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单玉紫枫 见习记者 王嘉彬 通讯员 柯薇 夏文杰 凌旻 这里,是宁波舟山港所属岸线最长单体集装箱码头——梅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抬眼望去,岸线延绵望不到尽头,集装箱巨轮一字排开,耳畔汽笛声阵阵,码头一线智能化桥吊气冲霄汉、堆场内一台台龙门吊气势昂扬、无人集卡载着集装箱穿梭不停…… 力量感与科技感交织的画面,正是宁波舟山港提“智”增效的生动写照。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早在2016年3月,随着“振华31”轮缓缓靠泊,宁波舟山港首批两台远控桥吊、首台轮胎式远控自动化龙门吊陆续抵达梅山港区,一场智能化转型的“协奏曲”便有序上演。如今,这里拥有全球最大规模远控自动化设备集群,36台远控桥吊和110台轮胎式远控自动化龙门吊全部投入运营,无人集卡与有人集卡鱼贯而行,标志着全球唯一单体超千万箱级混线作业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式“上线”。 远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也让司机的作业环境焕然一新,不仅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也提升了作业安全性。 “现在操作桥吊就像‘抓娃娃’,与之前相比轻松很多。”梅东公司桥吊司机导师吴起飞解释,“之前我们是在50米高的狭小操作室内,完全靠肉眼去看,低着头哈着腰,一个班下来腰酸背痛。” 在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的生产场景与过去形成了鲜明对比。之前,这里与同一时期建设的众多集装箱码头一样,码头装卸工艺和操作流程都是传统模式。随着5G和自动化码头建设热潮兴起,自动化轨道吊集群建设加速。2021年10月,首批4台自动化轨道吊到港;去年5月,首批2台传统轨道吊自动化改造调试完成;今年6月,分批到港的36台自动化轨道吊全部投入作业;今年10月下旬,16台传统轨道吊自动化改造全部完成。 “我们现在实现了52台轨道吊全部自动化‘1控6’,平均作业效率达每小时25自然箱。”自动化轨道吊司机的脸上满是自豪。 除了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的智能化步伐也丝毫不慢。宁波舟山港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另一端,还有一个“鼠浪湖”,存在于智控中心。 “数字孪生版”的鼠浪湖矿石中转码头,船舶、设备、矿堆、楼房……一切都与现实中分毫无差。在这里,码头工人端坐在远控台前,只需盯着屏幕上的实时作业画面。该码头也由此成为全球唯一双40万吨离岛作业自动化散货码头。“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技术革新,实现更远距离的生产作业和日常办公,离开鼠浪湖岛,在岱山甚至在宁波工作。”鼠浪湖公司设备管理部经理何军说。 推动已建港口码头功能优化提升,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宁波舟山港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新技术应用、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闸口、堆场、装卸设备的“自动化+远控”集成调度模式、智能无人化的集卡运输多方协同体系和新基建技术融合覆盖,实现设施设备、智能运营、综合服务、创新成果等方面的先行突破和示范引领,传统集装箱、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项目,成功入选第一批14个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