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54年3月,毛泽东视察绍兴东湖农场(时属宁波专区)。 |
 |
1960年3月15日,在杭州开往宁波的专列上,毛泽东主持召开华东地区6省1市党委第一书记会议。 |
 |
1926年9月,慈溪发生农民闹荒暴动。毛泽东以“润之”署名,在同年10月25日出版的《向导》上发表《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加以评述。图为《向导》杂志及相关文章。 |
 |
1949年5月6日,毛泽东致电前线部队领导人,要求保护蒋介石和“宁波帮”财产。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 英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1960年春,毛泽东同志第一次踏上宁波的土地。3月16日,他在视察宁波市容时称赞:“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 毛泽东同志缘何称赞“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其背景和缘由是什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们对相关历史资料和脉络进行了梳理研究。 撰文 代莉 张莉 刘士岭 照片由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提供 毛泽东同志称赞“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的 历史场景 1960年2月下旬至3月初,毛泽东同志在广州审定《毛泽东选集》第4卷。3月9日,审读工作结束的第二天,毛泽东同志离开广州北上,开启调查研究之行。他乘专列经湖南衡阳、株洲,经江西转程到浙江金华、杭州的农村,进行实地考察。 毛泽东同志先是于3月14日在金华视察,随后到杭州,与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一起,对杭甬铁路沿线农村进行调查,并召集华东地区6省1市的省(市)委第一书记在专列上开会,讨论了“四化”问题、城乡公共食堂普遍化问题、农业中的粮食问题、文教系统普遍支援农业问题等一系列内容,沿途与当地的党委负责人谈话,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3月15日,列车向宁波方向行进,途经时属宁波专区的绍兴县时,与会的书记们下车参观考察绍兴东湖农场的春花作物,具体研究了绿肥生产等问题,并向毛泽东同志作了汇报。当日傍晚,列车抵达宁波市郊庄桥。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江华同志召集宁波地委书记处书记兼宁波市委第一书记阎世印,宁波市委书记处书记、市长葛仲昌等地委、市委领导同志上了专列,向他们传达了毛泽东同志要了解宁波农业情况并实地考察大小麦、油菜和绿肥生产情况的指示。宁波地委、市委安排镇海骆驼附近靠近公路的一个生产队作为考察点,迎候毛主席来视察。但由于天气变化,毛泽东同志没有到那里视察。 3月16日,会议结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看看宁波市容。当天下午6时许,毛泽东同志在铁路宁波站下了专列,亲切接见了地委、市委部分领导同志和驻军代表。随后,毛泽东同志在省、地、市领导同志陪同下,乘车巡视市容。巡视车队行经共青路,过陆殿桥,到镇明路,转入中山西路、中山东路到东门口,向南从江厦街直到灵桥边。在车上,毛泽东同志询问了宁波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群众生活、社会治安等情况,陪同人员一一作了汇报,毛泽东同志听了,不断点头微笑。看到横跨江上的钢架桥时,毛泽东同志询问桥名,得知叫“灵桥”后,颔首笑吟“哦,灵桥,灵桥”。之后,车队经灵桥路、长春路返回铁路宁波站。当晚,毛泽东同志专列驶离宁波。 毛泽东同志莅临宁波、视察市容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那平易近人的作风、和蔼可亲的笑容,给陪同的地委、市委领导同志和参加警卫的公安干警留下了难忘的记忆。时任浙江省公安厅厅长、陪同毛泽东同志视察宁波的王芳后来在《王芳回忆录》中写道:“我陪毛泽东主席视察宁波市容后,毛主席说:‘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总算到了五口通商的地方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毛泽东同志的宁波之行倡导了调查研究之风。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宁波市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在20世纪60年代初先后掀起两次调查研究热潮。 毛泽东同志称赞“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的 历史缘由 通过系统整理毛泽东同志与宁波的相关史料,仔细梳理毛泽东同志评价宁波的历史脉络,深入分析其历史缘由,我们认为毛泽东同志之所以称赞“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可能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近代宁波涌现的英雄人物、展现的英雄气概、创造的英雄业绩,对熟读史书的毛泽东同志产生重要影响。 在风云激荡的历史中,宁波英雄辈出。特别是明清时期,涌现出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张苍水等一批思想先进、学识渊博、心系家国、不畏强权、抵御外侮的英雄豪杰。近代以来,宁波人民前仆后继,不断汇入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洪流。清道光年间,以徐保等为首领的宁波黑水党奋起反抗侵略者,以“奇策秘术”袭杀英军,谱写了中国人民英勇抗英的传奇。太平天国时期,驻守宁波的太平军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和封建统治者,在慈城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极大地振奋了士气。在中法战争中,宁波军民同仇敌忾,英勇战斗,击伤法国海军中将孤拔,取得了镇海保卫战的胜利。 可以想见,近代宁波人民反抗侵略、保家卫国、壮怀激烈、彪炳史册的光辉事迹,一定对熟读史书的毛泽东同志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他称赞“宁波是个英雄的城市”的历史基础。 第二,宁波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卓越才华、革命精神、英勇斗争,给注重实践的毛泽东同志留下深刻印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宁波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革命斗争。1926年9月13日,慈溪北部2000余名受灾农民不堪官僚地主的压榨,发起暴动。毛泽东同志高度关注,10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周刊上发表《江浙农民的痛苦及其反抗运动》,对此进行详尽剖析。 