后来鄞县)做县令。王到任后,以阜俗为本,务勤俭,尚敦朴,戒游惰,惩贪暴,风俗大治。王元暐还注重水利建设,看到“鄞地中高外卑,河水易竭,海潮与内河相交通,水咸不可食,溉田辄腐,民甚病之”,于是引它山之水,曲折数十里达于城。并界石为堤,使江与河截然分流,以汲以灌,民用饶足。后人思其功德,就在它山之巅,建祠祭祀。到南宋乾道时,孝宗皇帝赐号“遗德庙”。后来理宗皇帝又两次加封,先是封“善政侯”,约20年后又加封“善政灵德侯”。清嘉庆六年(1801年),鄞县“久雨水溢,禾尽偃,邦人大惧”,王元暐“降灵于庭,雨止水平”,这一年粮食仍获得大丰收。清嘉庆十年(1805年)六月奉旨加封“孚德侯”,皇命下达那天,鄞县百姓扶老携幼,填塞庙门,欢声若雷。

    为铭记王元暐功德和表达百姓饮水思源之情,次年建此碑亭。

    现存古碑体量最大的碑亭

    镇海有道城塘合一的城墙,位于城北,城外原先是一望无际的大海,碑亭就建在西北转角处城墙之上。

    亭中古碑高3.26米,宽1.43米,厚0.24米,气势不凡。碑额正中镌《定海县增筑内城碑记》,两侧伴一对仙鹤,碑体边缘绕34条小龙。碑文记述郡境形胜、镇海地理特点、筑城历史、城墙重要性、城墙布局以及筑城经过。镇海历史上曾多次筑城,最早始于钱镠,历元而隳。明洪武元年(1368年)始立木栅,后易以石。1387年汤和建卫,拓而大之。城延袤九里,辟有五门。因历年既久,堑障渐弛,隆庆三年(1569年)又谋划筑城,原议“增筑城外城”,后采纳“长老黎庶”意见,“随旧城地势宽窄而舒缩”,依塘而筑。工程始于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历时一年零七个半月建成,原议用银一万一千余两,后仅用银七千余两,省了不少经费。筑城经费“取诸鱼税”,劳力“取诸在城编户”。

    撰文者为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对筑城人员颇为赞赏,称“诸君子之为斯城也,自为者寡,而为民者多;为一时者寡,而为百世者多;为一方劳役者寡,而为边徼保障者多”。

    碑亭建于万历三年(1575年),至今已有448年历史。因年代久远,损坏严重,落架重修后,仅保留一根原柱,亭柱风化剥蚀十分严重,而碑体却保存良好,仅下边局部受损,足见亭对碑的保护作用。

    凝结着辛酸泪水的碑亭

    节孝碑亭,因其作用与节孝牌坊相似,志书中往往将其归入坊表一类。这种碑亭数量很多,据光绪《慈溪县志》记载,仅慈溪一地,就有11座。目前宁波市域内,只剩下4座。

    大路节孝碑亭

    此碑亭位于海曙区龙观乡大路村,前临中畈溪,后依杜岙山,六棵参天古樟拱卫在碑亭周围,环境十分优美。

    碑亭全石结构,四柱歇山顶,采用青红石间作,亭顶及雀替、斗拱用青石,其他均为红石。立柱之间置石棱柱,将碑围在里面,人不能进入亭内。

    走近碑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前柱两侧“一片冰心盟古井,九重丹诏勒穹碑”联,书法雄健,笔力遒劲。碑亭正上方镌“圣旨”两字,周围辅以一正两侧三条镂空腾龙。圣旨下方正前枋上,刻呈报环节和奉旨旌奖时间。两侧刻浙闽总督至县学训导等八位大小官员的官衔姓名。

    碑亭内的石碑,体量硕大,碑上端与枋齐高。碑阳之额镌“钦旌”两字。碑身中间镌“节孝”擘窠大字,苍劲有力。边缘刻“兵部侍郎巡抚浙江等处程含章,为宁波府鄞县故儒陈忠元妻董氏立”小字。碑阴刻《节孝陈母董孺人碑记》,碑记文字多,信息量大。

    由于树荫浓密,光影斑驳,再加上栅栏遮挡,读碑不易,拍照更难。也许是这个原因,有媒体说“董氏16岁嫁给陈忠元,20岁起守寡,侍奉婆婆、伯母及二姑姑三人,其子陈信孚时任礼部尚书”等等,皆与碑文不符。

    据碑文叙述,董氏自小品性卓绝,在家时特别受父母钟爱,18岁出嫁,26岁亡夫。丈夫去世前哭着对董氏说:我将离世,你能不能成为我家孝子?董氏指天自誓,一定尽心尽力养姑抚孤。丈夫去世后,董氏含辛茹苦,以纺织为业,独力赡养婆婆及丈夫的伯母,照顾细致入微。婆婆亦深爱敬之,经常对人说,我有这样孝顺的媳妇,如同儿子还活着。董氏还精心抚育儿子,教之以义方。后来,婆婆两妯娌相继离世,家里还遭了火灾。董氏守寡51年,“迨遗孤成立,苦志获伸,而孺人逝矣”,去世时董氏76岁。

    清道光五年(1825年)董氏获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才建立碑亭,整整过去了24年,这也间接反映出家境并不宽裕,其子陈信孚任礼部尚书恐属子虚乌有。

    松心竹节碑亭

    此碑亭位于奉化西坞街道亭山村中,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存四座节孝碑亭中,它建得最早。而且,它的用材和结构,也与其他三座不一样,另三亭全用石材建筑,而此亭采用石柱木构瓦顶,造型美观。再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它类似天一阁兰亭,属于倚墙半亭,亭北侧倚靠在一堵马头墙上。

