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在许多家庭不断上演,成为两代人冲突的一大主题。与上一代相比,当代青年的婚恋观是怎样的?面对婚姻,他们在顾虑什么? 在博洋家纺·甬派首届青年交友节前,“甬派交友”平台推出了爱情观调查。此次调查通过甬派客户端、宁波民生e点通微信公众号线上征集及现场发放问卷等形式展开,截至12月24日共收到969名男女青年的反馈,参与者平均年龄33岁,男性占比48%,女性占比52%。下面,记者节选部分内容与您分享。 单身男女感情现状:大多经历过恋爱 83%的单身青年经历过恋爱。其中,经历过1~2次恋爱的人最多,占比高达61.8%,经历过5次以上的人占比3.9%。 单身男女的“脱单”方式:有人主动,有人佛系 “遇到喜欢的人,你会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选择“顺其自然”的人最多,占比41.7%,紧跟其后的为愿意“主动追求”的人,占比35.7%,其余参与调查的青年选择“不主动”。 单身三大原因:圈子小、工作忙、性格内向 多数单身青年渴望“脱单”,为什么还是找不到对象?调查显示,“生活圈子小”是单身的“罪魁祸首”,选择该项的受访者占比达34%,32.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性格内向”,还有12.8%的受访者袒露“工作忙”。 “平淡快乐”的恋爱比“轰轰烈烈”更好 每个人对恋爱的期待不同。根据调查,期待“平淡快乐”恋爱的人比期待“轰轰烈烈”恋爱的人多五倍。 “恋爱长跑”并不是多数人的选择 关于“恋爱多久会考虑结婚”这一问题,只有8.9%的人选择了三年以上,更多人选择在恋爱后1年内(35.3%)和1~3年内(55.8%)结婚。 恋爱以结婚为目的?认同VS不认同:3:2 恋爱是培养感情的过程,结婚则是对感情的经营与延续。在两者的关系认知上,认为“恋爱应该以结婚为目的”的人和不认同的人数量呈3:2状态。 因为父母“催”而结婚的人少之又少 “为什么要结婚”是很多人会思考的问题。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人选择“因为爱情而结婚”,比例达53%,选择“因为合适而结婚”的人也不少,占比31.9%。在所有受访者中,仅6人会“因为父母催促而结婚”。 择偶主要考虑因素:性格、外貌和潜力 选择组建家庭的对象,外貌、性格、身高、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识学历……您最看重哪一项?受访者的前三选择分别为性格(23.7%)、外貌(12.2%)、工作能力和未来潜力(11.7%)。 恋爱能带来什么?男女倾向略有不同 在谈及恋爱带来的最大好处时,“有人陪伴”与“生活上互帮互助”占比最高。调查结果显示,女性更倾向于有人陪伴,男性则更倾向于共同进步。 面对“裸婚”,女性比男性更加小心翼翼 除了情感需求外,在经济方面,选择另一半时是否会要求对方有房有车,选择“会”与“不会”的比例分别为50%与49%,其中女性对要求另一半有房有车占比较高。 没有爱情的婚姻会幸福吗? 8%的人认为会,44%的人认为不会,剩下的保持中立态度,可见现在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更倾向于站在感情基础上。 婚后家务共担成共识 73.6%的单身青年认为婚后家务应该共同分担。调查发现,年轻人不再将家务劳动默认为女性义务。在此过程中,家庭成员可以获得更自由的选择权,女性不必局限于厅堂厨房,男性也可以减轻赚钱养家的负担。(张璐)
|