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率先在宁波发动四九反革命事件,共产党员杨眉山、王鲲在宁波惨遭杀害。同一时期,宁波籍或在宁波从事革命工作的共产党员王家谟、卓兰芳、张秋人、胡焦琴等面对敌人的屠刀,坚贞不屈,壮烈牺牲。他们是宁波第一批为革命牺牲的党员。1931年,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回忆说:“张秋人是个好同志、好党员、很有能力、很会宣传、很有群众基础,可惜他牺牲得太早了。” “党章守护人”、宁波籍共产党人张人亚1931年12月进入瑞金中央苏区从事出版工作,1932年6月任中央出版局局长兼总发行部部长并代理中央印刷局局长。苏区出版事业在张人亚的领导下充满生机。毛泽东同志在瑞金工作时的办公室与张人亚办公处相距不到100米,他曾在大会上对苏区的出版事业促进群众文化运动迅速发展等做过高度评价。 1932年10月间,宁波籍共产党人、翻译家吴亮平到瑞金中央苏区工作,毛泽东同志对他说:“你是吴亮平,《反杜林论》不就是你翻译的吗?”“这本书我看过好几遍了。今天碰到你,很高兴。”吴亮平翻译《反杜林论》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功不在禹下”,有大禹治水之功。毛泽东同志还经常与吴亮平讨论《反杜林论》中的理论问题。1936年美国记者斯诺访问陕北时,吴亮平负责接待并担任毛泽东同志同斯诺谈话的翻译,与毛泽东同志的日常交往十分密切。 宁波籍共产党人、电影艺术家袁牧之曾于1939年1月和1940年春两次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宴请和亲切接见,毛泽东同志对他的工作十分肯定,并对他入党表示祝贺。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领导宁波人民开展武装抗日斗争。毛泽东同志及时作出了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决策,要求新四军增辟“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战略基地,“在该区域创立游击根据地”。在毛泽东同志的决策和指导下,浙东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国十九个解放区之一。1941年4月宁波沦陷后,毛泽东同志指示新四军在浙东开展游击战争。1944年秋,解放区战场转入局部反攻之后,毛泽东同志命令新四军领导人“认真布置吴淞、宁波、杭州、南京间,特别是吴淞至宁波沿海及沪杭甬铁路沿线地区工作,广泛地发展游击战争及准备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亲笔写信赞扬和鼓励宁波奉化锦溪小学学生胡华等人创办抗战小报——《战时大众》,称赞他们“用通俗的文字,向人民大众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这一工作很好,希望报纸由宣传工作,进而起到组织群众的作用”。 1955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杭州主持重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时,对余姚县龙南乡(今慈溪市横河镇)创造的以中心社带动外围社、组成互助合作网的经验作出批示:“这一篇很好,值得推荐。合作网应当普遍地建立起来,使之成为制度”;对慈溪五洞闸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经验给予高度肯定:“看完这一篇,使人高兴。”“这个浙江省慈溪县五洞闸合作社的了不起的事例,应当使之传遍全国”。 第三,“宁波帮”代表人物胸怀家国、深明大义、敢闯敢拼的精神品格,使善于统战的毛泽东同志深受感染。 “宁波帮”在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史上曾经起到了重要作用。面对多灾多难、落后挨打的祖国,在外创业历经磨难的“宁波帮”人士大多肩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作为民族资产阶级杰出代表的“宁波帮”人士。1945年9月,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同志举办茶会,招待包括“宁波帮”企业家刘鸿生、胡西园等人在内的工商界人士,赞扬他们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所作的贡献。1946年6月23日,上海各界为了反对内战,组成赴南京请愿代表团,11位代表团成员中有蒉延芳、张炯伯、包达三、盛丕华4位“宁波帮”人士。代表团11人在南京下关遭到国民党特务殴打的“下关惨案”发生后,毛泽东同志专门致电慰问,感谢他们为和平而奔走。1949年5月宁波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于戎马倥偬之中,急电第二、三野战军及第七兵团领导:“在占领绍兴、宁波等处时,要注意保护‘宁波帮’大中小资本家的房屋财产。” 上海解放后,“宁波帮”人士王宽诚在上海的洋行照常经营、工厂照常生产,他本人率领“香港观礼代表团”赴北京参加开国大典。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王宽诚不仅为国家购买大量紧缺军用物资,还卖掉正在升值的香港黄金地段土地,购买战斗机支援抗美援朝。他还为国家代理大量的对外贸易,使新中国对外贸易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逐步开展起来。出于对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敬仰爱戴之情,王宽诚捐资百万元,在宁波建立“东恩中学”和“东恩小学”。 毛泽东同志也高度信任并十分器重“宁波帮”企业家。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宁波帮”代表人物被委以重任,参与新中国建设,如盛丕华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包达三任浙江省副省长,蒉延芳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交通局局长,乐松生任北京市副市长。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宁波人民更加怀念毛泽东同志,感恩他对宁波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的亲切关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宁波将把“英雄城市”的基因血脉,转化为“争创市域样板、打造一流城市、跻身第一方阵”,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不竭动力,奋力续写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的宁波华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宁波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