    亭为四柱歇山顶,筒瓦覆顶,正脊为滚瓦花脊,两端有龙形吻兽,正中有和合二仙。亭子的两个飞檐翘角,如大鹏展翅,飘逸灵动。亭柱联“孝行锡旌名与停山永竣,贞操赐表心偕康水长清”。

    此碑雕刻十分精美,碑额中间直书“圣旨”两字,两侧衬以云水间翻腾之龙,很有气势。碑身中心刻“松心竹节”四大字,右侧镌奉化县儒学、奉化县正堂、宁波府正堂、闽浙总督部堂、浙江巡抚部院、浙江督学部院、布政使司各级官员姓名及呈报环节。左侧镌“题奉旨旌表奉化县故儒董在田之妻李氏、在鲁之妻任氏立”,可见这是座“双节”碑亭,是为两妯娌所立。

    李氏、任氏的节孝事迹,碑中没有记载,奉化县志中也有录无传,具体事迹不详。据说在动乱时期,亭被围作鞋铺而幸免于难,故碑亭完好保留至今。

    钦旌节孝碑亭

    此亭位于奉化舒前村南,与村庄隔河相望。

    碑亭前枋,雕有“表操”匾额,正面柱镌“志矢柏舟标朗节,嶶遗彤管表贞风”联,背面柱镌“贞心谥可追贞义,圣善荣堪沐圣恩”联,枋柱交接处,置青石卷草纹雀替。

    亭中之碑,碑额云龙纹,镌“圣旨”两字。碑身正中镌“钦旌节孝”大字,上款为“大清道光乙巳岁黄钟月 谷旦”,下款为“故儒舒逸舫妻邬氏 立”,背面文字与正面同。

    光绪《奉化县志·列女传》记载:邬氏是监生懋修之女,20岁时嫁给文学舒逸舫,不到3年丈夫死亡。自此她衣着朴素,不再化妆打扮,专心孝顺公婆,抚育小孩。“盘匜滫瀡,视所欲进之。事无巨细,悉禀以行。”邬氏守寡时,孩子幼小,还是“抱手”,她教子严而有法,“尝述生平辛苦以感动之”。邬氏63岁去世,道光十六年(1836年)获旌,碑亭建于1845年。

    钟郝遗徽碑亭

    此亭位于象山县晓塘乡月楼岙村,亭面南略偏东,亭及碑皆用蛇蟠石制作,质地粗糙,风化严重。亭的结构较为独特,有上下两层。上层四柱十二斗拱,斗拱上承歇山顶,亭顶檐口雕如意图案。正面枋中间雕书卷状匾额,书“紫宸宫”三字,枋两端雕鳌首。枋下设门,门两侧雕一根藤吉祥纹饰,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旁边立柱有联曰“九重深雨露,四德灿云霞”,上联言皇恩浩荡,下联说妇德高洁。上层的两侧面,中间雕圆窗,旁边各雕一草龙,组成双龙戏珠图案,窗下雕有护栏。

    下层亦为四柱十二斗拱,正中匾额书“钟郝遗徽”四字。亭柱为少见的圆柱,前柱上雕有弧形联板,上镌“冷抱冰心尽节尽孝,苦丸熊胆课子课孙”联,此联总结了碑亭主人冰心玉洁、恪守妇道、含辛茹苦、抚育子孙的一生。亭柱下部风化严重,但灯光斜照,尚能辨识联字。

    亭中之碑,镌浙江巡抚至象山县学训导等七名官员题请旌表节孝,有“为儒士庄耀序发妻黄孺人建”“坤德永贞”等文字,时在清咸丰元年(1851年)。因风化,碑下部文字较难辨认。

    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黄氏嫁给庄耀序不久,丈夫即病亡。婆婆年老患目疾,她“奉汤药唯谨,亲理内政不少懈”。黄氏守节50多年,“人咸敬之”。道光十二年(1832年)黄氏获旌给匾,儿子庄华也成了县学生员,即通常说的秀才,似乎苦日子熬到头了。但令人悲哀的是,儿子成家后,又不幸早早去世,媳妇黄氏也成了寡妇,结果也与婆婆一样守寡,以节孝旌。

    四座节孝碑亭,看似彰显节妇孝女的荣光,在今人眼里,看到更多的是旧时妇女的辛酸和悲哀。

    除上述八座碑亭之外,在旧影中可见的还有:鄞州横溪的明兵部尚书张邦奇墓道碑亭,神道碑文由严嵩撰写;余姚龙泉山前姚江之畔的四先贤故里碑亭,分别立汉高士严子陵、明先贤王阳明、明徵士朱舜水、明遗献黄梨洲故里碑,四碑亭并列一起,蔚为大观。据说抗战期间,碑迁至旧县衙内秘图山荷花池旁保护。新中国成立后,又迁至龙泉寺西侧。“文革”时被毁,1981年按旧影复制重立,次年5月复建碑亭。后因市政建设需要,再迁于龙泉山南坡。

    现存的碑亭,还有:奉化南山瑞峰塔下碑亭,亭柱镌“文笔一支凌霄汉,穹碑千古耀南山”联;鄞州咸祥咸四村杨公祠碑亭,亭中有四通古碑。不过此亭现已重建,额为裴杨功德亭。

    除了上面列举的老碑亭,宁波新建的碑亭也不少。如海曙天一广场药皇殿西侧,有天人共泰碑亭,安置着海宇靖平碑及两只大赑屃;余姚化安山有梨洲先生神道碑亭,碑体量巨大,镌有4000余字;镇海巾子山有张世杰纪念碑亭;皎口水库有记载日寇焚毁大皎村的毋忘亭和皎口水库碑记亭;鄞江镇南塘河畔有洪水湾塘遗址碑亭等,限于篇幅,不一一详述了。

    (除旧影外,照片均由本文作者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